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
2006年,我作為中國外長出席了第6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以“加強對話合作,共謀和平發展”為題作了主旨發言,其中一段話至今記憶猶新:
“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應增加發展援助,促進國際貿易和技術轉讓與投資,更廣泛地減免債務,更多地支持發展中國家,尊重發展中國家在本國發展問題上的主導權。”
沒有共同發展,世界的和平與進步就不能持久。美國個別保守派學者十年前對于世界局勢的預言,有的有點根據,另一些則有失偏頗,但都是為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發出聲音。美國是個主張所謂“言論自由”和“多元化”的國家。我在美常駐期間曾走遍其50個州,認真傾聽各種聲音,覺得都有參考價值。
美國是特別講政治、特別有“憂患意識”的國家。馬克思在青年時就說過,當歐洲人昏昏欲睡時,美國人在拼搏創新。《美國獨行:西方世界的末日》這本書探討西方末日,反映了美國對自己能否永久“領導”世界的獨特“憂患”。書值得看,但具體觀點要仔細甄別,尤其是將“末日”歸因于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特別是與伊斯蘭文明的沖突。這一結論,至少按《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宗旨和原則,人們很難認同。
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風塵仆仆地訪問了中東三國,在會見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時表示,中國和伊斯蘭國家有著天然、傳統的友好關系,中國是伊斯蘭國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和伊斯蘭合作組織開展友好交往40多年來確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會制度的相處之道,共同揚正抑邪,正本清源。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演講時,習主席強調“中國將繼續毫不動搖支持中東、阿拉伯國家維護民族文化傳統,反對一切針對特定民族宗教的歧視和偏見”。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各成體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淀的中道平和、忠恕寬容、自我約束等理念。我們應該開展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挖掘多樣文化傳統中的正能量與當今時代的共鳴點。
我的老鄉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體會,“本”就是人類的共同利益。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不可能建立在少數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多數國家長期貧窮的基礎上。與其整日擔驚受怕被其他文明取代,或者給其他文明扣上“威脅論”“崩潰論”等帽子,不如好好思考如何以己之長幫助別國更好地自主發展。中國的優秀傳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正在與沿線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誠懇希望同包括伊斯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深化利益融合,平等互利,抱團發展。
眼下,美國正處于熱火朝天的大選季節。但不管誰上臺,都是美國總統。外國人不必太在乎選誰不選誰,誰上臺都不代表你的祖國。就我們中國而言,只有我們黨、我們政府、我們廣大干部群眾把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奮斗目標。
1999年11月,我在美國有感于華盛頓特區的紛紛擾擾,寫了一首題為《政客寡歡》的小詩:
國內奢談民主,國外爭當領導。陰陽失調,心情難好。
我不信“鬼”,只信“神”——我的“神”是正義、和平、人民;“鬼”則擅長于躲著“神”,或者干脆與“神”沖突、對抗。總想著在世界上當頭兒,總想著到處自由“橫行”,恐怕最終只能落得個形單影只、郁郁寡歡,“反誤了卿卿性命”。走人民至上的大道、為人民主持正義、堅持“己樂樂群”、維護和平和共同發展,世界便不會有末日,人類進步的前景是光明的。“神”必勝!▲
(作者是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名譽會長,本文摘編自作者為《美國獨行:西方世界的末日》中譯本撰寫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