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波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二四五隊 湖南吉首 416007)
本量利模型在地勘單位的應用分析
張勇波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二四五隊 湖南吉首 416007)
隨著市場和財政資金在地勘行業投資的減少,地勘單位改革及轉型也逐步深入,地勘單位對資金、利潤的預測有更為強烈的要求。本文結合地勘單位的特點,探討本量利模型在地勘單位的應用,分析地勘單位的盈虧平衡點和利潤。
本量利模型;地勘單位;應用分析
隨著我國地質勘查業投入的不斷減少,礦業經濟低迷,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地勘單位分類改革也不斷深入,地勘單位形勢嚴峻,面臨巨大的壓力。地勘單位一方面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多元化戰略,擴展業務范圍,謀求新出路;另一方面積極創新,加強管理,提升競爭力。本量利模型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結合地勘單位的特點,可以為地勘單位提供資金、利潤預測,為進一步決策提供支持,對加強地勘單位管理有一定意義。
目前,地勘單位大多為事業單位,財政撥款資金是其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但財政資金大多用于離退休費及各項政策性補貼補助,只為在職人員提供了基本的運轉費。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多地勘單位已實現了以礦產勘查業為主,多元化經營的格局。多種經營收入彌補了財政資金的缺口,促進了地勘單位的發展。
除去財政資金,地勘單位資金和收入按來源可以按以下分類:
1.1 基本業務收入
基本業務為地勘單位設置的最初目的,是地勘單位的主營業務,是地勘單位收入的主要來源,主要包括:
(1)礦產勘查。礦產勘查是地勘單位的主營業務,是地勘單位存在的初衷。礦產勘查項目包國家財政勘查項目和商業性勘查項目。
(2)鉆探施工。指純粹的鉆探施工,通常是礦產勘查一種主要的工作手段。許多礦產勘查項目把鉆探施工單獨分出來,由獨立的鉆探施工單位負責。
(3)工程勘察。主要指建筑業基礎工程勘察。
1.2其他業務形成的利潤中心
其他業務是指在地勘單位改革過程中實施多元化戰略而開展的業務,通常以利潤中心形式存在。包括地勘單位擁有的礦山企業、地產物業、工程施工業、礦權經營,還有投資建立的各行業公司等。利潤中心的風險通常比較小,收入較為穩定,利潤能夠準確預測。從國家對國有單位對外投資的要求、地勘單位自身實力承擔風險能力大小及領導決策對自身利益博弈的角度出發,地勘單位選擇有把握的業務進行發展,使得風險較小。如利用事業單位劃撥土地的優勢進行土地變性,進而進入利潤高風險小的地產物業領域。
利潤中心通常是地勘單位下設的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二級單位。在管理上通常采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實際情況下,地勘單位對這些利潤中心也多實行上繳管理費或實現利潤作為考核指標。
本量利模型建立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傳統的本量利模型將成本性態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類。雖然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的劃分存在許多的局限性,但相對于多步驟、多產品的復雜的成本歸集計算,地勘單位成本相對簡單,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仍有較好的適用性。
2.1 固定成本
地勘單位是事業單位,所以其有別于一般的生產性企業。地勘單位相對而言有以下特點:
(1)地勘單位大部分固定資產由財政撥付。地勘單位由于事業單位的屬性,土地為劃撥土地,辦公樓也大多為財政出資承建。勘查、鉆探等基本業務所需固定資產投資,甚至材料,大多由財政出資購買,地勘單位只需更新購買部分辦公用固定資產如電腦和小型鉆機、鉆桿等材料。
(2)地勘單位的性質決定其投資固定資產相對較少。地勘單位從事的最基本業務是礦產勘查及配套業務。礦產勘查從一定程度上說屬于技術性行業,固定資產投入相對較少。
(3)地勘單位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進一步減少。從上世紀90年代至2012年,國家財政和社會資金對地勘業投入大浮度增長,地勘單位抓住時機,大舉引進人才,投資所需固定資產,使其生產服務能力空前提高,以滿足市場的需求。2013年我國地質勘查業投入大浮下降,其中社會資金投資下降30%。當前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發展放緩,加之我國刺激消費,相應的抑制投資政策,地勘行業將進入低速發展狀態。在市場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地勘單位產能過剩,因此,短期內地勘單位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將進一步減少。
(4)資產的撥付和對資金的注重,在實際決策過程中剔除了資產折舊及攤銷對固定成本的影響。地勘單位主要資產為財政撥付或財政出資籌建。部分地勘單位出于企業化改革、實現多種經營的思想,以及事業自用與多種經營資產混用難以分開等因素,地勘單位對該部分資產在會計處理上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計提折舊。該種處理減少了地勘單位的利潤,使得利用利潤的決策與考核與實際情況進一步偏離。在實際分析決策過程中,地勘單位也更傾向于使用資金進行決策。對地勘單位而言,剔除了資產折舊及攤銷對固定成本的影響的資金,更能反映經營成果,更能滿足經營分析的需要。
(5)對于礦產勘查、鉆探施工、工程勘察等基本業務固定成本的考慮。出于以上很少新增固定資產及剝離了原有固定資產折舊對固定成本影響的因素,該部分業務應分攤的固定成本基本地勘單位除去折舊以外的管理費用。由于地勘業發展放緩,地勘單位在不增加管理人員前提下,能滿足基本生產業務需要。因此地勘單位管理費用基本增長很小,滿足本量利模型,一定業務范圍內,利潤與業務量滿足線性增長的假設。
(6)對于地勘單位利潤中心固定成本的考慮。地勘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了多元化經營,為進一步促進地質礦產勘查業以外業務的發展,地勘單位需要為其他業務的發展購建固定資產。但地勘單位對其他業務的發展出于多重原因。有出于職工的安置,有出于利用自身優勢獲取新的收入來源。在很大程度上地勘單位投資風險小,收入利潤穩定的行業。在管理模式上,地勘單位對其他業務往往視為輔助業務,收取一定金額的管理費即可,或視為利潤中心,每年收取一定金額的利潤,各利潤中心往往在地勘單位允許的范圍內自行經營,自負贏虧。所以其他利潤中心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行為雖然接受地勘單位監管,但站在地勘單位個別報表角度,可以排除利潤中心新增固定資產對固定成本的影響。
基于地勘單位性質,地勘業務性質,地勘行業的發展以及地勘單位資金關注的傾向,地勘單位未來對于固定成本的影響基本可以剔除資產折舊及攤銷影響,而使得固定成本主要是退休及管理人員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等等。
2.2 變動成本
地勘單位的變動成本也有其自己的特點,無論是礦產勘查項目、獨立的鉆探,還是工程勘察,基本上分項目核算,項目變動成本能較好的直觀的把握。通過歷史數據對比研究,可以較準確的預測本單位各項業務的變動成本。
通過搜集數據比較,發現礦產勘查項目變動成本一般在65%左右,單一的鉆探施工變動成本一般在80%左右,工程勘察自行施工的變動成本一般在60%左右。
其他利潤中心通常不直接納入地勘單位核算,和其固定成本一樣,變動成本也可以簡化不予考慮。
本量利模型基本公式是變動成本法下計算利潤的公式,在制造業與零售業中該公式反映了價格、成本、業務量和利潤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通常用來預測利潤、確定目標銷量、保本銷量等方面,其公式如下:
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銷售價格×銷售量-(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對地勘單位而言,利潤可表達如下:
利潤=財政撥款-固定成本+基本業務收入×(1-變動成本率)+利潤中心利潤
當存在多項基本業務和多個利潤中心時,利潤(P)與財政撥款(Fa)、固定成本(Fc)、基本業務收入(Ri)、變動成本率(bRi)、利潤中心(PCj)之間關系公式變形為:

