?
朝鮮七大后高層訪華有何深意
5月31日,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李洙墉率領大規模代表團抵達北京。這是朝鮮今年第四次核試驗后該國高官首次訪華。在中朝關系因朝鮮核試而經受考驗,中國贊成對朝嚴厲制裁的時候,李洙墉此訪備受國際關注。

2014年李洙墉出任外相,并替金正恩奔走多國,有一家非洲媒體稱:“李洙墉展現了很好的外交技巧。”
此前,5月6日至9日,朝鮮勞動黨舉行了第七次代表大會。隨后,朝鮮外交進入活躍期。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5月31日這天清晨,朝鮮試射一枚疑似“舞水端”中程彈道導彈,但發射以失敗告終。
另外,就在幾日前,朝鮮半個世紀的“軍事盟友”烏干達中止了與朝鮮合作。在朝鮮內外交困的當下,李洙墉訪華有何意圖?
報道稱,中國政府安排武警和警察開展了安全警衛工作。據悉,朝鮮高官為出訪他國而途經中國時,中方不會提供警衛。很明顯,此次中方給了朝鮮高級禮遇。
現年81歲的李洙墉曾長期擔任朝鮮駐瑞士大使,兼任朝鮮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團長。李洙墉曾師從金正恩姑父張成澤,從事經濟工作時與張成澤有不少交集。2011年,李洙墉在吸引外資上屢有建樹,被提升為勞動黨行政部副部長,成為時任勞動黨行政部長張成澤的左膀右臂,被稱為張成澤手下的“經濟通”。
金正恩早年在瑞士留學時,李洙墉曾擔任金正恩的監護人,有人猜測他此次可能是以金正恩特使的身份訪華。
2014年李洙墉出任外相,并替金正恩奔走多國。2014年,李洙墉成為15年來首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的朝鮮外務相。外媒用“異常活躍”評價李洙墉的外交活動。據統計,李洙墉平均每五天就有兩天在海外度過。韓國外交部官員對此解釋說,朝鮮外務相之所以頻繁出訪,是因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自下達了指示,要求“改善對外環境”。
一個多月前的4月19日,當時還是朝鮮外務相的李洙墉就曾來過抵達北京。當時就有媒體推測,在勞動黨七大行將召開之際,李洙墉到中國很可能是邀請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出席朝鮮勞動黨七大,并借機緩和與中國的關系。李洙墉此行可能意在從黨際交流改善中朝關系,為朝鮮脫困進行準備。
這個推測完全可能成立。因為專家稱,就連朝鮮領袖金正恩也向中國發出了善意的信號。就在李洙墉訪華的前2天,金正恩觀看了朝鮮小白水男籃隊和中國男籃國奧隊之間的友誼賽,對朝中兩國運動員心懷深厚的友誼之情、以高超的技術動作進行漂亮的比賽表示滿意,并稱這場比賽展示了他們“深厚的友誼”。
專家說,這可能是兩國試圖觀察對方改善關系的意愿有多強烈。在這場比賽前不到一個月,習近平致電祝賀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
首爾大學和平與統一研究所研究員張永碩說:“(通過舉行比賽),朝鮮看起來在向中國發出信息,表明它也愿意改善與北京的關系。”但分析人士稱,難以預料平壤與北京的關系能否改善以及金正恩是否會在近期訪華。
韓國亞洲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所長金興圭說:“為此,朝鮮應當表現出對無核化的誠意,或者至少要凍結核計劃。否則,兩國難以改善關系。”
日本共同社稱,這是朝鮮官媒今年首次報道金正恩出席與中國相關的活動,“此舉或許反映了他愿意改善因平壤狂熱追求核武器而遭到挑戰的雙邊關系”。
據悉,3月2日安理會通過的“史上最嚴厲”對朝制裁讓朝鮮吃了不少苦頭,正如當時韓國外交部部長尹炳世所說,“無論是實際意義還是象征意義都會給朝鮮政權帶來不小的痛苦”。
日媒稱,中國的大型國際貿易港、經營朝鮮煤炭進口業務的遼寧省營口港,采取禁止一切朝鮮船只靠港的措施。朝鮮進行核試驗和事實上的導彈發射試驗后,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制裁決議,限制朝鮮出口煤炭等礦產資源。中國的上述措施較之聯合國決議規定更為嚴厲,據認為,其目的在于讓有反復挑釁性言行的朝鮮保持自律。
