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秦萍,彭 璇,肖信香
(1.浙江紡織服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2.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073;3.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湖北鄂州 436000)
?
芳綸1414不同組織結構織物的阻燃防護性能比較
葛秦萍1,彭璇2,肖信香3
(1.浙江紡織服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00;2.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430073;3.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為了研究芳綸的阻燃防護性能,對芳綸長絲進行物理性能表征,織造了平紋和雙層角連鎖織物,并進行阻燃性能測試。結果發現:兩種組織織物的極限氧指數均大于27%;續燃時間均為0;平紋織物的陰燃時間為3s,鉸連鎖織物的為0;兩種織物均沒有熔融、滴落現象。表明芳綸織物具有優良的阻燃性能,雙層角連鎖織物的阻燃性能好于平紋織物。
關鍵詞:芳綸;阻燃防護;織物組織;角連鎖織物;阻燃性能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城市人口密度增大,隱藏的安全隱患尤其是火災危險增加。很多火災都是由電氣、明火等導致易燃紡織品燃燒引起的,發生火災的緊急時刻是消防員沖在前面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阻燃防護服能為消防員提供保護,因此阻燃防護品研究是紡織行業人的責任和義務。20世紀50年代,羊毛、石棉等在阻燃防護領域有一定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擴展到合成纖維領域,芳綸憑借其優良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其耐高溫、不熔融等性能在阻燃防護領域得到大量應用[1],但關于組織結構對芳綸織物阻燃性能的影響卻研究得很少。不同組織對阻燃性影響的研究非常有意義,能為阻燃防護織物的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1.1單絲斷裂強力
在溫度20℃,濕度65%的恒溫恒濕環境中,用Textechno H.Stein生產的萬能型全自動單纖物性分析儀對芳綸1414單絲進行測試,預加張力為0.50 cN·tex-1。
1.2織物小樣試織
1.3織物阻燃性能測試
按照GB/T 5455《紡織品 燃燒性測試 垂直法》與根據相關要求,通過GB/T 5455《紡織品 燃燒性測試 垂直法》與GB/T 5454《紡織品燃燒性測試 氧指數法》對兩種組織的芳綸織物進行性能測試。
芳綸1414纖維是一種耐高溫、強度高、模量高的特種纖維,具有全對位的剛性苯環結構(圖1)。

圖1 對位芳綸分子結構
由圖1可知,對位芳綸即芳綸1414分子鏈是苯環與酰胺基依據固有的規律排列而形成,主鏈高度規則且為直線型[2]。因為這樣的分子結構,所以芳綸取向度高,結晶度也高。對位芳綸的外觀為金黃色,不熔融,能自熄,起始分解溫度在560℃,玻璃化溫度在345℃左右。一般的情況下,芳綸1414纖維持續工作溫度能夠達到190℃左右,分解溫度大于400℃,400℃以下不會熔化。一般芳綸1414極限氧指數為28%~33%,具有優異的耐高溫性能和阻燃性[3]。
芳綸纖維目前是開發阻燃防護服的主要原料[4-5]。我國目前已經開發的阻燃防護產品主要有特警戰訓服、消防服、消防搶險服、森警防護服、石油和鋼鐵防護服等。據相關數據統計,全世界以芳綸為原材料的阻燃防護服現已經達到70%,并保持繼續增加的趨勢[6-7]。我國最新特警戰訓服面料相關標準的修訂,消防防護服、消防搶險服等面料標準的修訂,為我國阻燃防護裝備水平的提高提出基礎要求,也使我國阻燃防護服的防護性能隨之而改變[8-9]。
芳綸1414的單絲細度小于2.0dtex,強度高達219cN·tex-1(表1),同時其伸長率很小,說明芳綸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表1芳綸1414單纖物性

實驗材料纖度/dtex強度/(cN·tex-1)強力/cN伸度/%斷裂時間/s芳綸14141.67±0.135218.9±13.8334.56±2.7576.55±0.2265.6±0.91
利用SGA598半自動打樣織機,對芳綸1414進行織造。
由于芳綸長絲織造難度較大,且所用芳綸長絲的線密度較大,因此設計較小經緯密,設計織物的基本規格如表2所示;選擇筘號為80筘/10cm的鋼筘,采用一筘一入的工藝參數進行織造,如表3所示。本次實驗試織平紋與雙層角連鎖織物,圖2為雙層角連鎖織物上機圖。
表2織物基本規格

