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芳(閩南理工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福建石獅362700)
鞋類設計: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林曉芳
(閩南理工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福建石獅362700)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科技大爆炸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社會的這種異化現象,使得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許多鞋類制品過于藝術化,使其缺乏實際意義,然而大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現實利益,卻導致產品缺乏美感。技術與藝術逐漸分離,許多工匠僅僅只是工匠,有一手的好手藝,卻缺乏審美意識,同時許多鞋類設計師,有很多好的設計想法,卻缺乏實際意義。在眾多產品中,鞋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的功能性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鞋作為市場流通中的商品,經濟性與審美性也是不可忽略的。想要做到經濟性、功能性、審美性兼具,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作為鞋類設計師和企業,要最大限度地協調處理三者間的關系,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面對這樣一個嚴峻問題,我們首先要先了解何為技術和藝術,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當代社會的意義,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將二者結合起來,使得我們設計出的鞋類產品更加符合人類的實際需求。
鞋類設計;技術美;藝術美;融合
在古代,制鞋的手工藝人既是技藝精湛的匠人又是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藝術家,他們從設計到制作的全過程都集中于一人。技術和藝術的高度融合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而逐漸消失甚至分裂,出現了許多為“藝術而藝術”或為“技術而技術”的產品。然而隨著歷史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它們二者又重新融合起來。制鞋行業不僅僅注重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同時也開始重視鞋子的藝術美。如今人類不必再用主要勞動去從事延續人類自身所需的物質生產,而是以更多的勞動去創造精神文明。現在人們不僅僅重視鞋靴的功能性,同時把鞋靴看作是一種象征,代表著潮流、地位、甚至文化。鞋類設計目的性的轉變是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相互碰撞出的火花,是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產物。許多鞋類設計師和企業都十分注重材料、工藝的創新,注重人腳舒適度以及穿著體驗等方面。同時,也由于一雙外觀精美的鞋子,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從而引發購買行為,其審美價值無形間影響了產品的效益,因此鞋類設計在藝術性方面同樣也值得重視。作為設計師和企業,不能只為追求技術的創新,而忽略了藝術的美,也不能天馬行空地發揮想象而忽視了產品的技術性和功能性問題。一雙好的鞋子,不僅在技術方面體現出制作者精湛的工藝,同時還體現出設計者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鞋類設計中的藝術性是技術實現的前提,技術是藝術性的表現手段和基礎。在設計實踐中,往往先進行藝術構思,在大腦中產生了藝術形象后,通過技術手段,將頭腦中的意象對象化。在藝術構思階段,還必須以技術手段為依據,設計形象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否則就會變成空想。技術與藝術猶如兩條線捻成的一股繩,相互作用,共同推動鞋類設計的發展。
任何產品都必須通過生產勞動生產出來,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手工技藝,鞋類產品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當設計作品沒有通過技術生產出來,那么它僅僅是頭腦中的意象而已,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技術作為產品生產的關鍵環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重點考慮的是鞋靴的內部結構,體現了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是物與物之間發生變化的手段。一塊皮料要變成一雙鞋,必定要通過物質技術手段,進行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和工藝制作等,它是邏輯思維的具體體現。通過技術研究等邏輯思維方式,才能正確地了解市場動態,選擇合適的材料和使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生產。
1.1科學理論的指導
人體工程學的應用正是科學技術在設計上的具體體現。當人類不再為了生存而擔心受怕時,便開始逐漸側重于對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鞋子不僅僅起到保護足部,同時還要考慮穿著的舒適性問題。人們通過各種儀器和實驗,獲取舒適度的相關數據,以客觀數據為指導,理性地對材料、結構、加工工藝進行設計和規劃,使得鞋子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提高人們的穿著體驗。耐克的毛毛蟲童鞋系列投入市場后,立即掀起購買狂潮。毛毛蟲系列有著明確的消費群體即兒童,它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足部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材質和款式,做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赤足般的體驗大大增強了穿著的舒適性。該鞋款的成功少不了技術上支持,它根據生物力學原理,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掌握了豐富的數據,深化了對人腳的認識,從而使得該鞋子有著十分舒適的體驗感。除了鞋幫面注重技術利用,鞋底設計更是與技術息息相關。鞋底的花紋設計要充分考慮功能性,以提高運動效率,降低運動傷害為目的,它必須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和測試,根據人體力學原理,精確計算出足部在運動過程中各個部位的參數變化,根據不同部位的不同參數來選擇材料和設計鞋底紋路,使得人們在穿著運動時更加舒適。
