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斌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河池 547000)
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勘察技術方法思考
梁榮斌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河池 547000)
本文從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含義入手,介紹了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并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勘察技術方法,為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施工提供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深埋長隧洞;勘察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科技的迅速發展及社會用電量的不斷增加,我國水利水電工程迅速建設起來。在這期間,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批深埋長隧洞工程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相繼修建起來,并蓬勃發展,同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四川漁子溪一期引水發電隧洞和天津市引灤入津輸水隧洞,首次采用了“長洞短打”的鉆爆法及“新奧法”,使水工隧洞的長度和埋深都大大增大,為深埋長隧洞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鑒作用;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的引大入秦輸水工程、遼寧大伙房輸水隧洞和萬家寨的引黃入晉輸水工程,引進了TBM掘進機,并采用TBM或TBM與鉆爆法混合施工,針對巖爆、巖溶、大變形黃土、涌水膨脹性巖土、有害水質及有害氣體等不良工程地質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積累了大量創新性的經驗,為我國深埋長隧洞的勘測設計起到了借鑒與指導作用,標志著我國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21世紀以來,青海引大濟煌輸水隧洞及在建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隧洞長度達數十千米甚至百余千米,其難度已達到世界最高的水平。
雖然我國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的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隨著地形地質條件的復雜化及人類對很多未知領域的了解很少,使得工程難度和風險性日益增大。因此,不良工程地質問題已成為工程的重要制約因素,而如何勘察、認識與評價這些不良工程地質問題,并采取正確的工程對策是今后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建設的關鍵所在。
2.1 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含義
隨著深埋長隧洞工程難度和風險性的日益增大,深埋長隧洞工程地質已成為工程地質學科中一門新近興起的分支,因此探討其含義是必要的。而《水工隧洞設計規范》(SL299-2002)并沒有對深埋長隧洞賦予明確的定義。從隧洞長度埋藏深度兩方面來講,并結合工程地質條件和施工方法及難度方面,工程上將隧洞單洞長度大于等于10km和埋藏深度大于300m的隧洞定義為深埋長隧洞。
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建設中,往往涉及到“水工隧洞”建設,水工隧道根據其作用不同又分為防水隧道和泄水隧道兩種。而水利水電工程隧洞按功能與作用的不同,也可以分為導流、泄洪隧洞,引水、輸水隧洞,排沙隧洞和尾水隧洞四種。其具體的功能與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水利水電工程隧洞分類及其功能與作用
2.2 深埋長隧洞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近年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隧洞向深長發展,施工方法由鉆爆法發展到TBM法,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遇到了很多亟待研究解決的不良工程地質問題。
深埋長隧洞工程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有害氣體問題,巖爆問題,突水突泥問題,放射性危害問題等。
2.2.1 有害氣體問題
有害氣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天然氣、二次生化氣、硫化氫等,如廣渝高速公路華鎣山隧道和南昆鐵路家竹答隧道,在修建過程中遇到了高壓力瓦斯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這些賦存于源巖和巖體的孔隙裂隙中或溶于地下水中的天然形成的有害氣體會在地下洞室的開挖過程中釋放出來,從而增加工程的風險性。
2.2.2 巖爆問題
巖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動力破壞現象,由于瞬間圍巖壓力集中,使得巖體中聚積的高彈性應變能大于巖石破壞所消耗的能量,從而破壞了巖體結構的平衡,而多余的能量導致巖石爆裂,使巖石碎片從巖體中剝離、崩出。巖爆危害嚴重,其往往會造成開挖工作面的嚴重破壞、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一旦發生,便會給工程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巖爆已成為深埋長隧洞工程中的世界性的難題。
2.2.3 突水突泥問題
突水突泥是在硐室、巷道施工過程中,穿過溶洞發育的地段、厚層含水砂礫石層等,突然大量涌水、大量泥砂涌入的現象,除造成人員傷亡外,常會堵塞排水系統,并常伴生地面塌陷,對深埋長隧洞的施工危害極大。如遼寧大伙房水庫輸水隧洞等工程出現了突水突泥的不良工程地質問題,造成了人身傷亡和設備事故等嚴重后果。
2.2.4 放射性危害問題
