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梅
【摘要】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移動電子消費終端的普及,移動支付也相繼應用而生,它是繼金融IC卡、互聯網支付之后,人類支付方式從紙質貨幣到電子貨幣發展過程中貨幣形態和支付手段的一次新的升級。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移動支付的使用也日漸趨于多元化,移動互聯網支付、NFC支付、聲波支付、人臉支付、二維碼支付等等。而NFC支付以其安全、快捷廣受歡迎。
【關鍵字】 近距離通信 NFC技術 移動支付 POS機 安全
一、項目概述及需求
移動支付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從無到有的三代歷程,從基于短信、語音的遠程支付到基于客戶端、WAP的遠程支付、一直發展到如今基于金融智能卡的遠程和近場支付的第三代移動支付。相對于第一代移動支付產品安全性低、交互性差、應用領域狹窄以及第二代移動支付受限于運營商WAP網關并且不具備現場支付功能等諸多缺陷。第三代移動支付則更加安全、便捷。
二、方案設計依據
2.1安全性和可靠性
NFC以其短距離通信特征成就了其天然的優勢,對于移動支付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NFC刷卡手機支付需要在小于10cm的范圍內才能通信,并且只能點對點的通信,這保證了在移動支付通信時數據傳輸的高度保密性與安全性。只要終端設備在管理范圍之內,就不存在被盜刷的可能性。
2.2便捷性和實用性
相比傳統錢包,NFC刷卡手機擁有錢包功能,可以集所有卡片(銀行卡、門禁卡、校園卡、會員卡、公交卡等)于一身,實現統一管理,給錢包減負,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小額非接支付,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快捷、輕松。另外,移動支付的應用領域也日趨豐富,便民繳費、遠程購物、金融服務等等。
2.3低耗能和低成本
耗電量遠遠小于藍牙和紅外裝置,把NFC模塊裝載在智能手機里,不需要手機供電,同樣可以使用。制造成本低,NFC通過一個芯片、一根天線和軟件的組合,就可以實現各種設備在幾厘米范圍之內的通信,且只需要把一塊NFC功能模塊搭載到移動終端就可以直接使用。
三、系統解決方案
3.1方案網絡拓撲圖
3.2方案架構說明
NFC支付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即時采用NFC技術(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過手機等手持設備完成支付,是一種新興的移動支付方式。支付的處理在現場進行,并且在線下進行,不需要使用移動網絡,而是使用NFC射頻通道實現與POS收款機或自動售貨機等設備的本地通訊。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是近場支付的主流技術,它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采用13.56Mhz通訊頻率,在十厘米之內,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種。近場通信已通過成為ISO/IEC IS 18092國際標準、ECMA-340標準與ETSI TS 102 190標準。
四、NFC支付技術方案
NFC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信息,它是一種提供輕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首先,它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其次,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目前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準;再次,NFC還是一種近距離連接協議,提供各種設備間輕松、安全、迅速而自動的通信。與其他無線連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它面向近距離交易,適用于交換財務信息或敏感的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因此NFC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POS終端與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共同完成NFC近場線下支付。其中,近場通信部分包含兩大模塊:NFC通訊模塊和安全模塊。在整個支付過程中,它們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都不可或缺。
1、NFC通訊模塊(CLF)
NFC通訊模塊(CLF)主要作用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轉換數字信號為RF信號,并且通過13.56MHz天線發送;2.接收通信信號,同時轉化為數字信號;3.與基帶模塊和SE模塊進行通信。
2、安全模塊(SE)
安全模塊(SE) 主要作用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交易關鍵數據、敏感信息安全存儲和運算;2.可以根據所處位置的不同,區分為NFC-SIM卡方案、NFC-SD卡方案、NFC全終端方案。
參 考 文 獻
[1] JR/T 0093.2-2012 中國金融移動支付遠程支付應用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規范
[2] JR/T 0093.6-2012 中國金融移動支付遠程支付應用第6部分:基于安全單元(SE)的安全服務技術規范
[3] JR/T 0094.2-2012 中國金融移動支付近場支付應用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