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莉
【摘要】 介紹了某小型測試系統的干擾現象,對干擾源的形成機理進行分析。針對系統的特點,在硬件設計中通過濾波電路、隔離與耦合技術、傳輸導線的選擇與屏蔽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在軟件方面采用跟蹤監視定時器技術、軟件濾波等措施,使整個系統的干擾得到良好抑制。
【關鍵詞】 小型測試系統 干擾 抑制
某小型測試系統主要用于模擬載機系統來實現對產品的試驗,測試系統采用小型化便攜式設計。由于系統體積小,使用環境復雜,導致大量干擾信號存在,這對測試系統的穩定度和精確度有直接的影響,嚴重時可使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系統的設計、制造、使用及工作環境都需要考慮干擾的因素。
一、干擾源及形成分析
測試系統采用PC104總線的自動測試系統,由于系統用在外場試驗環境,使用小型加固機箱,內部嵌入模塊板卡及電源系統等,機箱空間小,系統使用的測試距離遠、電源供電、地線等環境苛刻,存在著大量的干擾。通過試驗及數據分析,發現干擾源主要為:
1.1電源系統干擾
干擾主要是從電源和電源線引入系統。當系統與其它負載共用電源時,會產生電源噪聲,如電源過/欠壓、浪涌、下陷等干擾,這些噪聲會耦合到系統電路,給系統造成危害。當電源引線較長時,所產生壓降及感應電勢等形成噪聲。系統所需的直流電源,會因凈化不佳,給高精度系統帶來干擾。
1.2數字電路引起的干擾
數字電路引出的直流電流雖然只有mA級,但是當電路處在高速開關時,就會形成較大的干擾。如,TTL門電路在導通狀態下從直流電源引出5mA左右的電流,截止狀態下則為1mA ,在Tns時間內其電流變化為ImA ,如果在配電線上具有LμH的電感,當這個門電路改變狀態時,配電線上產生的噪聲電壓為:U=L*di/dt=L*I/T (1)
雖然這種門電路的供電電壓僅為5V, 但所引起的干擾噪聲將是非常嚴重的。
1.3長線傳輸干擾
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容易出現延時、變形并接收干擾信號,形成傳導耦合干擾。測試系統使用30米的測試電纜,因此信號彼此間干擾電壓很大。導致傳輸信號發生畸變,產生的干擾主要有:傳輸線周圍空間電磁場對傳輸線的電磁感應干擾;當兩條或兩條以上信號強弱不同的線靠得很近時,通過線間分布電路和互感而形成的線間干擾。
1)容性(電場)耦合干擾
當干擾源產生的干擾是以電壓形式出現時,干擾源與信號電路之間就存在容性(電場) 耦合,這時干擾電壓線電容耦合到信號電路,形成干擾源。對于平行導線,由于分布電容大,容性耦合較嚴重。在圖1a中,導線1和2是兩條平行線, C1和C2分別是各線對地的分布電容,C12是兩線間分布的耦合電容,V1是導線1對地電壓,R是導線2對地電阻。由圖1b等效電路可得,導線1電壓通過耦合導線2上產生的電壓V2為:V2=jωC12RV1/[1+jω(C12+C2)R] (2)
當R>>1+jω(C12+C2)時,式(2)可簡化為:V2=C12V1/(C12+C2) (3)
當R<<1+jω(C12+C2)時,式(2)可簡化為:V2=jωC12RV1 (4)
由式(2)、(3)、(4)可知,容性耦合干擾隨著耦合電容的增大而增大。
2)感性(磁性)耦合干擾
當干擾源以電流形式出現時,此電流所產生的磁場通過互感耦合對鄰近信號形成干擾。圖2是互感耦合示意圖,兩鄰近導線之間存在分布互感M,M=Ф/I1(其中,I1是流過導線1的電流,Ф是電流I2產生的與導線2交線的磁通),由互感耦合在導線2上形成的互感電壓為V2=2ωMI1,此電壓在導線上是串聯的。從式中可知V2與干擾的頻率和互感量成正比。
