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武
(廣西 南寧 572301)
淺談如何利用智能技術進行電氣自動化控制
胡勝武
(廣西 南寧 572301)
在社會與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電網系統漸漸朝著智能化、多元化發展,這既可以提高生產系統管理的力度,還可以有效保證生產體系正常的運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生產與生活基本的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國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逐漸廣泛運用電氣的自動化技術,進而提高了企業生產、管理系統工作效率。然而,我國電氣自動化在職能技術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本文基于電氣的自動化的研究原因和意義,分析智能技術的具體應用,旨在強化電氣工程行業交流。
智能技術;電氣自動化
20世紀初我國就提出電氣的自動化概念,到50年代國內各個高校逐漸開設了相關電氣的自動化課程,這可以看出我國電氣的自動化發展與提出相對較早。在我國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前提下,電氣的自動化逐漸得到較好的發展與完善,特別是近幾年發展迅速,其中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取得重大進步。由于傳統電力拖動的控制概念無法滿足新時代企業生產的需要,因此提高現代各個企業管理水平與生產能力至關重要。然而,現階段電氣自動化逐漸呈現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針對此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2.1 電氣自動化研究原因以及意義
新時代信息化與科學技術均在高速發展,且科學技術向社會的生產力轉變速度加快。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國民經濟取得顯著提高,各個企業的優勢與劣勢也逐漸凸顯出來,其中國內很多傳統企業沒有占據競爭優勢,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其發展前景堪憂。而國內傳統電氣設備主要包含絕緣門極的雙極類晶管、電力傳動的控制概念與普通晶閘管等,以上電氣設備已經無法承擔新時代自動化生產系統一線的生產任務,尤其實際使用過程中,沒有充分了解節能技術,導致高能耗與污染,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國內生產企業未來發展與生產,這就需要加強國內電氣的自動化技術設備應用與研究,使得我國各個公司競爭力得到有效提高,進而滿足社會需求。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以后,國內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取得較好的成績,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體制走上國際經濟舞臺,逐漸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國內企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逐漸深入研究電氣的自動化設備,有效提高公司自身市場的競爭力。在應用電氣自動化設備的同時,電子產品質量也得到有效保障,以及強化了人們在自動化控制體系方面管理的能力,由此可見,實驗研究電氣的自動化控制設備有著重要意義。
2.2 智能技術的簡單應用
于此同時,智能技術逐漸應用在電氣自動化過程中。目前,若電力系統中的控制設備出現的故障或者是問題,基本是使用傳統方式來處理,即通過人工檢查的方式對電力系統中各個環節與設備中故障進行排除。例如:如果某個區域出現停電,一般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把區域內電流阻斷或者是切斷全部電路,再檢查各環節,該方式在時間、人力上的耗費較大,還影響了該區域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電力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用自動化的技術來代替傳統處理的方式,這樣可以具體呈現出各控制設備故障情況和位置,便于相關人員及時診斷電力系統中控制設備的問題與故障,然后進行處理,使得設備故障處理的效率得以提高。

表1 智能技術應用以及優點
3.1 電氣故障診斷方面
電氣設備在電氣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且故障發生前均有一定的征兆,利用智能化技術對電氣系統進行全面掃描,能有效甄別出故障源頭,這對電氣系統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定時檢測、維修電氣設備,能有效避免電氣故障。及時修理未出現的故障,能將損失降低到最大限度,能更好發揮智能技術價值。運用智能化技術診斷變壓器過程中,能有效診斷出變壓器中滲漏分解,縮小變壓器出現故障的位置,縮小檢修故障范圍減少人力成本,使電氣設備運行經濟效益大大提升。實際電氣自動化運行過程中電氣設備出現故障難以避免,因此運用智能技術實時監測電氣設備進行,利用智能化技術檢測電氣設備故障,是電氣工程發展必然階段。
3.2 電氣控制方面
智能化技術加入到電氣工程自動化中,能減少電氣工程人工控制,形成遠程化、高效化、自主化的操作模式。隨著我國步入經濟節約型社會后,電氣工程各項設施需要資源優化配置,引入智能化后能有效簡化傳統的辦公程序,在數據采集和故障處理方面得到優化,電氣工程人員數量將降低,有效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應用主要有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專家系統等三方面,為智能化控制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空間。智能化控制在電氣自動化技術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優越性,其能實現電氣系統遠程化、高效化、無人化、自動化控制。
3.3 優化設計方面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過程中經常需要設計電氣設備,傳統的設計方法是根據設計人員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手工設計,這種設計受實際設計人員專業技能和實際情況影響比較大,因此設計的方案達標率不高,后期修改比較多。據以往經驗建立的電氣設備在操作過程中會因為質量問題出現故障,例如:設計不規范造成操作故障、生產因故障而工作效率降低,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化計算機能有效改善電氣工程中計算和操作問題,提高電氣工程產品規格使設計規范化,增強產品操作科學性。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過程會涉及到電氣設備的設計問題,目前審計過程比較復雜和繁瑣,需要設計人員對電氣、磁力、電路等知識比較熟練,技術人員需要依據自己經驗將各學科知識恰當運用到設計工作中,因此對設計人員要求比較高。使用智能化技術優化設計勢在必行,智能化技術運用計算機輔助軟件能減少設計人員工作量,而且設計出來的方案經過實際檢驗,發現方案的適用性大大提高。
電子信息技術化發展將智能化技術帶入各行各業。智能化技術作為人類社會中比較新興的一門科學學科,其出現許多具有智能反應的機器,這些智能機器不僅體現了人類智能的本質,也在進一步簡化人們工作方式。現如今智能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運用,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20世界80年代智能化技術便開始滲入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智能化逐步在電氣設備優化設計、電氣自控、故障檢測等方面顯示出智能化技術的潛能,智能化技術運用其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系統、模糊邏輯和遺傳算法等四個系統,將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帶入了新的臺階。智能化技術應用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主要體現在功能、性能、體系結構方面。功能方面能為用戶提供可視化的截面圖形化和科學計算。實現計算機科學可視化信息交流,讓科學不再局限在文字和語言表達上面,使人們能通過可視化的圖形、圖像、動畫進行信息交流,這種模式大大縮短了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智能化技術后的電氣工程自動化體系將朝著網絡化、模塊化、集成化方向邁進,使用智能化技術將使儲存和顯示信息變得適用,智能化之后質量輕、技術含量高、體積變小,提高集成電路密度,使用智能化技術后能有效協助電氣工程朝著集成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未來電氣工程自動化與網絡結合后,網絡便捷性將進一步顯現出來。
智能化使自動化電氣設備在故障診斷、優化設計、電氣控制等方面均有提高,而且其應用前景比較好。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加強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當中應用,對電氣工程產品的設計和工作效率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1]馬仲雄.淺談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1:246~247.
[2]王雪飛.電氣自動化控制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探討[J].才智,2014.(02)
[3]孫志楠.人工智能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3(07).
TM76
A
1004-7344(2016)08-0085-02
2015-2-26
胡勝武(1983-),男,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電氣自動化控制管理以及網絡信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