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
甜甜的脾氣為何變大?
?莊麗

甜甜今年4歲。一年前,爸爸媽媽離婚了,甜甜跟著媽媽住到了外婆家。爸爸媽媽離婚的事情,大人們沒有告訴甜甜。
外婆在生活上對甜甜照顧很多,常常說她不聽話,很難帶。媽媽對甜甜的態度很不穩定,但心情好的時候,對甜甜說“乖啊,寶呀”,要什么買什么;當心煩的時候,就忍不住會對甜甜發火,甚至動手打她。
外婆帶甜甜來見我,說甜甜最近脾氣特別大,動不動就又喊又鬧,在幼兒園里還會打小朋友。外婆眼中的甜甜是這樣的:她有時膽子很大,對陌生人毫無畏懼,什么都敢說。她的嘴非常甜,會說各種各樣討好的話,比如,見了媽媽的熟人或朋友,她會說:“阿姨,我想死你了,我可想你了。”但有時卻非常膽小,在幼兒園,當老師讓她上臺表演時,她嚇得直往后縮,怎么都不愿站到臺上去……
我跟甜甜接觸幾次后,感覺這個孩子表面上嘰嘰喳喳,像個一刻也停不下來的頑皮猴,可內心卻像一個受了傷的驚恐小兔子。
這一次,甜甜來咨詢室的時候,手里拿著一個新買的芭比娃娃。我問她:“你很喜歡這個娃娃?”甜甜用手撫摸著娃娃的金發說:“是啊,因為她很漂亮。”我說:“她和你媽媽一樣漂亮,對吧?”甜甜說:“媽媽以前漂亮,現在不漂亮,尤其在生氣的時候。”甜甜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難過。
我輕聲地問她:“你說爸爸媽媽吵架了?”甜甜點點頭:“媽媽要爸爸的車,爸爸不肯給。”說到這里,甜甜開始小聲哭泣,眼淚汪汪地:“媽媽打我,我哭了,媽媽也哭了。媽媽總說死啊死啊,媽媽會不會死啊?她會不會到別人家去,不要我了?”一串晶瑩的淚珠從她稚嫩的小臉上流了下來。她突然又說:“我媽媽肚子里有魔鬼,我知道孫悟空能打敗魔鬼,我要能找到孫悟空,媽媽就快樂了,我想讓媽媽快樂!”“甜甜想像孫悟空一樣厲害,想讓媽媽快樂!”我回應道。“可外婆說孫悟空是假的!”甜甜的聲音顫抖著,傷心的淚水撲簌簌地流下來。
這一刻,我的眼睛也濕潤了。我此刻跟她有一種聯結感,我感受到甜甜的傷心和痛苦。在大人的眼里,她是一個只知道吃啊玩啊不懂事的小孩子,很少有人去深入體會動不動就大喊大叫、哭鬧不止的甜甜到底在表達什么。當我把她當成一個人去尊重,去傾聽和理解她時,我的心被震撼了,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有深沉的情感和痛苦。
我和甜甜見了幾次面以后,她就跟外婆離開上海到外地去了,甜甜傷心疑惑的眼神一直在我心里揮之不去,我時常會想起她。
甜甜的依戀模式是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戀。甜甜得到了很多生活上、物質上的照顧,但缺少精神上的呵護。媽媽不把孩子的感受當回事,反而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當媽媽覺得甜甜做錯了或任性時,就要求孩子必須服從,至少做出服從的樣子。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戀的孩子,母親給孩子的信息是不穩定的、不可預測的。這種變化莫測的情緒跟母親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關。在甜甜的感覺里,媽媽一會兒像天使,一會兒像魔鬼,一會兒呵護她,一會兒拒絕她,媽媽忽冷忽熱的態度,給甜甜的內心帶來焦慮和困惑。
甜甜幻想著能找到孫悟空除掉媽媽肚子里的魔鬼,這是在表達她渴望得到媽媽一致性的穩定的愛和依戀。甜甜過分擔心會失去媽媽的愛,她無法忍受分離,也無法得到安撫。這就好像是——即便媽媽在場,甜甜也一直在尋找一個缺失的母親。
父母離婚給甜甜帶來很大的分離焦慮。甜甜對爸爸媽媽的關系好不好、媽媽的情緒變化都極其敏感。爸爸媽媽分開后,雖然沒有人告訴她,但她經常見不到爸爸,從媽媽和外婆說起爸爸的語氣和態度中,甜甜顯然已經感到了爸爸媽媽關系不好,這讓她很害怕,她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她會想“一定是我不乖,爸爸才不回家,一定是我做錯了什么,爸爸媽媽才分開”。甜甜為了防御被拋棄的焦慮,就會表現得很乖巧,說些讓大人們高興的話。每當心理焦慮時,就會表現出各種行為問題,情緒暴躁、哭鬧不止等。
首先,溝通是關鍵
在親子依戀關系中,不是每天圍著孩子團團轉就是好的養育者,孩子和養育者的溝通品質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媽媽能準確地解讀出孩子的非言語線索,如孩子的表情、肢體動作、情緒變化等。
當父母離婚或家人去世等重大事情發生時,要告訴孩子實情。通過交流幫助孩子面對分離或死亡,消化和理解情緒。這一點尤為重要。
其次,保護孩子的想象空間,不要把幻想說成是假的
當外婆告訴甜甜,孫悟空是假的,甜甜為什么那么傷心呢?因為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幻想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的真實。
甜甜的孫悟空、芭比娃娃,不僅是她的玩具,也是她在現實和想象之間的一個過渡空間,這種游戲和想象的空間對孩子心理發展非常重要。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幻覺游戲,讓孩子一點點地完成從幻想到現實的心理發展過程。比如一個小男孩說,我是孫悟空,智慧的媽媽不會說:“你不是孫悟空!”而是會說:“過來洗澡,我的小孫悟空!放下你的金箍棒,明天再玩。”
孩子需要大人有時間聽他的幻想,父母永遠無法準確表達一個小孩與其玩具的關系,這種關系如此親密,如此個性化。我們要尊重孩子對玩具的情感,比如這玩具越是破舊,孩子越是珍惜。
再次,尊重和回應孩子的真實感受,發展孩子自發的、實在的存在感
甜甜發展出的防御性假性自我,是因為媽媽要求孩子必須服從,至少做出服從的樣子,不得不屈從是孩子發展出假自體的根源。不要用“我這都是為你好”來否認和打擊孩子的需要和想法,過分要求孩子符合社會規范、禮貌和懂事,都可能會讓孩子有意無意地成為另一個人,一個父母期望他成為的人,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可能表現出一種很成功的表面,但內心卻是空虛的、不完整的。
父母要把孩子作為一個真實的、獨立的、完整的人來尊重和對待,給孩子表達自主性、自發性探索的空間,從而發展出自信、獨立、有安全感的健康人格。
(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
編輯 朱璐zhulu83@126.com
《猜謎語》答案:
1.襪子2.蜘蛛3.魚4.蓮蓬5.大豆
《從天而降的警察》答案:
原來,生命危急關頭,蘇菲小姐想到了一個妙計,故意替山姆叔叔問好。但是樓上根本就沒有山姆叔叔這個人,萊恩警官馬上就反應過來蘇菲肯定是遇到了危險,無法正面求助,所以警官假裝離開,召集其他警察前來逮捕逃犯。有時候我們需要抓住一點點求救的機會,挽救自己,以后如果大家遇到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多多向蘇菲小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