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丕珍+牛澤群
在我的家里,珍藏著一份1948年我入黨時親手填寫的《入黨志愿表》。我要繼續將它保存下去,以此教育子孫后代永遠跟黨走。
1948年3月,我從寬甸縣城關區中隊,被選送安東省第一期行政干部學校接受培訓。培訓課程主要有黨的文件,毛澤東等黨的領袖的理論著作,還有階級教育、怎樣擴軍,等等。
當時我們那里還沒有公開建黨,我們對黨的認識也還很模糊。黨組織找我談話時,我鬧了個笑話。人家讓我談對黨的認識,我說:“黨挺好啊!不好我也不能參軍哪!”問我想不想入黨,我回答說:“我不是已經入黨了嗎?參加黨領導的軍隊不就是入黨嗎?”
在黨組織的教育下,我慢慢提高了認識,迫切要求入黨。9月4日,我領到了《入黨志愿表》。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一筆一畫地填寫了表格。在“要求參加共產黨的思想發展過程”一欄,我是這樣寫的:“我參加黨是為了給廣大的群眾當個勤務員。”
入黨宣誓的場景,我至今難忘。在學校禮堂里,我們24名新黨員舉起右拳,大聲宣誓。隨后,我們高唱《慶祝共產黨過生日》這首歌:“七月一,七月一,慶祝共產黨過生日。打起鑼鼓開大會,慶祝共產黨過生日。你獻旗,我敬禮,咱們學習些好東西。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嘹亮的歌聲響徹禮堂。
按照規定,黨員身份嚴格保密。直到當年年末公開建黨時,家里人才知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入黨后,我工作更是積極努力。在土改工作中,我曾經累得大病一場,還曾經被地主下毒險些喪命,但這些艱難困苦不僅沒有嚇倒我,反而更加激起了我的斗志。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前后,美國鬼子的飛機天天飛到鴨綠江邊偵察、掃射,我們的各項工作異常繁忙。1950年10月,父親病重,等我擠出時間回家時,他已處于彌留之際,沒幾天就過世了。在他的墳前,我默默地說:“父親,兒子是一名黨員,理應為黨竭盡全力工作。為了抗美援朝,請恕兒子忠孝不能兩全了!”
在我們城廂區區委機關向石湖溝撤退時,我負責整理各類文件、檔案,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這份《入黨志愿表》。從此,我將它珍藏起來,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