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紅
(云南眾測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10)
淺析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及其質量控制方法
鄭立紅
(云南眾測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10)
由于當前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人們對于環境的監測也更加重視,因此需要進一步發展環境監測相關技術,提高監測水平,從而達到了解環境質量實況,以采取相應的環境改善措施。本文針對常用的環境監測技術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關的質量控制方法,以供參考。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環境監測技術的實際應用,是實現生態平衡與環境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確保環境的監測質量,進而做好對于環境的保護工作,進而促進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積極采用合適的環境監測技術,并采取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法,以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與代表性。
2.1 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指的是通過測定影響環境質量的相關因素代表值,以確定存在的環境質量、環境污染程度以及實際的變化趨勢等,從而了解當下的整體環境情況。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目的在于保護民眾生存環境,科學運用自然環境,從而使人與自然實現和諧共處,利用自然資源改善生活。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的事物進行監測,以確定環境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環境監測的宗旨涵蓋了環境等級、評價環境質量、污染源、化解環境等多方面問題,為環境監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設計相關法律等。
2.2 環境監測內容
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環境監測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與保護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具體的工作內容包括:背景調查、監測方案確定、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送與保存、實驗分析、數據處理、分析評價、得到綜合結果等。如果忽視其中的任何環節,都可能會降低對于環境監測的工作質量。因此,在具體環境監測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嚴格根據環境監測工作實際需求,落實以上工作,從而完成環境監測工作任務。
面對當前環境持續惡化的現狀,環境監測技術對于環境監測而言至關重要,合適的技術將會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結果,因而在監測過程中對于實際操作和技術的選擇要求很高。當前較為常見的環境監測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3.1 化學分析法
化學分析法的原理,是以物質化學反應作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化學分析法被又稱為經典分析法,其基礎在于化學分析,其中又可以被分為有容量分析法與重量分析法兩種。前者是通過使用一種已知標準濃度的試劑溶液——滴定劑,將其滴加入含待測的溶液中,直至所加試劑與待測物質按照必要的化學計量,完成了定量反應為止,然后依據標準溶液的濃度、用量等,即可計算出待測物的實際含量。根據其化學反應性質,可以將其分為酸堿滴定、絡合滴定、氧化還原滴定、沉淀滴定。所測定的項目包括:總硬度、化學需氧量、硫化物、氯化物等。
3.2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主要是采用適當的方法,首先將試樣中的待測組分,與其他的組分進行分離,然后采用稱量的方式,測定該組分的實際含量。對于其中高含量的硅、磷、鎢、稀土等元素試樣進行精確的分析,即可使用重量分析方法。依據所分離出的待測組分方法差異,又可以講重量分析法分為:沉淀法、氣化法和電解法。重量法測定的項目則包括:懸浮物、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等。
3.3 儀器分析法
儀器分析法的運用,主要針對的是環境物質的定量與定性測量。所謂儀器分析,其原理需要以測量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作為分析的基礎依據,儀器結構圖1所示。通常采用的儀器分析法包括:光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色譜分析法。光學分析法根據物質的光學性質建立,包括分子光譜法、原子光譜法等。電化學分析法根據物質的電化學性質建立,包括電位分析法、極譜分析法、庫侖分析法等。色譜分析法是一種重要的分離富集方法,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以及離子色譜法等。
3.4 GPS與GIS環境監測技術
3.4.1 GPS環境監測技術

圖1 儀器結構示意圖
該技術的運用主要依靠的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利用該系統可以對環境進行實時的動態監測。例如對于空氣中的汽車尾氣量,即可采用GPS環境監測技術進行檢測,一方面可以實時反應尾氣情況,同時還可以以此為參考依據,在出現排放超標的情況下,可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3.4.2地理信息環境監測技術
