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平
有個木匠,技術精湛,工作認真,干了一輩子,從不偷奸耍滑。同行們都朝他豎大拇指,老板也對他稱贊有加。到了退休的時候,他長出一口氣,對老板說,他要歇歇了,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去。老板舍不得他走,問他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崗,再建一座房子。木匠滿口答應。但是,后來大家都能看得出來,這個木匠干活已經不那么認真了,過去不用的次料,這一回他都拿出來用,有偏差的地方,他也不去糾正了。他說馬馬虎虎就行了,反正也不是豆腐渣,一時半會塌不了。
房子建好后,老板把鑰匙遞給了木匠,說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給你的。木匠目瞪口呆,愣住了,半晌說不出話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就不會馬馬虎虎了。可惜他建了一輩子好房子,到頭來卻為自己建了一座質次的房子。
人有的時候就會這樣,一念之差,就會放棄堅守了一輩子的好習慣。
我有個叫王飛的文友,在政府機關當科長,很仗義,文友聚會都是他買單。剛開始,我們都以為他能報銷,后來才知道他是自掏腰包。他不是不能找地方報銷,而是不想這么做。他說,你到財務上報銷,會計一看就看出咋回事,嘴里不說,心里就會劃你一道,遇著機會就會給你抖露出來的。你如果拿到關系單位報銷,現在的社會都是互相利用,人家二話不說給你報了,但有事求你時怎么辦?違犯原則的事明知不能辦,但吃了人家的嘴軟,就不能不為別人辦事,這樣下去,總有一天要翻船。
王飛的這番話,叫人肅然起敬,再聚會時,文友們紛紛搶著買單,但王飛還是不讓,說他是個公務員,工資拿得多,一個頂倆,還是叫他買單吧。文友們拗不過他,只得由他去。文友們私下議論說王飛這貨夠朋友,腦子不笨,知道哪輕哪重,又清真,能成事。文友們有點事也不敢找他,生怕碰了釘子。
你別說,王飛真的成事了,當上了副局長,手里的權力更大了,負責基建、后勤。文友們喊他局長,他堅決不讓,還讓叫王飛。但是不久就聽到王飛栽了的消息,在一次工程發包過程中,王飛收了開發商送的玉佛,就讓開發商拿了標,這事被人反映到紀檢,王飛就被雙規了。
王飛退回了玉佛,又寫了深刻檢查,但還是被雙開了,成了社會閑散人員。
后來,文友們聚會,王飛還要搶著買單時,被大家拒絕了。王飛苦笑一聲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不到會有今日。都怪自己一時糊涂,才走到今天。
每個當權者真的應該不斷提醒自己,你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應該如何用好權,盡量不用公權力為自己謀利益。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你手中的權力是靠自己努力奮斗,一步步往上爬得來的,與別人無關;你也可以認為,你手中的權力,來自上級領導,是上級的恩賜,是你跟對了人,站穩了隊,花了錢,使了手段得來的,但這都不能成為你公權私用,盤剝百姓敲骨吸髓的理由。
清末有個大官叫曾國藩,他并不口口聲聲說要多為百姓辦事,而是在自己的房間里掛上一幅字,上面寫著“慎獨”二字,每天看一看,以此來警戒自己。慎應該是謹慎,獨是獨處。慎獨應該是,一個人獨處,缺少外部監督的時候,更須小心謹慎,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慎獨的作用很有必要。如果一個人能把控一念之差,即使有一天可活,也要活得精彩,絕不和蠅營狗茍、鼠竊狗偷之輩同流合污,那你的人生縱然沒有榮華富貴,也是精彩的。
【原載2016年5月31日《聯誼報·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