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靜斯(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淺析張載的“關學思想”及其對關中文化的影響
聶靜斯(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摘 要:張載的關學思想不但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關中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將從關中的文化發展,經濟情況,風俗以及當地人民的性格方面來詮釋關學思想的精神。
關鍵詞:張載;關學思想;關中文化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38
張載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他是“關學”創始人,有“橫渠先生”的稱號。張載一生精心求學,寫書并且獨創了今天的“關學”。張載所提倡的宇宙本體論,即“太虛即氣”,和“物兩體”的辯證觀等學說。他還立下一“橫梁四句”,警示后人。他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不僅對中國悠久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給各代大家們保留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張載及其關學思想在各界的地位和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關中的文化、經濟等都十分清晰承襲著包括關學在內的傳統文化的精神。因此,學習并傳揚關學已經成為我們當代秦地子孫的神圣責任和使命。
張載關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觀點。這些都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很大關系。第一,當時佛教盛行,對儒學是極大的挑戰。從北宋初期,佛教寺院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創辦起來。甚至達到五萬余所。到處充斥著虛無代替客觀的學說。張載關學的提出主要的目的就是重振儒家,“為往世繼絕學”。第二,主要源于當時趙宋兩個王朝所面臨的緊張的危機。當時的歷史背景是紛繁復雜的狀況。那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在這種復雜的,民不聊生的,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張載的關學思想產生了。這也是當時關中的知識分子對社會現實的憂患與反思的結果。第三,源于當時厚重的文化和歷史的積淀。于是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張載的關學思想應運而生。
“關學思想”有三大特點。第一,以“氣”為本。這里的“氣”,不僅是指“氣本論”思想,而且也指做人的“氣節”;第二,是以“禮”為教。張載非常希望,通過這一思想來改變浮躁世故的社會風氣。讓社會變得更加有秩序,人民更懂禮節。“有理有節”是關學思想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第三,深入社會,實踐為主。
關學發展的鼎盛時期是明代。和張載一樣聞名古今中外的關學大家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呂楠、馬理、馮從吾等都是才高八斗,清廉為政。這些大家們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義無反顧的貫徹關學的宗旨。在他們晚年時期,通過創辦學府,書院,促進各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他們都以傳播關學精髓為主要任務,勤勤懇懇。在今天的西安,當時著名的關學代表人之一馮從吾,他創辦了全國四十所著名書院的其中一所------關中書院。于是,古城興學之風從此以星星燎原之勢發展壯大起來。
張載提出的的“四為四立”,這就是要讓各大家們對兒孫們的未來有一個提前的設想,這種提法是希望學者們努力為子孫后代開創一個萬事太平的新局面。它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們有敢于溝通,并且善于溝通的精神。能夠與天地溝通,意思就是與自然界溝通,知道自然界的事物和規律,對自然有敬畏之心。與生民溝通,就是要懂得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懂得體恤民心,為人民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與往圣溝通就是要努力恢復那些已經失去的學術傳統,將前人的優良學說繼承,并且創新,并非照搬前人。與萬事溝通就是要展望未來,展望更深遠的問題,民生問題。這四句與朱熹的見識相似,體現了大哲人們共同的精神價值,生活意義。
關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區域,四周關塞包圍。在歷史上歷來是富庶之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張載還有那些官員的人生軌跡來探討,他們每個人都不眷戀封建的科舉。做到淡泊名利,并且他們推崇獨立解決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況且,他們都是學業精,術業有專攻,并且有智慧,還能夠做到對物質沒有那么多貪念,實屬不易。關中的民風也是在這些仁人志士的影響下,有更良好的發展。此外,關中地處平地,地形封閉,長年無戰亂,無自然災害,人們生活很安逸。關中人農閑時,寧愿成群結隊曬太陽,也不愿出門掙錢,這成了迄今為止關中人的一大特點。關中人容易自我滿足,所以長期以來這種文化特點也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張載遵循儒家經世致用的“仁政”和“治道”傳統。他更關心百姓的民生和民瘼,尤其關注“貧富不均”問題的解決。張載在家鄉為鄉親父老開修水利,開鑿了兩條水渠,實施了他的“井田”計劃。這一行為推動了家鄉農作物和農產業的進步和發展。他離世后,這個實驗沒有能夠繼續下去,但是他的“橫梁四句”中的那一句“為萬世開太平”得到了實踐并且嘗試后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另外,張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不為人注意的一點就是他不同于許多學者那樣世故迂腐。他也并不主張人們安于現狀,滿足經濟上的貧瘠。他大力提倡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奮斗,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和命運。這為儒家的經世觀念和實踐注入了極其寶貴的活力。
總之,張載關學思想發源于關中,流行于關中,對關中地區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對關中地區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對張載關學的開發和利用還很不夠,我們后人有責任將張載的關學思想好好開發和宣傳出去,將這一寶貴資源繼續挖掘,從中吸取積極有益的滋養,為進一步提高關中的地區文化、經濟水平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國柱.張載與關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
[2]趙德良.張載關學思想及其對關中文化的影響[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西安社科基金“文理”專項研究成果。西安市社科基金項目15WL4
作者簡介:
聶靜斯(1982--),陜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