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從部隊復員的黃樹君主動要求從事離退休管理工作,他的想法很簡單:“那些老同志、老領導都是我的長輩,為中國革命和石油工業建設、石油管道建設事業灑過血流過汗的老干部是功臣,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為他們服務就是我為企業的發展和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了深入細致地做好老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黃樹君認真學習老干部工作各項政策,為老干部答疑解惑。為老干部服務更是無微不至。
離休干部杜老,近90歲高齡,身體又不好,僅有一個女兒還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因此,為杜老服務就成了黃樹君的分內工作。小到給電視機調臺、修理門窗、送米送面,大到陪杜老去醫院看病、住院護理等,這些事情杜老都打電話找他,有時一天最多能接五六個電話。一年冬天,杜老住院手術更換人造股骨頭,黃樹君去醫院為杜老送飯、給杜老讀報紙、陪杜老嘮嗑、送衣送物50多次,還多次冒著紛飛的大雪深一腳淺一腳地把支票送到醫院。最后,醫院的護士一見他來就喊:“杜老,你孫子來看你了?!秉S樹君對護士說:“我不是他孫子?!笨啥爬蠀s說:“他雖然不是我孫子,卻比親孫子還親??!”
黃樹君平時注意與老同志勤溝通、勤交流。遇老同志家庭糾紛,他就協助離退部工作人員登門解決;遇老同志有解不開的思想疙瘩時,他就及時疏導,幫助他們化解心結,保持舒暢的心情。
退休職工許師傅患癌癥,黃樹君在幫助他四處求醫的同時,還要幫助他調解家庭矛盾。因為他與現任妻子是再婚關系,女方沒有工作,沒有子女,焦點是房子的歸屬問題,為此許師傅妻子多次找到他讓其幫忙、做主。為維護老同志的合法權益,他幫助許師傅夫妻進行了多方面的法律咨詢,使他們原有的手寫遺書,通過公證等法律程序,變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正規文書。許師傅去世后,兩個家庭因為一些問題開始發生了爭執??粗`堂上許師傅的遺像,再看看許師傅妻子那求助的目光,他沒有回避,而是好言相勸,耐心細致地做許師傅孩子的思想工作,把如何尊重事實、如何保持理智、怎樣才能使故去的老人入土為安等道理講給他聽,許師傅的孩子理解了他的苦心,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由于許師傅妻子沒有工作,許師傅去世后,她失去收入來源,連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黃樹君又及時為許師傅妻子申請到公司特困幫扶補助金,解決了她的生活問題。
有老同志去世,黃樹君總是在老同志的子女還未趕到時就已經到了;有的人家手忙腳亂,不知該怎么辦,他就幫助他們料理老人后事,辦理各種手續,還親自為老人穿壽衣、抬遺體,送到殯儀館。20年來,他百余次地為老人穿壽衣抬遺體,幫助其家人把喪事辦得圓圓滿滿,使老同志安然離世。一次,一位無兒無女的孤寡老同志在家中去世,他與部門員工在第一時間到達老人家中,為老人擦身子穿壽衣。電梯里空間太小放不下擔架,他們就從12樓走樓梯一步步把遺體抬下來。待老人親屬趕到時,后事已經處理妥當,親屬非常感動。有的外地親屬動情地說:“真沒見過像你們這樣的工作人員,太讓我們感動了,這簡直就是自己的親人??!”
多年來,黃樹君對己清正、對人公正,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進取心做好每一項老干部工作。他與老同志相處融洽,已經不再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而是成為他們貼心的朋友。他每天想的都是如何為老同志辦實事、解難事,真正體現出了老干部工作“知白發情,解白發難,暖白發心”的本質要求。
□本欄策劃、編輯/張麗萍 常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