紗線密度/tex經密/(根/10cm)緯密/(根/10cm)幅寬/cm166.7808015
表3織物上機工藝參數

穿入數/(根/齒)筘號/(筘/10cm)總經根數/根180120

圖2 雙層角連鎖織物組織上機圖
整經是織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整經保證上機時經紗張力均勻性,進而使織造能夠順利進行,本實驗為小樣織造,采用手工的方式,一根一根地將經紗捋順。
由于實驗所用的芳綸1414為無捻長絲,與綜絲、鋼筘接觸過程容易出現長絲被抽拔出和斷裂起毛等情況,造成開口不清,無法順利織造。因此織造時應非常細心,盡量避免人為引起的起毛現象。在穿綜過程中為了減少經紗的起毛現象,避免芳綸互相勾結,選用一根一剪的方法,即將一根經紗穿過綜絲后剪斷,再穿入第二根經紗。
依照上述設計織造了圖3所示的織物。

圖3 試織的芳綸織物
依據GB/T 17591-2006關于裝飾用織物和防護用織物相關燃燒性能的標準,以阻燃織物的最終用途為分類標準,可以將阻燃織物分為三類,即裝飾用織物、交通工具裝飾織物、阻燃防護服。試織試樣阻燃性能測試結果見表4。
表4織物阻燃性能

織物組織損毀長度/mm續燃時間/s陰燃時間/s熔融、滴落極限氧指數/%平紋2.503無31.3角連鎖1.000無32.5
由表4的測試結果分析可知:
a) 芳綸織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各項指標測試都達到了相關標準,實驗織造的兩種織物極限氧指數均大于27%,屬于阻燃織物。
b) 對比兩種組織織物的實驗數據發現,垂直燃燒法測試織物的損毀長度時,平紋組織的損毀長度比角連鎖織物的大很多,兩種組織織物的續燃時間都基本為零;陰燃時間平紋的為3s,角連鎖織物基本沒有;兩種組織均沒有熔融、滴落的現象;角連鎖織物的氧指數大于平紋織物的。
芳綸1414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阻燃性能。采用相同的長絲原料設計不同的織物組織,實驗發現角連鎖織物的阻燃性能好于平紋織物,這說明織物的組織結構對其阻燃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在后期的研究設計過程中,不僅要以材料自身的性能為基礎,也應該充分考慮到組織結構對織物阻燃性方面的影響,具體的影響規律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陶愛玲.芳綸1414/棉混紡織品物及阻燃整理的阻燃性能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11.
[2] 湯偉.王瑞嶺對位芳綸纖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7):43-45.
[3] 李新新,張慧萍,晏雄.芳綸纖維生產及應用狀況[J].天津紡織科技,2009(3):4-9.
[4] 劉榮清,徐佐良.高性能纖維的性能及其應用[J].紡織導報,2011(7):66-69.
[5] 楊旭任,雅楠,高曉清.高性能纖維材料在警用裝備領域的應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1,39(10):1-3.
[6] 沃西源,涂彬,夏英偉.芳綸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性能與應用研究[J].航天返回與遙感,2005,26(2):50-55.
[7] 王芳,秦其峰.芳綸技術的發展及應用[J].合成技術及應用,2013,28(1):21-27.
[8] 劉強,趙領航.芳綸在產業用紡織品中的應用及展望[J].棉紡織技術,2014(6):74-75.
[9] 葉毓輝,張增強.芳綸及其功能織物的研究動態[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7,32(3):31-34.
(責任編輯:許惠兒)
收稿日期:2015-03-27
作者簡介:葛秦萍(1990-),女,浙江諸暨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紡織品的性能研究。
中圖分類號:TS101.9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9-265X(2015)06-0053-03
Comparison of Inflaming Retarding Protection Property of Aramid Fiber 1414 with Different Weave Structures
GEQinping1,PENGXuan2,XIAOXinxiang3
(1.Zhejiang Textile&Garment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Textil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00, China; 3.HuBei FengShu Th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Ezhou 436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aming retarding protection property of aramid fiber, physical property of aramid fiber filament was characterized to weave tabby and dual-layer angle interlock fabric. Besides, inflaming retarding performance test wa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limit oxygen index of two fabrics is more than 27%; after-flame time is 0; smoldering duration of tabby fabric is 3s, and smoldering duration of angle interlock fabric is 0; the two fabrics have no fusion and dripping phenomenon. This shows aramid fiber fabric owns excellent inflaming retarding performance and inflaming retarding performance of dual-layer angle interlock fabric is superior to tabby fabric.
Key words:aramid; inflaming retarding protection; fabric weave; angle interlock fabric; inflaming retarding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