1.4地線干擾
該測試系統電路復雜,系統中有數字地、模擬地、機殼等,而模擬地又可分為直流地和交流地。當各部分電路的電流均流過公共地線時,會在其上產生壓降,形成噪聲干擾。這種情況在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共地時非常明顯。通常,數字系統的入地電流比模擬系統大得多,并且有較大波動噪音。即使系統接地電阻很小,數字電路也會在其兩端形成較高電壓,使模擬系統的接地電壓不能為零。
二、硬件抗干擾措施
2.1電源濾波電路
電源濾波電路可以防止輸入電壓的高頻脈沖干擾,為設備內的AC/DC變換提供干凈的電源,使DC輸出電壓穩定。同時,該電路可以防止設備中的電磁干擾通過電源線傳到電網上,防止電磁干擾進入電網的其他設備。電路如圖3所示:
在電路的設計中,C1的選用原則:
1)耐壓高于最大輸出電壓的50%以上;
2)C1=1/F,F為系統的頻率。濾波電容的選用原則:C≥2.5T/R;T為系統頻率,R為負載電阻,一般使用中選擇C≥5T/R。
2.2隔離與耦合措施
1)光電隔離與耦合
測試系統的接口,用數字式光電隔離器進行隔離,以切斷公共阻抗環路,避免長線感應和共模干擾。較長時間的信號傳輸線可采用屏蔽與光電耦合配合使用的方法。
2)放大器隔離
測試系統中的放大電路易受共模干擾的影響,對此,前級放大電路之間可采用光電耦合進行隔離。采用兩個耦合器組成互補形式,可以改善放大電路的線性度,減少溫度影響。
2.3傳輸導線抗干擾措施
1)傳輸導線的選擇
信號頻率在100kHz以下采用雙絞線傳輸,頻率超過100kHz信號傳輸采用同軸電纜。雙絞線對電容耦合的電場噪聲幾乎沒有抑制作用,但對磁場的耦合噪聲的抑制能力很強。同軸電纜的阻抗在高頻下保持基本恒定,但同軸電纜不能用于低于10kHz的低頻信號傳輸。
2)傳輸導線的屏蔽
對于長距離導線,采取屏蔽措施,提高信號傳輸的可靠性。為實現最佳的磁場屏蔽作用,電路的一端與地隔離。為減小屏蔽層噪聲電流,低頻信號線纜的屏蔽層采用單點接地。如果僅有信號源接地,屏蔽層接地點在信號源端。如果僅有負載端接地,屏蔽層接地點在負載端。高頻信號的屏蔽層采用多點接地設計,為確保屏蔽線纜的良好接地,每十分之一信號波長加一個屏蔽層接地點,可通過一個小電容將屏蔽層接地。
三、軟件抗干擾措施
軟件抗干擾措施是系統抗干擾的一個非常重要方面,軟件的抗干擾性能差,會導致系統死機或程序跑飛等現象。為此,在軟件設計中采取了幾種抗干擾措施:
3.1跟蹤監視定時器技術
當系統受到干擾時,有時嵌入式處理器的設置值會被改變,導致程序跑飛,盲目運行或進入死循環。采用設置跟蹤監視定時器,在程序失控的狀態下,將跑飛的處理器指針“俘獲”并強行拉回到一個處理該故障的程序中,恢復被破壞的現場,回到受干擾之前的地址,使程序正常運行。
跟蹤監視定時器技術利用定時器中斷功能來監視程序的運行狀態。
3.2數字濾波技術
進行實時數據采集時,為了消除傳感通道中的干擾信號,利用算術平均值法、FIR數字濾波算法實現軟件濾波效果,減少系統的隨機干擾對采樣結果的影響。
四、結束語
由于小型測試系統體積小,其內部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外部工作環境苛刻。因此,小型測試系統的可靠性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該系統在樣機研制過程中,對系統的抗干擾性做了細致周全的設計,在實際使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