某地勘單位職工人數450人,主要有礦產勘查、工程勘察兩個大主業,另有物業門面一個利潤中心,由地勘單位直接管理。通過以往年度數據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該單位礦產勘查的變動成本率為平均為65%
(2)工程勘察包括兩部分業務:①由單位承接直接施工,變動成本率為60%。②為開拓市場,鼓勵職工承攬業務,并施行項目經理制,對由項目經理承攬業務的業務,給于項目經理18%的獎勵和運作費。整個項目變動成本率達到78%。
(3)物業門面作為利潤中心,每年為單位取得租金收入240萬元。因為物業由單位統一管理,其固定成本為單位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列支,不發生其他成本。
現運用本量利模型進行分析:
4.1 利潤預測
假設下年度財政撥款數為1550萬元,固定成本為3000萬元,預計下年礦產勘查收入為3000萬元,工程勘察中單位承接部分業務為800萬元,項目經理承接部分業務為2600萬元,則利潤P預測如下:

4.2 收支平衡點分析
隨著地勘業投資的減少,地勘單位基本業務的萎縮,盈虧平衡點預測也相當重要。假設某年地勘單礦產勘查收入降至500萬元,物業租金收入增長到260萬元,財政撥款數為1500萬元,固定成本仍為3000萬元,則工程勘察需要多少業務量,才能實現收支平衡。設勘察總業務量為X,單位直接承接業務占30%,項目經理承接業務占70%,計算如下:

即某年工程勘察需獲得業務量3886.86萬元,其中公司直接承接業務為1166.06萬元,項目經理承接業務為2720.80萬元。
[1]許 萍.管理會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F224
A
1004-7344(2016)08-0265-02
2016-2-14
張勇波(1983-),男,會計師,本科,主要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