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香
(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無為238371)
?
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的研制
馬俊香
(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無為238371)
摘要:根據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的性能和結構特點,講述了生產中所需注意的模具設計、張力控制、絕緣護套輻照以及試驗等。
關鍵詞:結構設計;模具設計;張力控制
太陽能因潔凈、資源無限、地域差異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發電是其在世界各國最為普遍的應用。光伏發電系統中連接光伏發電組串與匯流箱的電纜,由于要在酸堿鹽腐蝕、高低溫等惡劣環境下工作,因而必須是光伏專用電纜。本文將從設計方案、模具設計、張力控制等方面對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研制過程作一淺述。
1.1 性能要求
根據電纜實際使用場合,結合CEEIA B218—2012和2 Pfg 1990/05.12標準,對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的電性能、機械性能、化學穩定性能等方面作出規定,在CEEIA B218—2012基礎上增加了護套撕裂性能和動態穿透性能要求。
1.2 材料選型
導體選用鍍錫銅絲,避免在長期惡劣環境下,銅自身氧化以及銅與絕緣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產品電性能下降。
絕緣和護套料選用符合2 Pfg 1990/05.12規范的光伏電纜專用絕緣和護套料,同時對護套料增加人工氣候老化和耐臭氧性能要求。
1.3 結構設計
目前國內主要有兩種結構,單芯電纜和雙芯圓電纜。光伏電站發電組串多,每個光伏板下均對應正負極二根線,若用單芯電纜,必致匯流器連接光伏發電組串上電纜根數增加,組間區分難度大;若用雙芯圓電纜,則外徑大、占空間,且接線端絕緣部分無外護層保護。
按CEEIA B218—2012標準采用8字型結構。該結構有3個優點:易組間區分;負極線間薄筋連接,安裝時易分離;由連接筋分開可拆成兩個獨立的帶護套電纜,耐環境性能優異。具體結構見圖1。

圖1 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結構示意圖
1.4 工藝路線
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工藝流程:拉絲退火→束絞→絕緣→輻照→護套→輻照。
拉絲退火、束絞、絕緣、輻照均為行業中成熟工藝,容易實現,8字型護套擠出則是針對該產品設計的新工藝方案,需進行模具設計。
8字型護套擠出工藝,需著重解決下列關鍵技術:8字型模具的設計;兩根絕緣單線張力和進線位置的控制;擠出過程中偏心的調節。
2.1 模具設計
模芯采用適配原則,設計時孔徑比實測絕緣外徑大0.2~0.5mm,太大易造成模具對正困難引起護套偏心,太小則過線太緊易傷絕緣。模套孔徑選擇比實際護套厚度大1 mm,確保材料得到一定的拉伸,使塑料分子排列緊密,也不致因拉伸比太大而影響機械物理性能。8字型模具配合俯視剖面圖見圖2。

圖2 模芯模套裝配俯視圖
連接筋的作用是讓8字型護套既有效連接又容易分離。因而在設計過程中既不能使模套兩承徑孔相切,也不能相距太遠。經過反復試制比較,最終確定連接筋槽寬厚均為1.0 mm。
對于可調偏普通擠塑機機頭,由于8字型模套與模芯需同時進行對中和對稱性調整,故還需在模套上設計對正工藝孔,工藝孔一般設置在8字型水平位置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2.2 放線張力控制
由于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結構的特殊性,在生產時需兩根絕緣單線同時穿過模芯,且同時包覆護套和連接筋,故擠出時必須保持兩根絕緣單線放線同步,且張力均衡。普通擠塑設備只有一個張力輪,兩根絕緣單線在同一個張力輪上經過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張力偏差。實際生產中可在張力輪后增加幾道雙跳舞輪,這樣雙進線基本同步且張力穩定。同時在模座后增配校線裝置,確保絕緣單線進入模芯的位置相對準確。
2.3 輻照工序
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輻照工藝與普通電纜輻照略有不同,普通圓形電纜在加速器的滾輪之間繞成8字型就可以順利轉動并均勻照到各個方向,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同種情況下繞8字時易因電纜局部急轉而造成扭傷。在實際生產中,可增加一轉向裝置,以減小電纜在輻照過程中的扭轉應力;同時在輻照時還要掌握好絕緣和護套的輻照劑量,確保絕緣和護套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合理的輻照,從而達到產品性能要求。

表1 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的部分試驗內容及結果
我公司根據國內外相關標準,結合光伏電站用戶要求制定了企業標準,在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成品試驗項目中,在CEEIA B218.2標準基礎上增加了2 Pfg 1990/05.12中的動態穿透試驗以及連接筋撕裂強度試驗等要求,主要試驗內容及結果見表1。
在實際生產中,通過合理的模具設計及對工藝工裝的改進,可使得GF-WDZXEESR型光伏板引接電纜的生產在普通擠塑和輻照設備上實現。我公司生產的8字型光伏板引接電纜不僅組間識別容易,且安裝維護方便,目前已在西部光伏電站中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CEEIA B218—2012 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S].
[2] TüV Rheinland 2 PfG 1990/05.12 Requirements for cables for use in photovoltaic-systems with rated voltage 1500 V DC[S].
作者地址:安徽蕪湖市無為縣壩灣工業區[238371].
中圖分類號:TM24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901(2016)04-0030-03
收稿日期:2016-01-25
作者簡介:馬俊香(1970-),女,工程師.
The Development of Figure 8 Structure Cable Used in Photovoltaic Panels System
MA Jun-xiang
(AnhuiHuaneng Cable Group Co.,Ltd.,Wuwei23837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gure 8 structure cable using in photovoltaic panels system,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notice ofmold design,tension control,insulating sheath irradiation and test,etc.
Key words:structure design;mold design;tension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