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新課改倡導探究性學習,在新教材的許多章節中,重、難點大都設計成一個個探究過程來加以展開和突破.科學探究是一種高級的問題解決活動,也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活動.高中物理探究教學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數據能力、思維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教學相長,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探究和成長的綠洲.
1對探究教學中一些觀點的思考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新課標所提倡的一個重要的教學觀念,它強調課堂教學設計和開發過程,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但高中物理新課程科學探究實施現狀中普遍存在教師缺乏對科學探究內涵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幾點:
1.1實驗探究才是探究教學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并獲得結論.因此,探究學習并不局限于實踐活動,物理的探究教學也不局限于實驗探究,更不等價于實驗探究.下面教學案列中的問題探究也是一種探究教學.
1.2放手讓學生各自自由探究才是探究教學
這也是探究教學中的一種常見行為,但它不適合于課堂教學.
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但有時放任學生漫無目的地去探究,就只能是一種盲目的、低效的探究行為.學生在活動中不是一個個無關的、獨立的主體,而且限于知識和能力的片面性、局限性,許多探究任務的完成,是離不開合作、討論的探究過程,而合作和討論的過程也是新課標強調的能力之一.同時,某些時候教師的引導是不可或缺的.如下面教學案例探究點二中,教師在學生探究結果后引出質譜儀;探究點三中加速器的引出,從直線加速器到回旋加速器的過渡,再到回旋加速器具體工作原理及具體應用都離不開老師及時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們在一系列問題探究中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3不問學情,照搬教材,盲目探究
教師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前提,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中心來開展.因此,教師要清楚學生的知識積累、認知層面,分析學生學習新知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作業的分析,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什么,自己能解決什么問題,學習興奮點在哪里,在哪兒需要教師的幫助以及學生自己可能采取的學習策略,通過課前學情調查研究,才能實現由教師引導探究到學生主動探究的自然轉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照搬教材,而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適時地將教材內容進行重組、甚至替換,使之更有利于教學,便于學生理解、把握和運用,還應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物理環境,讓學生在物理環境中受到全面的思維訓練,但這一切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這樣可以實現事半功倍,有效教學.下面的教學案例容量大,若是非重點班或物生班,可把探究點二分到下節習題課再講,這也算是備課的重要環節——“備學情、分層次探究”.
2物理探究教學的優點
2.1學生的主體參與,促進其個性發展
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導致課堂氛圍沉悶,但當我們把科學探究作為主要教學方法后,在課堂中,教師只是管理者、調控者,承擔著教育(教學)中介的角色,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努力使課堂從情境創設、課程知識建構、評價制度建立等多方面去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使課堂教學培養的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獨具特色的“人”,即凸現人的“個性”.正如愛默生所言:“教育應象人一樣廣泛.人的無論什么都應該得到充分培養和表現.如果他是靈巧的,他的教育就應該使這種靈巧表現出來;如果他能用他的思想利劍對人們加以甄別,教育就應該把他的思想利劍亮出來并使它銳利起來;如果他說憑籍協調周全地親和力使社會結合得緊密,噢!那教育就敦使他快行動吧!如果他是愉快的人,如果他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一個能工巧匠,一個……所有這些人,社會都需要.”探究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陣地交給了學生,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提高了學生探究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同時,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尊重、主體作用得以發揮、主體積極性得以調動,讓學生個性得以充分發展才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
2.2對教師新的要求,促進其素質提高
邱吉爾說:“我們先塑造建筑,然后建筑塑造我們.”探究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教師不斷努力創新、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如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