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 新聞直播是讓大眾接收現場信息最直觀的一種新聞節目形態,也已經成為各大電視媒體進行重大新聞報道采取的主要方式。而現場記者是直播節目中的關鍵元素,關系著整個節目的播出效果,因此,對現場記者在節目中魅力發揮的研究是傳媒界和學者應該思考的關鍵性問題。本文就圍繞這個議題展開討論,分別從現場把控、記者自身和現場配合3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以期提升現場記者的整體素質,推動直播節目的發展。
關鍵詞 直播節目;現場記者;現場把控;配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7-0003-01
電視是公眾獲取新聞的一種最傳統的媒體,使用范圍非常普遍。相比較其他傳統媒體來說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電視現場直播,以直接優勢使電視在媒體競爭中處于不敗地位。電視直播的優勢在于可以讓觀眾身臨現場,第一時間就可以感受到直播現場的場景,參與感和現場感比較強。現場記者是電視直播節目的重要關鍵,他們的表現直接影響了直播的成功與否,因此,現場記者應該如何將自身的魅力充分的發揮出來,下面筆者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此展開了具體分析。
1 現場新聞的捕捉和把控
1.1 具備捕捉有效信息的新聞意識
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主要形式為新聞報道,它跟直播體育賽事、文藝節目以及綜藝類的現場節目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新聞捕捉意識,可以靈敏、快速地從現場捕捉到有效的新聞事件信息。新聞現場是一個充滿信息源的記者出境場景,記者要將觀眾最敏感、最感興趣的信息準確捕捉到。記者在進行現場直播時,為了達到良好的報道目的和效果,要充分的利用現場跟新聞事件有關的一切有效信息,這樣可以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因此,判斷力是現場新聞報道記者需要具備的一種核心能力。新聞判斷能力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分別為事實判斷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 1 ]。事實判斷能力需要記者對現場的新聞信息進行快速的整合、分析,然后進行判斷,這種能力直接影響了記者現場新聞報道時的表現;價值判斷能力建立在事實判斷能力的基礎上,需要記者具有超強的洞察力。這種能力是經過長期工作積累經驗而獲得的,記者只有經歷過長期的采訪,才能有效判斷如何對信息進行取舍,如何發現現場最有效的信息,進而將信息通過自己的合理分析傳達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對于新聞事件有效信息的把握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并不是很難。
1.2 可以準確把握和調動現場
記者在進項現場直播報道時,需要將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細節和環境等因素良好地結合在一起,除此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現場駕馭能力[ 2 ]。記者在現場報道時需要具備雙重身份,分別是記者和主持人。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果不能保證即興發揮的良好效果,還需要提前進行準備,比如打好腹稿等。現場把握和調動能力需要記者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修養。第一,記者需要具備較高的新聞素質,新聞業務理論知識扎實、堅固,不斷更新、完善自身的時事資料知識體系,對新聞報道文稿的寫作運籌帷幄;第二,現場直播記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準確的語言使用技巧、語音標準、語言和思維同步、鏡頭感比較強;第三,具備良好的集體合作意識,能夠和攝像記者、文字記者以及演播廳主持人進行密切的配合;第四,現場應對能力較強,可以對突發事件做出快速的反應。通常現場記者在報道時會運用到“我現在的位置,我看到了什么、我聽到了什么”等來進行新聞描述。現場報道是記者的一種特殊能力,同時也代表了媒體的觀點和視角。
1.3 準確選擇標志性現場
標志性現場是任何發現類現場報道的一種典型現場,包括儀式類現場和事件類現場等。記者對現場的報道集中于一個點上,而不是一個面,這個點就是指標志性現場。記者通過描述現場動態,加上畫面直播,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現場沖擊力。一名優秀的記者要善于發現標志性現場,善于利用現場信息。
2 現場記者做好自身準備
2.1 充足的準備
通常現場報道的事件都是比較重大的、觀眾關注的事件。記者要做好這種新聞就必須要做好案頭準備的內容。水均益是我國一名優秀的記者兼節目主持人,他曾經說過:“一個好的前方記者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就會由于缺乏資料而失去信心,缺乏信心表現為慌張、呆滯,這種記者難以取得觀眾的信任。”對于突發性的事件記者無法提前預知,但是優秀的記者會將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和處理對策進行總結、分析。記者只有熟悉各種突發狀況,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迎接任何突發狀況,內心具備整體的出境大綱,然后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微調,這樣報道效果會事半功倍。
2.2 具備良好的情緒和狀態
任何人從事一種行業都需要興趣,興趣是保證工作持續的源源動力。記者首先要對新聞行業感興趣,這樣才能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具備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報道需要記者具備充足的活力,但是要保持適度。現場記者應該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根據現場狀況調整語氣和語調,使之與現場相符,同時還要注意用語準確、言簡意賅。情緒對于現場記者特別重要,大部分情緒亢奮的記者都是由于壓力太大和心情激動造成的。因此記者在現場報道時要保持既興奮又從容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報道的效果。
2.3 注重現場口頭描述的表達
記者在電視直播中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就是現場口頭描述,口頭描述必須要能夠吸引觀眾,讓觀眾體會到身臨現場的感覺,出境記者在描述新聞現場時,同時具備3種身份,分別是目擊者、參與者和采訪者,明確現場報道的目的,做好現場和觀眾之間有效的連接紐帶[3]。記者在進行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時候,要注意提煉語言,避免說一些無用的語言,浪費直播時間。記者將自己和新聞現場良好的融合在一起,使自己也變成新聞的一項元素,結合現場的環境、人群以及事件細節向觀眾展開報道。對于現場的發展動態要通過提綱加腹稿的形式做出調整,要體現主題、語言凝練。
3 做好與現場攝影師的配合
新聞直播是一種特殊的節目形式,它不經過現場錄制就直接播出。記者的現場播報代替了寫稿和配音工作,攝像師的良好配合代替了錄播節目時的編輯工作。所以,出鏡記者在對直播新聞進行報道時,要加強和攝影師的配合。攝像師要根據出鏡記者的移動而移動,觀眾的視覺范圍是由攝像機決定的,攝像機也可以說是觀眾的眼睛。直播時,出鏡記者的活動范圍不宜過大,因為會影響攝影師的拍攝,如果出鏡記者需要做出較大的移動,必須要給予攝像師相關提示,比如“這邊的情況就是這樣,下面我們到別的地方去看一下”。此外,出鏡記者和攝像師提前做好溝通,攝影師也要了解本次播報的意圖和采訪的內容、對象,出鏡記者在出發前告知攝像師本次的采訪意圖。當前,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很多電視新聞直播現場都會有多個機位切換,這就需要同時有多名記者進行播報。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播報的時間,同時還能給觀眾帶來全方位的新聞信息。出鏡記者還要加強和攝像師之間的溝通和對鏡頭的調度。
4 結論
總之,要創建一檔高收視率的優秀直播節目,不僅要關注節目本身的制作,更要重視現場記者這個關鍵性的要素。現場記者是直播節目中事件的親歷者,對于觀眾來說就是他們的眼睛,觀眾會根據現場記者的描述來感受現場,因此,現場記者一定要充分做好自身準備,做好現場的新聞把控,配合好攝像師,用最準確、真實的語言,“面對面”敘述給觀眾,才能將整個節目良好地呈現給觀眾,不僅能充分發揮出自身魅力,也能促進節目收視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翟延峰.我國電視新聞直播中的出鏡記者素養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8.
[2]蔣麗芬.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的能力訴求[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3]李玉燕.電視新聞特別節目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