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新
領導想去一個偏遠的村調研,事先沒有通知下面。領導出門時,下面的領導知道了,馬上身邊前呼后擁的了。
領導來到一個村,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匯報。領導問村里的一些基本情況,村支部書記對答如流。當領導問到集體經濟收入多少,村支部書記實話實說:“村里哪有收入,年青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是老弱病殘,發展集體經濟難上加難??!”
領導一聽,不滿意,對陪同的縣、鄉領導說:“怎么搞的?。克枷霙]有解放吧,觀念沒有更新吧,這就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快了。我明年再來,看能不能有起色!”
縣、鄉的領導面面相覷,好沒有面子。
次年,領導又來了。不過,領導來時是事先通知縣、鄉的領導了,身邊依然是前呼后擁的。領導問了村里的一些情況,當問到村里的集體經濟收入今年怎么樣時,村支部書記猶豫著,不好回答,一旁的鄉黨委書記代替回答:“農村經濟發展有了起色,基本上過了五萬元?!?/p>
領導說:“這還差不多,不過,要加快發展、跳躍式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嘛。”陪同的縣領導頻頻點頭,鄉黨委書記和村支部書記都點頭。
領導又問:“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回來創業了嗎?”
村支部書記這下馬上回答:“回來了一些?!?/p>
縣、鄉的領導馬上補充回答:“我們正在想辦法,讓外面打工的人全部回來創業。”
領導聽了,滿意地點頭。
又一年,領導再來調研,又問到集體經濟收入多少,增長速度的比例。之前村支部書記已經和鄉黨委書記達成默契,立即回答:“在您的親切關懷下,我村今年增長速度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集體經濟收入達到十萬元以上了。 ”
領導一聽滿臉微笑:“這就是解放思想了,不錯,不錯嘛。不過,還要繼續努力啊!”
接著,領導提出要走訪幾家農戶,看看農民的收入怎么樣,和農戶聊天。領導可能有點不相信,要親自看一看、問一問。
村支部書記毫不含糊地說:“請領導們跟著我來。”他們馬上就到了幾個農戶家里。
來到一農戶家,領導走進去,拉著農民的手,很親切地問:“老鄉,一年收入多少?日子過的怎么樣?”
老鄉顯得從容自如,臉上很幸福的樣子:“日子嘛,過得很好,家里的收入達到十五萬元了,除去開支,有八萬元存款?!?/p>
領導滿意地點頭。
又走了幾家,農民的臉上都掛著笑,他們的回答都讓領導很滿意。
領導走的時候,安排鄉里弄個典型材料報上去。
縣、鄉馬上組織專人專班,加班寫材料。典型材料很快在市里的一個調研雜志登了,后來又送到省里的一個內刊發了,這一下村出名了。
到了換屆的時候,縣里的領導調到市里重用,鄉里的黨委書記調到縣里重用,村支部書記調到鄉里重用。
后來,村里沒有一個合適的人來當支部書記,還在物色培養之中,所以支部書記一直空缺。調到鄉里重用的書記就兼任村里的書記了,上面來了領導就讓他負責接待匯報,對外面稱是村里的第一書記。
【原載2016年6月(上)《喜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