該技術的基礎則是以地理信息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一方面需要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采集的信息,另一方面還需要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分析監測地區的地理環境,進而得以充分合理地使用地理資源,為設計提供參考意見。因為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環境特征,利用該檢測技術能夠更好的對環境進行監測,測量的范圍非常廣泛。
3.5 生物監測技術
由于生物監測技術的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已經逐漸成為重要的新型環境監測技術,該檢測技術的應用原理是通過對環境中生物信息的分析,以此作為基礎研究當前的環境質量。除此之外,該環境監測技術還能對生物體中所存在的污染物進行分析,對生物的狀況、群落、反應等進行監測。
4.1 科學編制環境監測方案,明確技術路線
為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必須在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前提下,執行環境監測工作程序,依據實地勘查結果、當地環境污染源分布等信息,編制合理的環境監測方案,明確技術路線,注意做好監測點布置,保證樣品采集的代表性與可行性。尤其是針對現場采樣過程,必須嚴控監測的點位、點數、斷面布設以及樣品取舍等,注意認真記錄現場的采樣工作,必要的情況下,需通過全面檢查的方式,檢查采樣細節,從而確保采樣的精度與代表性。
4.2 采樣、運輸、儲存的質量控制
采樣工作是監測整體過程中的最基礎環節,因此,對于所采集的樣品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合理性與代表性。因此,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環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并進行相應的操作,采用合適的校準采樣儀器,合理控制安放位置,利用專用設備來采集樣品,并及時送往實驗室實施化驗分析。在進行化驗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采樣管傾斜、與應用軟體物的接觸,以防吸收劑溢流。取采時刻利用專用取樣設備,如過濾膜、不銹鋼鑷子等,使用過濾膜過濾,確保采樣器的無污染狀態,并注意樣品的封存。
4.3 合理選擇監測方法,做好樣品測試分析
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樣品測試分析是關鍵。通常對于大氣環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測定,采用的是化學法、色譜法等;而對于水環境中溶解氧、酸堿度等的測定采用的是容量分析法等;如果是測定空氣中殘渣、油類等,則適宜采用重量法等。在實際進行測試分析時,首先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然后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測試過程中則要求測試所用儀器設備、人員、測試條件等,均符合環境質量測試要求,以免儀器設備污染影響測試結果準確性。
4.4 數據質量控制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選擇真值的最佳估計以及確定該估計值的誤差。研究誤差的目的是要對自己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處理,判斷其最接近的值是多少,一般概率和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數據中離群較遠的極值取舍,然后通過對樣本的了解判斷總體特征,估計數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正確地處理實驗數據,充分利用數據信息,以便得到更接近真實的最佳結果。
4.5 報告數量的嚴格控制
為確保分析數據的可靠性,需要嚴格控制報告數量,并對數據進行詳細審核,具體如下:①為避免數據的失效或不真實,需要嚴格把關數據審核與驗收,在分析、復核、責任審核的各個階段中,由不同人員進行負責,以確保數據質量;②為各項工作環節建立責任制度,負責人在完成審核后必須簽字確認,保證資料真實有效;③若數據出現異議,需及時核實,建立監督機制以完善工作,若發生重大責任問題事件,需要嚴格按照規定來追究。
4.6 整體性把握控制
工作質量和數據質量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工作質量的提升可以使數據質量的準確性大幅提升,而數據質量的提升反過來也會促進工作質量的發展。在工作質量方面,儀器的完整性、員工的責任心、監督制度的完善程度,這些都是工作質量的具體表現,而這些工作內容的保障,是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效率提升的基礎。綜合來看,質量控制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要在整體性把握上進行嚴格控制,梳理全局觀念,做好環境監控的各個環節,提高質量控制的成功率。
由于當前環境監測技術的迅速發展,環境監測的實際對象已經拓展到生態環境監測,實現了跨區域的環境監測,檢測內容包括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污染因子、生態監測以及生物監測,因此,環境監測技術必將進一步完善成熟,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水平,為環境保護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1]鮮思淑.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關系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08):34~37.
[2]卜西群.論如何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J].能源與節能,2015(1):104~105.
[3]陳文,陳立權,陳娟.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1):79.
X830
A
1004-7344(2016)29-0280-02
2016-10-5
鄭立紅(1984-),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環境監測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