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仕紅
(荔波縣小七孔鎮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荔波 558400)
淺談水稻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莫仕紅
(荔波縣小七孔鎮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荔波 558400)
水稻作為一個生物品種,其在種植期間同樣面臨著不可預測的災害,尤其是病蟲害發生之后,既降低了水稻的成活率,更容易對周邊生態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農業種植前后期必須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力度,確保水稻產量與質量的優化提升,為農戶種植創造理想的經濟收益。
水稻;病蟲害;防治;有效對策
農作物種植是我國農業經濟的核心支撐,農民大部分收入均源自于農業種植與銷售。長期以來,水稻是我國農業主打的糧食作物,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推動農民效益增收的產業之一。針對水稻種植期間常見的病蟲害,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做好宣傳工作,加強對種植農戶的技術指導,把水稻種植的經濟損失控制在最小。
2016年水稻最低保護價政策繼續執行。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2016年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生產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kg133元、138元和155元。
隨著國家對農業出臺的扶持政策,許多種植戶開始熱衷于水稻種植投資,帶動了地區畜牧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病蟲害”是水稻種植期間不可避免的,也是危害性最大的,若處理不好則會導致大面積減產、絕收,不利于水稻種植行業的穩步發展。筆者認為,水稻病蟲害的危害性:
2.1 影響產業發展
水稻在農業經濟收入中占30~40%的比例,不同地區的收入差異明顯。對于廣大農民群眾來說,種植水稻既能滿足糧食需求,也更創造一定的經濟收益,逐漸形成相對完整的農作物種植產業。蟲病害具有多發性特點,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對水稻品質與產量都是不利的,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地區水稻產業發展,增加了農業效益增收的難度。
2.2 降低農民收益
農民是水稻種植的主要參與者,大面積種植水稻需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水稻病蟲害降低了農作物生長的安全系數,小規模蟲病害可導致20%左右的減產,大面積病蟲害則有可能顆粒無收,給農民種植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一旦農民參與農業的積極性遭受打擊,整個水稻種植項目將無法持續進行,削減了農業產業的經濟效益。
2.3 破壞生態環境
由于水稻品種的特殊性,實際種植階段依舊面臨著諸多技術性難題,影響了種植戶的最終收益水平?!八尽笔寝r作物種植中的特色品種,市場需求量龐大,掌握高效種植技術是不可缺少的。病蟲害會破壞農田區域的生態環境,大肆使用農藥處理病蟲,對水質、土壤等有不同的污染作用。
“特色水稻種植”是改善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決策,通過調整原有水稻病蟲害防治方案,為農民群眾創造更為有利的種植環境,本質上是為了促進農民效益增收,發揮生態經濟的主導作用。因此,重視水稻病蟲害預防與處理工作,能夠促進水稻產量與質量水平全面提升,為農民增效益、創豐收。
3.1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1)苗瘟、葉瘟。當田間出現病斑時,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45kg噴霧防治;30%潔苗乳油15mL,兌水45kg噴霧防治,50%硫磺唑200~250mL/畝,連防兩次,隔5~7d一次(如圖1)。
(2)穗頸瘟。防治穗頸瘟的最佳時期是破口期,藥劑選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畝用30g;或者40%富士一號乳油畝用150mL;兩種藥劑任選一種,兌水45kg噴霧防治,連防三次,隔5~7d一次(如圖2)。
3.2 水稻白葉枯、細菌性條斑病的防治方法
當田間出現病斑時,立即施藥防治,藥劑選用:25%川化018可濕性粉劑畝用100g,兌水45kg噴霧防治;或者用農用鏈霉素畝用2包兌水45kg噴霧防治(如圖3)。
3.3 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方法
紋枯病防治最佳時期為孕穗期。藥劑選用:每畝水稻用井岡霉素2包,兌水45kg噴霧防治;或者用75%稻曲紋枯靈可濕性粉劑畝用40g,兌水45kg噴霧防治;同時可以采用30%潔苗乳油20mL兌水45kg噴霧防治(如圖4)。

圖1

圖2

圖3

圖4
3.4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稻曲病主要發生在生長后期,防治時期應抓住孕穗期或抽穗期。選配藥物時需進行科學地調配,主要藥劑選用:①畝用井岡霉素2包加15%粉銹寧100g,兌水45kg噴霧防治;②30%潔苗乳油25mL兌水45kg噴霧防治;③70%納斯津可濕性粉劑畝用40g兌水45kg噴霧防治(如圖5)。

圖5
3.5 稻飛虱的防治方法
稻飛虱主要棲息在稻叢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變黃,不僅降低了水稻種植區的產量,也對不利于整個種植區的效益增收。對于稻飛虱的防治,防治藥劑選用:可以選用25%優樂得可濕性粉劑畝用30g;或者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畝用100g,兌水45kg噴霧防治;也可以采用20%蚜螨靈乳油畝用100mL兌水45kg噴霧防治。還可以采用賽嗪酮或10%吡蟲啉30g/畝兌水45kg噴霧進行防治,結合水稻病變狀態進行適當地調整。

圖6
3.6 稻螟蟲的防治方法
稻螟蟲是水稻蟲病害中比較常見的,主要對水稻葉子進行損壞,減少了水稻生長期間營養的吸收量。通常,稻螟蟲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可根據水稻病蟲害實況選擇藥物進行處理。防治藥劑選用:用98%巴丹原粉畝水稻用30g拌細土25kg撒施;或者用50%螟怕可濕性粉劑每畝水稻用80g兌水45kg噴霧防治;同時也可以采用25%喹硫磷乳油150mL兌水45kg噴霧防治。

圖7
總之,水稻種植是農業經濟的主要項目之一,隨著種植數量及規模的不斷發展,指導種植戶掌握正確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全面提高水稻種植行業的經濟效益。本次分析中,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虱、稻螟類、稻苞蟲等,均是水稻種植期間常見的病蟲害,種植戶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技術創新”等思維,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蟲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1]溫海英,劉冬蓮,陳利利.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04).
[2]何秀梅.淺談水稻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2(33).
[3]崔 云.水稻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1(09).
[4]覃妚英.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J].北京農業,2014(30).
[5]李道書,潘忠芬.淺談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3(03).
S435.11
A
1004-7344(2016)08-0213-02
2016-3-1
莫仕紅(1971-),男,布依族,貴州荔波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