不僅如此,韓國總統樸槿惠6 月1日結束對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和肯尼亞三個非洲國家的國事訪問。在此次非洲之行的第二站烏干達,樸槿惠得到“與朝鮮擁有長期關系的”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關于支持推動朝鮮棄核的“明確承諾”。穆塞韋尼告訴樸槿惠,烏干達將遵守聯合國對朝鮮制裁,中止與朝鮮的軍事安全合作。
美國專門分析朝鮮的網站38North稱,穆塞韋尼1986年1月上臺,除了邀請朝鮮派人到烏干達培訓該國警隊和軍隊,教授武術、海上保安與操控武器,增加從平壤買入地對空導彈、火箭發射器等武備,甚至在朝鮮協助下設立一間小型軍工廠方便武器維修。朝鮮和烏干達已簽署軍事方面的協定、諒解備忘錄并進行武器交易,一直保持緊密的軍事合作。今年3月穆塞韋尼發表聲明反對朝鮮核試驗,表明朝鮮和烏干達關系非同以往。
美聯社稱,穆塞韋尼今年二月第5次當選總統,正謀求跟中韓加強開發合作,令經濟邁向工業化。樸槿惠此行一大目的就是拉攏聯合箝制朝鮮,沖擊平壤政府的外交、財政網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烏干達被稱為“朝鮮在東非的據點”,是非洲國家中與朝鮮軍事合作最緊密的國家。如果烏干達以落實安理會決議為由停止與朝鮮的安全和軍事合作,朝鮮將在朝核問題上承受更大壓力,朝鮮對非洲的外交戰略將發生變化。
習近平在6月1日會見了李洙墉率領的朝鮮勞動黨代表團。此次,李洙墉是來向中方通報勞動黨七大情況的,他與中聯部部長宋濤舉行了會談。與此同時,在1號這天,美國財政部宣布對朝鮮追加金融制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稱,安理會已經通過有關決議,各方應全面、完整地執行安理會相關決議,同時堅持通過對話努力推動解決有關問題,而不是采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的行動。
中朝顯然都有保持兩國傳統友誼、緩和當下關系的愿望,李洙墉此次前來,中方給予了高的禮遇,說明兩黨的關系紐帶仍在兩國間發揮關鍵作用,對沖著兩國的重大分歧。與此同時,中朝圍繞朝核問題立場仍是不同的,中方的新聞稿表達了北京在半島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朝方新聞稿則強調平壤將堅持“經濟建設和核武建設并行”的戰略路線。
看來中朝關系的復雜性將會持續。中國無疑會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并且將嚴格執行安理會在朝鮮舉行“氫彈試驗”后通過的制裁決議。在朝鮮堅決不棄核的情況下,雙方的這一突出分歧大概會繼續發生作用,困擾兩國關系。
另一方面,中朝關系似乎在適應朝核分歧的存在,對不沖動、不讓核分歧泛化在進行摸索。在中國參與嚴厲制裁的情況下,國際上有很多力量希望挑唆中朝對立,試圖讓中朝升級為東北亞的主要矛盾,而這對中朝兩國都不利。李洙墉的這次訪問顯示,中朝都在理性地避開這個陷阱。
包括朝核問題的半島問題是一場大游戲,不僅中朝,事實上沒有一方能主導這場游戲的規則。中國主張半島無核化,同時注重半島的和平穩定。
非常遺憾的是,這兩點在當下半島局勢中的關系并非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統一,一些盤根錯節的因素導致嚴重僵局的一時無解,而中國的安全利益又必須在這當中得到切實維護。
但可明顯看出,中朝之間仍存在一些分歧。據悉,朝方在報道李洙墉訪華向中方通報勞動黨七大情況時,強調朝鮮將堅持經濟建設和核武開發的并行路線。中方在報道時未涉及,但通過外交部發言人重申了關于朝鮮半島問題的三原則,即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不會改變,堅持半島和平穩定不會改變,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問題不會改變。
(《參考消息》2016.6.1、《環球時報》2016.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