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婉楠專家指導/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思寧
剪紙作者:宋濱池
新年定目標 不可定太高
文/崔婉楠
專家指導/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思寧
新的一年,又踏著輕快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在總結過去一年的同時,我們也在展望著未來,也可能給新年做一個計劃,在新的一年里,我想去做什么,要去實現什么。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思寧說,目標可以有,但不可過高、過于復雜,因為過高、過于復雜的目標一旦實現不了,老年人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會萌生“是不是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的失望。
徐大爺趁著兒女們都回家團聚,向大家宣布,自己要回東北老家過年。46年前,徐大爺所在的工廠西遷,徐大爺和老伴兒從老家遼寧沈陽,來到了陜西西安,不知不覺間,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了快50年。但人的思想是奇特的,歲數越大越惦念家鄉的親人,盡管父母早已去世,但總認為這里不是家,就是想回到東北來,要在東北養老。徐大爺的想法一經公布,便遭到了兒女們的強烈反對,回東北老家可以,但這個時候絕對不行,沈陽的冬季冰天雪地,父親過了年都75歲了,萬一有個差池,家里人誰都不在身邊怎么辦。徐大爺一看,形勢對自己十分不利,于是擺出了一貫強硬的態度:“這件事情,我不是找你們商量,我只是通知你們而已。你們不用跟我回去,我自己回去就行。”無奈之下,老伴兒只得陪著他回到沈陽,住進了徐大爺弟弟家,等著親戚們齊聚過年。但一月份還沒過,徐大爺就堅持不住了,幾十年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寒冬,第一時間就感冒了。同樣是因天氣寒冷,徐大爺的血壓一下就躥到了160毫米汞柱“居高不下”。最后,在徐大爺弟弟的勸說之下,徐大爺才回到西安。但回到家后的徐大爺一直悶悶不樂,總是說自己老了,家也回不去了。

張思寧說,人在年老以后給自己做計劃是好事,但是計劃太高或太復雜,實現不了就容易產生失落,老年應該是一個收獲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時期,回顧過去收獲的充實,展望未來,要多給自己一些正能量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可以去愛、去享受、去嘗試,也不要把過多的期待寄托在晚輩身上。不制定高目標,要隨意生活,多給自己一些正能量的心理暗示。這時,老人應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所有選擇都是當時情況下的最優選擇,不要對人生和家人懷有“歉意”。同時,盡可能做一些自己喜歡且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經常鍛煉身體,多參加社交活動,從中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讓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以超然的態度對待晚年生活。
剪紙作者:宋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