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英
【關鍵詞】 幼兒園;數學活動;情境;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114—01
途徑一:巧妙借用幼兒喜歡的動畫和故事情節創設活動情境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片,許多故事、動畫情境中的人物是孩子們的最愛。因此,教師可巧妙地把一些經典故事,動畫中的情節、人物借用到教學活動中。如,在學習“6的點數”時,我設計了小猴下山的情境,一開始通過“豐收的果園”讓幼兒點數果園里的各種水果、復習5以內的數,然后借小猴下山的故事讓幼兒幫小猴摘水果,進一步學習6的認數、點數,并將故事情節遷移到生活中,設計了為小猴送禮物的操作練習鞏固活動。整節活動幼兒一直置身于小猴下山的情境中,學得輕松、主動。
途徑二:善于捕捉幼兒熟悉的現實情景源泉創設活動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應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借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現實生活中采擷教學實例,尋找幼兒生活中具有啟蒙性、實用性的教育現象,作為創設情境的題材。如,四季的輪回、重大節日等都可以成為教師尋求活動情境的源泉,因為周圍的變化都是幼兒熟悉的、能感受到的情境,所以幼兒會感覺到很親切,這樣幼兒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同時還能真正讓幼兒學會有意識地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途徑三:挖掘幼兒感興趣的素材創設活動情境
活動情境的創設還需要老師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喜好,從幼兒已有的生活體驗和實際出發,根據幼兒興趣點生成一些有價值的活動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幼兒探索求知的欲望,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如,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非常喜歡捉迷藏的游戲,所以在認識“空間方位”時,設計了“小動物捉迷藏”的情境。在跌宕起伏的活動情境中,引導幼兒輕松地操作、愉快地游戲、積極地思考,幼兒也隨著情境中小動物的變化時而開心、時而緊張、時而激動、時而興奮……既發展了幼兒的空間知覺及語言的表達能力,又調動了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情緒,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很好的品德教育。
途徑四:拓展延伸主題活動內容,創設活動情境
如果我們用整合的觀念與方法尋求數學活動與主題活動整合,創設與主題活動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進一步推動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也可以使幼兒獲得的經驗、知識更完整。
如,在學習“統計、記錄”時,我結合“三八”節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媽媽、我愛你”,靈活調控、改動活動內容,設計了“禮物送給好媽媽”的活動情景,更增加了活動的實效性。當我出示了給媽媽的七種禮物時,孩子們很興奮,因為這些都是在社會活動中通過調查發現他們最想送給媽媽的禮物。然后我引導幼兒選擇了一種最想送給媽媽的禮物,通過集體演示、個體操作進行統計。在幼兒鞏固練習上還利用視頻畫面增加了“漂亮媽媽”環節,讓孩子們根據畫面上各位漂亮媽媽的裝扮進行分類統計,這既是教學活動的延伸,又滿足了孩子們對媽媽的喜愛之情,也使本節活動顯得更豐滿、完整。整節活動中幼兒的統計、操作、記錄都是伴隨著幼兒對媽媽濃濃的愛意展開的,成為主題活動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途徑五:加工完善原活動案例,創設更適宜的活動情境
數學活動邏輯性很強,所以每個階段幼兒所學的內容、目標基本是固定的,但具體的活動形式卻是豐富、多樣的。所以,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近發展區及當前的條件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篩選,然后在原活動方案基礎上進行大膽、有效的改進、完善。通俗地講,就是設計出與本班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活動內容。如,在進行“兩組物體比較多少”時,原活動設計很簡單,而且環節跨度大,許多環節在當前條件下很難實施,且操作材料也很單一。所以我依據活動目標對原活動環節進行了刪減,創設了源于幼兒生活的“開超市”的活動情景,提供了幼兒熟悉的文具、圖書、餐具、玩具,讓幼兒分組通過擺弄、操作,使貨架上的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積極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感受、體驗。這樣,通過對原活動設計的改動,更增加了活動的實效性,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活動氛圍中通過小組合作、共享,增強了幼兒間的溝通、合作及交往能力。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