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路瑤
局長慚愧秀
在西安,“緊張冒汗”成了官員們在屏幕上的真實寫照。只不過,這不是真人秀,而是電視問政。
只因市民的提問太犀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呂強,頻頻露出尷尬的微笑,甚至不由自主地臉紅搓手。局長屢屢表示“痛心慚愧”,多次使用了“下決心”“下一步”等詞語。然而現場依然充斥著火藥味,問政結束時,兩百八十名現場觀眾投票顯示的不滿意率是63.6%,三萬四千名場外網友的不滿意率為73%。
市民沒法給這份答卷“及格分”,原因不在于說辭,而在于行動。“為什么‘三無垃圾食品的攤位離食藥監局只有五十米,你們卻不管?”局長不僅被問得啞口無言,還被觀眾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袋“三無”食品。
電視問政有時是展示政績的秀場,有時則是露出積弊的秀場。節目播出后次日,局長突然展現出橫掃千軍的行動力,一天之內全市十家黑作坊、十家無證食品店、六百八十六袋非法食品迅速消失,五十四家食品經營商家被要求整改。
只不過,就怕這種行動像一陣疾風,風起則落葉無,風逝則卷土重來。多給官員一些民眾可以打分的“秀場”,或許風就會刮得更久一些。
底層殘酷秀
“二哥”蹲在蒼白的雪地里,嘴里斜叼著煙卷。除了泛舊的短褲,他渾身赤條條,紙片般的身體在冬天里戰栗不已。忽然,他沖著鏡頭一聲怒吼,瘋狂地刨起地上的冰雪,砸向自己的臉和胸脯。
這并非他在視頻直播App上最怪異的表演。靠著跳冰河、炸褲襠等特技,這個河北農民聚集了四十萬名粉絲,也終于被主流社會所關注。在《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這篇網文中,他被視為底層大眾的“典型代表”,為城市人群所獵奇。
然而,農村或者底層生活,是否真如文中呈現的那般魔幻呢?
不幸的是,也許完全相反。在我生長的那個小鎮,日子只是平淡無奇地接龍。太陽升起又落下,柴米油鹽日復一日。我熟識許多不怎么會上網的普通人,也常常看到老人呆坐一隅,感嘆“活著沒意思”。
我曾拜訪過繁華大都市里的農民工宿舍,那蝸居在集裝箱里的家,沒有網絡,食堂那臺唯一的電視,像磁石般吸住了信息饑渴的人們。對于下班后便無事可做的他們來說,“最難磨的就是時間”。
底層生活一點都不魔幻,相反它是一潭波瀾不驚的死水,沉默的、隔絕的大多數人在此生存。他們常常信息不通,也極少在公共空間里發聲,而正是他們的失語和隱形,才導致一些人誤以為愛秀自虐的“二哥”便是全部。或許,這才是比《殘酷底層物語》更殘酷的真相。
【原載2016年6月15日《中國青年報·新聞眼》】
插圖 / 某官的行動力 / 郝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