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62歲,退休職工
去鄉村過一個最炫東北風的大年
高峰,62歲,退休職工
去年二月,我和老伴去葫蘆島親家家中串門,過了一個最熱鬧,最實惠,最暖心,最有東北風味的農歷大年。一年過去,那些天的所見所感歷歷在目。
我和老伴自小在城里長大,這輩子對于過年的印象就是買點肉,放點鞭炮,包點餃子,忙,累,但是不親切。去年新婚的女兒女婿邀請我們到葫蘆島過年,女婿說:“爸,媽,你們來吧,農村過年老有意思了,不看后悔。”聽說我們要去,親家公臘月中就張羅殺豬了,臘月二十九那天,還殺了兩只雞,好像不帶點血腥,年就過得不夠勁。
聽說農村冷,我和老伴裹得嚴嚴實實,拎著禮物,沒等女兒放假,提前坐動車去了葫蘆島,親家開著一輛農用小卡車,在車站口等了許久。
小村落雖沒有大城市繁華,但年味更濃。一進村口,能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忙碌過年的事情,院子里晾著肉、魚,谷倉、樹上都貼著春聯,黏豆包都擺在大簾子上,凍在屋外,摞得老高。親家院里,西屋的大炕已經給我們燒好了,新棉被整齊地疊放在炕角,我和老伴脫鞋、上炕、曬太陽,那叫一個舒坦。當晚,聽說來了客人,不少鄰里鄉親都過來串門,鄉親們都是沾親帶故的,親家一一介紹,大家天南海北地嘮起來。稍后洗腳睡覺,一枕黑甜。
大年三十早上,連動物都感受到了不同,親家院子里那只神奇的大公雞,凌晨三點就開始打鳴,每隔一個小時打一次,五點多,村里稀稀拉拉出現了爆竹聲。早飯后,親家母張羅有度,貼春聯福字,掛燈籠,收拾祖先匣子,準備年夜飯的各種配料。肉、雞、魚都提前燉好了,用大盆裝著,廚房已經擺滿了,品相沒那么講究,但味道絕對是“家”字號。到了下午,村里各家院中,都是叮叮當當剁餃子餡的聲音,春晚開始,村里響過一陣鞭炮聲,又安靜下來,那是家家戶戶開飯了。
飯后,迅速進入包餃子階段,大人孩子齊上手,餃子是芹菜餡的,據說寓意家人來年勤勤懇懇,努力耕耘。我們特意包了一個硬幣在餃子里,最后是老伴吃到了,她是最幸運的人。
初二那天,下了點薄雪,映著紅春聯和紅爆竹,鄉村更美了。
今年,沒等親家相邀,我主動和女兒說,要不,咱今年還去你公公婆婆那兒過年?

出行提示
1.在東北農村過年,最好投靠親戚。東北人熱情好客,新年里最喜歡招待朋友。前往做客,最好能融入當地生活,幫忙干活,也要備好禮品和給孩子的紅包。
2.東北農村的年夜飯以量大、肉多著稱,而且半夜煮餃子,注意身體情況,少吃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