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上周末,閨蜜杜枚向我吐槽,說她單位人事調整,她苦等了幾年的科長位子讓比她資歷低的小趙占去了。她憤憤不平地說:“小趙平時在單位根本就不顯眼,論模樣、才華、資歷、文憑,哪一樣都比不上我,領導卻讓她當了科長。你說氣人不氣人?我真想不通,我到底哪點兒讓領導不滿意了!”
我是了解杜枚的。她個性張揚、追求時尚,加之頗有幾分姿色和才華,在小城也算小有名氣。在單位,她處處爭強好勝,并自負才高,對上司的建議不能虛心接受,有時直接頂撞,常常讓上司處于騎虎難下的境地。簡言之,杜枚就像一匹不被馴服的駿馬,雖有日行千里之能,卻讓領導感到費心費力、難以駕馭。而相比之下,小趙雖然相貌平平,卻性格溫婉、低調內斂、和諧包容,在單位人緣極好,而且與領導保持高度一致,非常注意在公共場合維護領導權威,讓領導感到心安神定。任憑是誰當領導,在杜枚和小趙之間二選一的話,選小趙的概率都要高。
當我把這些道理給杜枚分析之后,悠悠地對她說:“你讓領導不滿意的偏偏是你太有才、太能干了!你搶了上司的風頭,犯了職場大忌啊!”杜枚聽我說得有道理,頻頻點頭。
我們單位也有兩位年輕人,資歷、才華不相上下,境遇卻有天壤之別。李銘曾經在一家高科技企業任工程師,平時仗著自己對公司做出過大貢獻,目空一切,和總經理在一起時常常忘記自己的身份,言語隨便,舉止放肆。總經理雖然氣憤,但礙于面子,一直沒有批評他。有一次,李銘正在和總經理商量事情,有客戶前來拜訪。李銘立即起身與客戶握手寒暄,絲毫沒注意到自己身邊還站著總經理。交談時,本該總經理說的話,他也替總經理說了,搞得客戶以為他是公司的總經理。送走客戶,總經理終于忍不住批評了李銘,說他目無上司,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本來還準備提拔他,現在看來完全沒必要了。而王軍卻很會把握分寸,不僅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得扎實認真,與領導的關系也處理得恰當妥帖,和領導一起出差辦事,把領導服務得周到細致,取得成績歸功于領導,從來不攬功自傲。因此,四年之后,李銘仍然是一名工程技術人員,而王軍卻成了總經理助理。其實,這不是領導度量小,而是員工不懂規矩,因為,上司或許會原諒你犯的錯誤,但是卻不會容你搶他的風頭。
我老公在行政單位工作,內部關系錯綜復雜。年前他單位分配來兩位大學生王哲和張偉,都被安排到辦公室做文字工作。兩個人都畢業于名校,文筆極好,不分伯仲。但是歲月流轉,王哲成了局長手下的紅人,且扶搖直上,升任辦公室主任,而張偉依然是個每天被埋在文件堆里的普通科員。究其原因,是兩人在處理與局長的關系時做法截然不同。張偉每每寫稿子都盡心盡力,苛求完美,往往讓領導挑不出什么毛病來。而且張偉對自己的文字功底非常自信,當自己的文稿不被領導重用時,對領導就頗有微詞,處處發牢騷。而王哲則顯得似乎有些“笨拙低效”,每次初稿總是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經領導一點撥,立刻就能改得漂漂亮亮,做到二稿通過。而且王哲在人前人后都說,自己原來文字功底較差,在領導點撥下不斷得到提高,對領導的培育之恩感激不盡。日久天長,張偉逐漸被領導冷落,王哲則被局長重用,步步高升。
二人雖然職位懸殊,但因同時進單位,才華相當,都有惺惺相惜之感,故私交還不錯。一次,二人小酌,酒至微醺,張偉慨嘆懷才不遇,大有憤世嫉俗之感。王哲便忍不住說出了二人境遇不同的奧妙:“如果你的水平和才能與領導一樣高,甚至比領導還高明,那還要領導干什么?你忘了楊修是咋死的?有才不露為高人,跟隨在領導左右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反應遲鈍,不能隨機應變,會被認為是無用;如果處處顯得高人一籌,又會引起領導的不快。因此,我只能用以退為進之法,主動貶抑自己來突出領導的高明。你不要怨我太工于心計,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說完,王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身在職場20年且略懂心理學的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理:聰明的下屬,應懂得如何適時把自己的榮耀歸于上司,千萬別讓自己的光芒遮蓋了上司。當然,這樣做或許你會暫時委屈自己,但聰明的上司會明白你的委屈,也會記得你的好。自然,有好事時,領導也會想到你。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