1.2環保意識的發展
同時由于環境污染越發嚴重,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使得鞋類設計師和企業也越發重視綠色設計,積極研發新材料和利用新工藝。在鞋面材料方面,日本的“可麗柔”人造皮可在數年后自動水解,成為環保上的典范,以及使用人造皮革來代替真皮,來減少對動物的屠殺;在鞋底材料方面,采用廢棄輪胎進行加工處理后,重新運用到鞋類設計中。此外,在包裝等方面也充分考慮綠色環保問題,采用綠色文明的適度包裝設計,摒棄了傳統的包裝設計,使用最少的材料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Brooks公司設計BioMoGo鞋底夾層具有比普通運動鞋更快的降解速度,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技術上的突破。
1.3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如今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在制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平面繪圖軟件提高了繪圖的效率和效果,使得色彩更加豐富,三維繪圖軟件的應用使鞋類產品更加直觀逼真。過去人們只是單純地使用手繪的方式繪制鞋款,速度慢且效率低,如今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不僅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視覺效果也更加豐富,而且3D打印技術使得制鞋工藝更加精確。互聯網技術為鞋類設計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開放性資源給設計師們提供許多豐富的設計資訊、潮流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設計素材。設計師可以在互聯網的海洋中暢游著,這些浩如煙海的設計資源,源源不斷地為設計師們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出不可抑制的設計靈感。
1.4經濟因素的影響
鞋類設計的技術性還體現在價值工程學上。價值工程學尋求的功能與成本之間的最佳配比,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作為設計師和企業要考慮材料的利用率、工藝的加工難度、生產時間等問題,必須要通過合理套劃來提高皮料的利用率,同時盡可能減低工藝的加工難度,縮短生產時間。自從NIKE運用了一片式幫面的設計方法后,立即在大部分制鞋行業中掀起了一股潮流。一片式幫面由布類材料雙面織成,可以減少制鞋過程中鞋面縫制工序,根據統計傳統的運動鞋車縫工藝可以多達50道的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工且效率低、成本高,而一片式鞋面縫制工序只需10道,甚至更少,從而使得成本降低30%~40%左右。因此一片式鞋面不僅使得工藝制作更加簡單便捷,還大大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經濟效益最大化。
1.5制鞋材料的創新
制鞋材料的創新也體現出技術美。例如耐克的Flywire技術,它是一項革命性的鞋面技術,采用該技術生產出來的編織鞋面厚度僅有1毫米,刷新了傳統鞋面的材料厚度,同時也大大減輕了運動鞋的重量,此外由于該鞋面是采用細線編織,能夠使得鞋面更加貼合腳部,解決了足部滑移的問題。在鞋底材料方面,一種新型的減震泡棉被廣泛地運用在鞋底設計中,它要比常見的Phylon材質中底輕出30%的重量,同時還具有出色的彈性,可以降低能量的流失。此外還有中底全氣墊技術,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行走體驗,它的柔軟性、穩定性、舒適性能夠大大減少人們在運動過程的不適感,提高運動效率。
藝術活動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是人們表達自我精神世界以及對社會認識和理解的一種方式,它通過形象化、情感化的方式傳達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中豐富的精神意義。正是由于機器時代產生大量“為生產而生產”的粗制濫造的產品,使得人們重新思考藝術的重要性,包豪斯致力于“將藝術與技術相結合”,試圖改變冷漠的機器制品,賦予它們以人情味,藝術性體現出人性的回歸。在設計中的藝術,可以說是技術的藝術化或者是藝術的技術化。如果說技術是解決鞋靴內部結構問題和理性化表現,那么藝術則是側重于鞋靴外部的形象以及情感的表達。鞋子的審美過程是一個符號化過程,鞋幫的線條色彩、鞋底的紋路走向,以及裝飾件的造型等無時不在向人們傳達特定的符號意義。例如耐克科比系列的籃球鞋,其后跟九道橫杠代表著科比跟腱處的九道手術縫合線,象征著堅韌的精神,同時這款鞋子采用Flyknit四色混織,每款鞋面的色彩都獨一無二,這種唯一性正好迎合了人們追求獨特性的要求。
2.1鞋類產品的藝術內涵
許多優秀的鞋類產品通過賦予自身以深刻的藝術內涵來創造高附加值,例如每一代的喬丹籃球鞋都有深刻的時代性意義,不僅展現出技術的進步,同時也體現出人們對于喬丹籃球鞋的一種情懷,它是時代的象征、精神的象征。每年的“黑人歷史月”許多運動鞋品牌都會推出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球鞋系列,他們以許多著名的黑人運動員為主題,賦予球鞋特殊的精神理念。此外,許多鞋類品牌經常與著名的運動員、建筑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以及時尚人物一同聯手推出許多聯名合作鞋款,以此提高鞋子的附加值。
2.2鞋類設計師的藝術修養
