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 歐陽明甫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電務廠 河南省平頂山市 467000)
變電站蓄電池故障分析與檢測技術探索
楊怡 歐陽明甫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電務廠 河南省平頂山市 467000)
針對直流蓄電池在運行中不好檢測故障的現狀,分析了電池本身出現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在線檢測電池內阻的方法,解決了變電站備用直流系統故障檢測的技術難題。
蓄電池;故障;檢測;內阻
蓄電池是變電站直流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肩負著變電站操作、合閘、照明備用電源的重擔,掌握蓄電池的健康狀況,采取有效針對措施是蓄電池運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直流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環節。
在近幾年的變電站維護中,蓄電池暴露出越來越多的故障,往往是電池已經壞死,我們才能發現,雖然未對系統造成影響,但卻一直威脅著直流監控系統,對二次設備造成隱患,如何更早,更及時的檢測電池性能,處理直流系統故障擺在了我們面前。
依照國家對廠家的技術標準,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應該在10年以上,但運行中,還受諸多因素限制,我們的電池,往往剛投運2~3年,就接連發生個別故障。影響電池壽命的主要因素如下:
1.1 環境溫度
蓄電池在環境溫度25℃時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隨著溫度的上升,極板腐蝕會慢慢加劇,有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變化,電池容量有表1變化。

表1 電池容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現運行變電站直流電池柜把溫度控制在20~25℃。
1.2 充電電壓
電池在長期過電壓,電池出產時,標準電壓要求220V,運行狀態不超過230V,但是變電站設計電池電壓取自合閘小母線,一般電壓控制在243V,長期的過電壓,電池的內部存在長期非正常運行狀態,勢必影響壽命。
1.3 頻繁放電
在站內操作過程中,直流母線提供給直流電源,當操作過頻繁,電流過大時,會從電池消耗電能,尤其是現在35kV的機構分合閘,每次操作,都會消耗電池電量,甚至出現過因為操作太多,不能合閘的現象。
1.4 不均勻性充放電
一組電池,當某些電池內阻增大,同樣是均充、浮充,對個體的充電電壓就不同,使內阻大的電池處在充電不飽和狀態,它周圍的電池處在過飽和狀態。放電時由于大家串聯,放的電又一樣多。長期運行,出現“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的現象。
1.5 長期浮充電
長期的充電不放電,會造成陽極板鈍化,電池內阻增大,影響電池容量。目前維護狀況會根據國家電網《直流電源系統運行規范》及《直流電源系統檢修規范》的要求,每年都會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試驗。
由于運行環境受限,我們的電池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壽命下降,電池的故障檢測常見方法有以下幾種:
2.1 放電曲線對比法
測量正常電池的放電電壓數據,做出曲線,以此基準線,對比其他待測電池。缺點是:人為制造放電,對負載造成不安全;電池放電次數多,也會間接減少壽命;日常監測一般是淺放電,不易發現隱患。
2.2 單體電壓監測法
監測運行中,電池組中單體電壓過高或者過低的電池。方法簡單,缺點是:不能檢測已壞,但未徹底壞的電池,看到電壓異常的電池可能比較多,中間還包含了被帶壞的電池。
2.3 瞬間大電流法
它是評估電池暫態放電能力的一種方法,但是代價高,危險性大。
總之,以上方法均難以發現輕度損壞的電池,并且難以確定哪些是被帶壞的,哪些是帶頭壞的。我們現在運行的變電站直流系統都配有監視單元,其中包括母線電壓監視、單體電壓監視,浮充或均充電流監視。但是,實際運行中,往往還是發現不了電池本身的故障。根據文獻和國內外大量試驗得知,電池的故障與老化,都伴隨著電池內阻發生變大,電阻的變化就成為電池好壞的重要參數依據,這種故障,靠每年的電池活化試驗是遠遠不夠的。
目前,蓄電池監測技術大致上經歷了三代產品:電池組總電壓監測、電池單體電壓監測、單體內阻監測。前兩代技術已經滿足不了設備的需求,要對內阻進行檢測,我們建議采用交流法,它應該更便于電池內阻的測量,“放大交流信號比放大直流信號容易得多”,其原因是交流信號除受限于噪聲外,幾乎可無限放大,而直流信號的零點漂移與零點多級放大,嚴重限制了直流放大器的性能。因此,最好的直流放大器無一例外的采用斬波放大方案,即:先把直流輸入信號斬波成交流信號,充分放大后再還原成直流信號輸出。
與家用蓄電池相比,變電站蓄電池其體積、容量更大,所以內阻特別小,一般在毫歐姆級,甚至低到微歐姆級。所有等效阻抗的測量方法都應遵從歐姆定律:R=V/I,其中:I為加載電流,V為加載電流在被測對象上建立的電壓,若加載電流I恒等于已知單位電流,那么V的采樣值就剛好等于被測阻抗值,再經相位校正后可得被測純電阻值。
萬用表測量誤差的根源在于:采樣值V中含有加載電流I在觸導電阻上建立的電壓。顯然,如果直接從被測電阻兩端采樣,采樣值V將不再包括觸導誤差電壓,這意味著V的電壓采樣線必須獨立于I的電流加載線,因此,排除觸導誤差的關鍵是把測量線由二線改為四線,其技術實質是電流加載回路與電壓采樣回路的徹底分離。現在目前站上為檢測電池單體電壓,本身就接有四線,只是監控裝置的軟件沒有功能,如果配合能夠發送加載合適頻率的電源,在不影響直流系統供電的前提下,是完全有可能實現電池內阻監視的。
蓄電池內部故障很難發現,如何盡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實現變電站安全供電的首要任務。根據前期的查閱規程及相關資料,并與廠家技術人員溝通,發現檢測蓄電池內阻是發現蓄電池內部故障的有效辦法。為應對此類問題能夠早解決,在運行中提早發現設備隱患,就應該在變電站直流監控中引入內阻監視的單元。
把交流法的測試建立成一套蓄電池內阻在線實時監測系統,通過變電站后臺監控系統實時查看蓄電池組的運行狀態,通過設定合適的技術指標,做到實時控制和監測,才能徹底保證蓄電池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還能減少人力物力的支出,實現變電站智能化。
[1]周志敏,周紀海,紀愛華.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2]王艷萍.通信用閥控蓄電池的維護及常見問題解決[J].當代通信,2006.
[3]江莉,李永富.精確測量蓄電池內阻方法的研究[J].蓄電池,2006.
TM912
A
1004-7344(2016)14-0074-01
201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