在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地方修建深埋長隧洞常會出現放射性危害問題,例如在大范圍的侵入巖、煤系地層積聚及放射性礦層及富集的地區。線路上如果存在大范圍放射性礦物,會對施工人員、輸水水質及周圍環境危害大,難處理,此時應進行專門性的勘察研究工作。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蓬勃發展,不良地質問題的增多,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的建設也對工程地質勘測相應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傳統的工程地質勘測方法及技術已無法滿足現代工程的需要,所以更需要勘察方法與技術的突破和創新。
3.1 深鉆孔和長探洞
在我國,鉆探在水利水電工程勘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深鉆孔和長探洞技術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并在工程上廣泛應用,日益受到重視,如在南水北調西線隧洞、秦嶺隧道(雙線)、引黃入晉工程隧洞等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縮短了勘察周期,節省了工期,保證了勘察成果質量。
通過深鉆孔和長探洞,可以了解深部地層巖性及巖體狀況,了解巖體放射性及有害氣體的賦存特征,取樣獲得深部巖體物理力學參數,了解分析巖爆的可能性等,從而對某個不良工程地質問題認識明確,為在建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物探
物探全程為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有重力場勘探、地面物理探測和綜合物理測井、磁場勘探、電法勘探和地震波勘探等,其中電法勘探在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應用較多。
通過物探,可以對深埋長隧洞巖體質量做出定性評價,可以預測隧洞圍巖介質的結構特征和破碎帶,可以了解分析巖爆的可能性等。不同的物探方法適用于不同工程地質條件的隧洞工程,勘查時應采取點、線、而結合的方法,多源、多點、多線的測量,從而發揮出物探的最大作用。
3.3 地質調查和測繪
地質調查和測繪是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初步的地質勘查,可以有效的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地質構造和不良地質問題等,從而節約時間和資源,縮短工期。同時,應對重大不良地質問題進行專門性的勘察試驗研究,以便較好地解決深埋長隧洞工程建設中將要遇到的問題,為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4 3S技術
3S技術現已成為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的一個非常重要手段,特別是在交通不便、地勢險要的地區尤為重要。
3S技術是遙感(R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的集成和總稱,它將這三者有機的組合,是一個可視的、動態的、不斷更新的、三維立體的、通過計算機網絡能夠傳輸的、不同地域和層次都可以使用的系統。其中遙感技術是3S技術的基礎,提供主要的遙感信息源;GPS技術用于遙感信息的精確定位;GIS技術通過提供輔助信息和專家思維來獲取遙感信息,并對所提取的各種信息進行管理和分析,同時具有制圖功能。
遙感(RS)技術具有信息量豐富、宏觀性、快捷性及成本低等優點,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勘察地區的地層巖性、水文地質、新構造、泥石流、巖溶等工程地質現象。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觀測時間短、定位測量精度高、操作簡單,應用越來越廣泛。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主要用于工程地質信息管理和制圖輸出,使勘察結果更加直觀,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深埋長隧洞工程的建設之前,掌握科學的勘查技術方法,對工程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1)我國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的建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著很多待解決的不良工程地質問題。
(2)我國已積累了鉆探(深鉆孔和長探洞)、物探和地質調查和測繪等比較豐富的深埋長隧洞勘察的技術,并在勘察中得到廣泛應用。
(3)隨著工程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及工程中不良地質問題的增多,需要勘察方法與技術的突破和創新。
(4)3S技術等更為先進的地質勘測新方法彌補了傳統方法中的不足,現已成為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必定會涌現出更多的地質勘測新方法。如何科學、合理及綜合的選擇勘查技術,也必將成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所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1]宋岳,等.水利水電深埋長隧洞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性的分級與分類[J].水利水電工程設訓,2008(4):30~33.
[2]封云亞,沈春勇.喀斯特地區水利水電上程勘測與處理新技術[J].水利水電技術,2005(9):70~73.
[3]賈國臣,等.深埋長隧洞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與勘察[J].工程地質學報,2008(5):218~222.
[4]底青云,伍法權,王光杰,等.地球物理綜合勘探技術在南水北調西線上程深埋氏隧洞勘察中的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0):3631~3638.
TV554
A
1004-7344(2016)08-0177-02
2016-2-29
梁榮斌(1989-),男,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巖土工程勘察、地災危險性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