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云
云南省鎮雄縣廣播電視臺,云南邵通 657200
融媒體環境下縣級臺的發展策略
余冬云
云南省鎮雄縣廣播電視臺,云南邵通 657200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的傳播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縣級廣電媒體受到了強烈的沖擊??h級廣電媒體如若不做出正確的調整與改變,必然會使縣級廣電媒體落后于時代。所以,基于融媒體環境,結合縣級實際情況,適當的優化、創新縣級廣電媒體,才能促進縣級臺持續、良好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融媒體環境下發展縣級臺進行詳細分析與探討。
融媒體環境;縣級臺;發展策略
處于四級辦臺最基層的縣級廣電媒體,一直致力于地方成就、地方特色、主流民意、社會熱點、主流價值的傳播,如此不僅可以積極正面的宣傳縣級,還營造了良好的輿論主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縣級發展。但隨著現代化傳播技術的日益發展及廣泛應用,媒體格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1]。對此,縣級臺應當基于時代特點及現代化傳播技術應用日益廣泛的大潮,適當的革新,如此才能促進縣級臺在融媒體環境下依舊能夠良好的發展。
在信息化、現代化的傳播技術應用日益廣泛的情況下,媒體傳播逐漸打破了單向傳播的特點,雙向互動的現代傳播更加突出與明顯。從這一點可以充分說明廣播電視媒體的觀念已經打破傳統觀念,受此影響的廣播電視媒體形式、狀態、呈現方式、運作模式、宣傳方式、資源利用等相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基于此,縣級臺應當注意基于融媒體環境特點及現代化的傳播技術特點,打造全新媒體傳播格局平臺。
1.1搭建“縣級多媒體中央廚房”,合理建設廣播電視新聞資訊采編傳播新體系
對于縣級臺來說,將傳統媒體向全媒體轉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原因是縣級臺依舊沿用傳統媒體的架構,將廣播中心、電視中心分別開來,如此各種負責廣播方面和電視方面的采編、節目制作等,各自為政。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多媒體融合的生產流程,即將全媒體采標系統平臺作為資源共享平臺,廣播和電視則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行在平臺上獲取信息。在融媒體環境下的今天,縣級臺的這種傳統媒體結構越來越不使用,其不僅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還使得廣播和電視形式比較單一?;诖?,應當采用“中央廚房”信息處理機制來改變縣級臺體制機制,改變縣級臺整體現狀,并且加強新媒體采編及技術人才的培養[2]。
那么,如何構建縣級多媒體中央廚房呢?首先,基于融媒體環境,結合縣級臺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全媒體新聞中心的設置,要求全媒體新聞中包括指揮部門、協調部門、服務部門、采訪部門、編輯部門等,促使各個部門能夠做好部門工作,尤其是采訪和編輯部門,在承擔不同媒體采訪和編輯任務的情況下,應當進行新聞事件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的采訪和編輯,如此可以烹飪“初級新聞產品”。在基礎上,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初級新聞產品”進一步處理,使之以不同傳播形態呈現,運用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傳播與發布,如此人們群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知新聞信息,那么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必然加大。所以,搭建“縣級多媒體中央廚房”,合理建設廣播電視新聞資訊采編傳播新體系,可以實現新聞產品的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新聞產品的多渠道、多次發布的數字化傳播。其次,縣級臺在打造全媒體傳播格局平臺過程中注意調整聘用機制,加強新媒體的采編及技術人才培養,逐漸構建一支優秀的新媒體人才隊伍,更好的服務于縣級臺,促進縣級臺良好發展。
1.2做好傳統廣播與電視媒體內部的“媒媒”融合
基于全媒體格局的需求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結合廣播和電視資源、采編、傳播等方面,可以實現縣級臺全媒體發展戰略。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縣級臺應當做好傳統廣播與電視媒體內部的融合,也就是根據當前廣播媒體和電視媒體分別的實際情況,依據全媒體格局平臺建設需要,打破廣播媒體和電視媒體的各個部門,重新組合全媒體的采訪部門、編輯部門等,為構建完善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平臺創造條件。
2.1辦好農業節目和欄目,滿足農民對農業方面信息、文化的需求
在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為了使廣大農民群眾可以通過縣級廣播了解所需的農業信息,縣級臺應當講農業節目及欄目的制作作為重點內容之一,定期調查了解農民群眾所要了解的農業信息,運用全媒體廣播格局平臺來進行農業信息、農業文化等方面資源的收集,設定每期農業節目的主題,進而合理的構建農業節目,并且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農業節目播放,滿足農民群眾的觀看需求[3]。
2.2抓好農村廣播網覆蓋,發揮廣播在“三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通過在農村地區全面覆蓋廣播網,可以在整個農村地區進行農業節目廣播,讓廣大農民群眾可以獲取農業信息,更好的進行農耕。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其一,推進有線廣播。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地區網絡覆蓋率較差,導致農村地區難以及時的收看到農業節目。為了規避此種情況,縣級政府應當高度重視廣播電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及,積極的進行廣播網建設,盡可能的在農村地區全面覆蓋廣播網,為良好的進行廣播電視傳播創造條件。
其二,扶持調頻廣播的入戶響工作。也就是基于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制定鄉鎮廣播站及村廣播室的管理制度,在尊重農民群眾生活習慣和農耕情況,合理的制定廣播時間及規劃廣播內容,促使鄉鎮廣播或村廣播可以為人民群眾傳遞所需信息[4]。
在融媒體環境下,為了使縣級臺能夠持續健康、良好的發展,還要注意探索產業發展的新途徑。
3.1延伸欄目運作經濟
為了使縣級臺產業發展良好,應當在廣播電視欄目創辦的過程中注意與當地消費需求熱點緊密結合,如此不僅可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聽收視率,還能提高欄目運作的經濟效益。比如,縣級臺在創建《汽車時代》廣播電視欄目的過程中,定期組織“汽車節”,吸引汽車經銷商參與其中,同時吸引廣大愛車人士,如此可以在“汽車節”舉辦的日期內促進汽車銷售,那么縣級臺必然會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5]。
3.2拓展文化活動經濟
隨著文化活動特別是文藝活動的廣泛興起,給廣電媒體與文化產業的結合創造了廣闊的空間。為了使文化活動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在縣級臺廣播電視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創設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如此也可以為縣級臺創造經濟效益,促進縣級臺產業發展。
在當前我國諸多地方縣級臺面臨現代化媒體沖擊的情況,一直致力于地方成就、地方特色、主流民意、社會熱點、主流價值的傳播,縣級廣電媒體應當做出一定程度的創新與發展,如此才能實現縣級臺與時俱進,并促進縣級臺良好的發展[6]。所以,在融媒體環境下,借助現代化、信息化的廣播技術來創新縣級廣電媒體是非常有意義的。
[1]徐凌云.融媒體環境下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如何突圍[J].中國傳媒科技,2013(6):19-20.
[2]梁俊杰.淺談融媒體環境下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借勢突圍[J].西部廣播電視,2014(10):103-104.
[3]洪昕.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區縣級電視臺的轉型之路——以廈門市海滄區廣播電視臺發展為例[J].東南傳播,2015(8):66-68.
[4]來文濤.新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生產與傳播路徑研究——以麻城電視臺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3(8):68-70.
[5]杜碧茵.新媒體環境下區縣級電視臺新聞欄目報道的改革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2(4):55-56.
[6]林熹.媒介融合背景下縣級電視臺的機遇與挑戰[J].媒體時代,2015(12):29-30.
G2
A
1674-6708(2016)167-0067-02
余冬云,云南省鎮雄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