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銘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貴港供電局 廣西貴港 537100)
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及工作危險點的控制研究
馮華銘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貴港供電局 廣西貴港 537100)
本文在結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分析和研究三種電力調度一體化模式的優缺點,并根據實際情況從中選擇最適合解決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的模式——“調控+監視+巡維”模式。圍繞自動化信息監控、調控員工作及保護整定工作這幾方面來闡述其危險點及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控制措施,僅供參考。
調控一體化;“調控+巡維”;危險點;控制措施
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指的是一體化管理和監控變電站運行情況,并實現監控系統與電網調度的集成管理。
1.1 常見一體化模式
我國現階段被廣泛應用的電力調度調控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模式一:變電站+調度中心;
模式二:集控站模式;
模式三:變電巡維中心+調度中心+監控中心。
在模式一中,其較大的工作量勢必會需要較多的工作人員,這一模式的順利開展是建立在工作人員數量足夠多的基礎之上的;在模式二中,電力調控一體化模式的正常運作需要用到以較大勞動成本管理及較長建設周期的大量集控站,在模式三中,變電站基本工作的監督和管理主要依靠總體監控中心來執行,這就足以實現各個設備的正常運作。
1.2 “調控中心+監視中心+巡維中心”模式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網設備規模也得到大幅增長,變電站數量與日俱增,電網設備運行維護任務日益繁重,同時生產一線結構性缺員問題愈加凸顯,傳統的“調度中心+監控中心+巡維中心”的操作模式(即調度員下令,現場值班員進行設備操作的模式)存在操作效率較低,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已逐步不能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很有必要探索一條將調度、監視和控制進行一體化整合的系統運維新模式,以有效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傳統的“調度中心+監控中心+巡維中心”的運維模式升級為“調控中心+監視中心+巡維中心”的調控一體化模式顯得尤為重要,調控一體化操作的范圍包括:調管范圍內全部無人值守站的全部開關、滿足遙控操作條件刀閘,即設備的遠方控制職能由監控中心調整至調度中心,并將遙控操作范圍由開關擴大至所有具備遙控功能的刀閘。具體運行模式如圖1。

圖1
2.1 保護整定工作、運行方式危險點分析和控制措施
對于電網的運行和維修而言,基礎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具體可以分為不同的控制措施和編制檢修計劃危險點,在選擇解決方案時為了保證其合理性應該立足于實際情況。
對設備運行情況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是開展編制檢修危險點工作的基本前提,所選擇的檢修方式應該與設備具體需求相匹配,并將檢修相關規范和要求在實踐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實下去,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以便更好地應對重大檢修事故,使檢修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
同時為了保證所選擇的檢修方式足夠正確、科學合理,應該對各種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詳細的閱讀,以便對設備的種類和性質做到心中有數。
除了要對設備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之外,還需要熟悉電網設備,并對電網設備的配置情況和實時動態充分掌握,將設備與電網進行有機結合,以實際檢修需求為基礎來合理選擇檢修方式,盡可能避免出現損害設備的可能性。
2.2 調控員工作危險點和控制措施
(1)業務高度集中,調控員的安全生產壓力較大:相比于傳統模式而言,調控一體化模式下,調度、控制及監視業務在系統運行管理部門高度集中,給調控員帶來極大的安全生產壓力。調度命令數(運行狀態轉為冷備用)增加2倍以上,調控員工作壓力較大。
因此,在開展調控工作時,調控員應該對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并反復強調特殊的注意事項,優化遙控操作指令票的操作順序,嚴格遵守規范的操作流程,為檢修、搶修等工作的有序進行及變電站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需進一步充分辨識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調度操作風險,制定下令、監護及信息溝通等各環節的風險控制措施,切實加強系統運行中風險的管控力度。
(2)電網事故處理危險點:通常指的是在電網發生突發事故時,調控員既要指揮又要操作,如未能全面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來進行操作的,工作流程會出現問題。