鞋類設計的藝術美要求設計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生動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創新意識。設計作品是設計師情感情緒的表達,只有設計師飽含深情地進行創作,那么設計作品才能感染人,許多優秀的鞋類設計作品,正是設計師傾注了大量的時間、投入大量的精力、賦予作品豐富的情感,才使得鞋靴作品具有深刻的意義。同時,想象力也是作為鞋類設計師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只有生動的想象力才能激發設計師創造新的作品形象,作為鞋類設計師,可能路上的一棵小草,天空中一朵變化多端的云,都有成為設計師靈感的來源。此外,如今這個社會講究速度,只要你能夠在短時間內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鞋靴款式,才能抓住市場,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欲。
鞋類設計的藝術美還要求設計師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敏銳的觀察力,能夠熟悉各種風格的設計特色,迅速捕捉時尚信息,掌握當下的流行元素。作為一名設計師,不僅要設計出迎合大眾品味、符合潮流趨勢的鞋類產品,更要做好一名時尚的指引者,引導人們的潮流趣味。設計師要準確把握當季乃至下一季度的流行元素,收集相關素材并進行整理、篩選,重新整合運用到鞋類設計中。藝術美還是設計師乃至人們的情感升華的體現,它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要求,使人們產生一種審美愉悅,還是人們對社會的一種情感的凝聚。藝術作為上層建筑,必須要為經濟基礎服務,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每年為“黑人歷史月”推出的系列鞋款,正是體現了當代人們價值觀的轉變。
社會的發展,使得技術與藝術分離,但也正是發展的客觀規律所需要,二者會形成新的融合。正如福樓拜所說:“藝術越來越科學化,科學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頂重逢。”當代社會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具有以往所沒有的巨大的融合性,因此技術與藝術的重新融合是必然的,是一種趨勢也是二者的內在要求。科學技術作為設計的手段和外在動力,需要藝術作為內在推動力來促進設計的發展。在進行鞋類設計時,不能拋棄藝術而走上“為生產而生產”、“為技術而技術”的道路,同樣也不能忽視技術,使設計成為“為藝術而藝術”的設計。在信息時代,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更加深刻,更加復雜,更具挑戰性,重溫格羅佩斯以及包豪斯的設計發展理念,設計師要向工匠學習,學習制作工藝、了解制作方法,同時工匠也要了解設計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協調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在庖丁解牛中說道“技進乎藝,藝進乎道”,設計師要從客觀規律出發,對鞋類的結構、材料和工藝等方面有所了解和熟悉,才能設計出合理的鞋類產品,要充分地利用技術與藝術之間的矛盾來促進鞋類設計的發展。

林曉芳(1986.11-),女,漢族,福建福清人,本科,助教。
聯系方式:E-m ai l:181467019@qq.com
著作發表情況:
1、淺談鞋類設計人才的現在與未來中國皮革2011(18)
2、淺析培養鞋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重要性及措施中國皮革2013(24)
[1]張興旺.淺析工業設計中藝術與科學的融合 [J].中國科技博覽,2011,(19):228-229.
[2]沈德康.技術時代的藝術[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3.
[3]孫曉艷.藝術與技術的辯證法[D].上海:復旦大學,2010.
The Shoes Design:a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LIN Xiao-fang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Clothing and Art Design,Shishi 362700,China)
The modern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the division of work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killful and professional.With the social alienation,the gulf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more bigger and deeper.Aplenty of shoes are so much art to have no real meaning.But most companies in order to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which usually result in a less pleasing aesthetic product.Technology become progressively disconnected from art,most craftsmen are master of their crafts,but they lack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And a lot of designers have some quite novel design ideas but lack of reality. Amongst various product groups,shoes is an essential product in our life and its functional is crucial. Shoes as commodity,the economics and aesthetics can not be neglected.Designer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more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conomics,function and aesthetics that is difficult. Confront this problem,we should understand what technology and art,the relationship and their importance on contemporary society.
shoe-making;shoe designer;technical aesthetics;artistic;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