控制措施:①應該冷靜對待所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嚴格執行電網事故處理原則;②檢查設備,并將設備情況第一時間反饋,當事故發生后,盡可能的在最短的時間內維修設備,避免事態惡化,將損失降到最低。
2.3 保護壓板無法遠方投退,影響系統操作效率
因設備、技術等原因,設備保護及重合閘壓板的投退、保護定值區切換、PT二次保險(空開)等二次設備操作未能全面實現遠方控制,需巡維人員到現場進行操作。電網一次設備與二次不能實時匹配,這對事故處理的效率影響較大。必須完善相關系統功能,實現二次設備的遠方控制。
2.4 “網絡五防”不夠完善,存在操作風險、需建立技術支撐體系
技術支撐系統的建設是調控一體化工作的前提,需充分結合所使用電網系統進行建設,完善系統遙控遙調功能和操作界面,同時需開發“網絡五防”功能,比如可以防止帶地線合開關、帶負荷拉刀閘等,有效防止誤控操作的發生;若線路側刀閘和母線側刀閘的先后操作順序無閉鎖功能,則會存在操作風險。
需完成無功電壓自動控制系統(AVC)部署及應用,實現AVC功能,減少監視員、調控員的工作量,在技術上為調控一體化的工作創建條件。
2.5 自動化信息監控危險點分析和控制措施
(1)微機監屏危險點:監測系統的制定缺乏標準型,在不熟悉設備運行實際情況的前提下是無法及時處理事故的。因此,應該加強信息化監控體制的建立健全,使警報方式得以豐富,確保每臺設備與變電站保持一致。
此外,調控員、監視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警覺性,事實上若在事故發生之后,才想到應該去查看警報信息已經毫無意義了,因此,調控員、監視員應該對報警器積極主動地檢查,充分掌握和了解設備的實時動態,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會出現潛在故障的設備,這樣才能夠使其維修效率和監測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有效阻止變電站變電情況的發生,為滿足人們正常的用電需求奠定基礎。
(2)遙控操作危險點:操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存在沒有全方位進行維護和監測的可能性。因此,應該圍繞維護知識和監測知識這兩方面展開培訓,使操作人員對設備運行的相關監護工作得到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使其監護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以便更好的保護設備。同時,應盡可能的避免監護工作由一人來承擔,安排多人來共同負責監護工作以便互相提醒,避免主觀認識不到位而引起故障。
3.1 運行操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由調控員直接遙控操作開關和刀閘,取消了接發指令環節,減少了調度指令下令、執行、回令的中間環節,規避了等待的時間,同時減少接發令環節出錯的機會,提高了操作效率。
3.2 人力資源使用效率得到優化
傳統模式下,一般性操作至少需2人到現場進行操作,較復雜和大型的操作往往需要4~8人,而調控一體化模式下,需轉檢修操作僅需1人(現場確認遙控設備是否到位),較復雜的操作一般2~4人即可,運行人員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近50%。
3.3 縮減停送電時間,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調控員對管轄范圍內具備遙控條件的開關、刀閘進行常態化遙控操作,簡化了操作步驟,切實提高了電網事故的處理效率和日常操作效率。停送電的操作速度大為加快,大大縮減了客戶的停電時間,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綜上所述,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危險點,本文主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險點并提出具體的控制措施,希望可以為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陶毅飛.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研究[J].通訊世界,2014(6):39~40.
[2]竇壯.電力調度調控一體化及工作危險點的控制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5,34(9):89~90.
[3]張冬梅.電力調度監控一體化系統的信息告警優化研究[J].電子制作,2016(12):61.
[4]施正釵,張雯燕.電力調度監控一體化系統的信息告警優化研究[J].浙江電力,2013,32(6):67~69.
[5]殷自力,陳杰.福建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現[J].電力與電工,2011,31(4):4~8.
[6]彭開濤,彭潔.淺析電力調度系統改造升級為調控一體化的應用[J].廣東科技,2013,22(3):50~51.
[7]鐘柯.電力調度運行中危險點分析與控制[J].低碳世界,2013(20):101~102.
TM73
A
1004-7344(2016)36-0117-02
2016-10-12
馮華銘(1988-),男,漢族,廣西平南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的調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