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劉陽 李然
摘 要:研究現有大中型醫院醫用設備帶的特點,分析醫院、病人等的訴求,結合航天某醫院各科室的要求,開發出功能齊全、外形美觀的新型隱藏式和立柱式醫用設備帶。該設備帶的創新點是箱體結構和安裝方式,由單純依靠箱體支撐變為板筋結合,減輕了箱體重量,便于搬運和安裝,提高了安裝效率。
關鍵詞:醫用設備帶 隱藏式 立柱式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b)-0122-02
1 項目背景
醫用設備帶應于病房內,為病人提供吸氧、吸痰、照明、電源等功能。隨著我國醫療水平和經濟的發展,醫院和病人對醫用設備帶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用設備帶目前均安裝在床頭上方的墻面,凸出約10 cm,非常顯眼,這些醫院提出醫用設備帶外觀改變的要求,特別是VIP病房、康復病房等對此方面要求較高。
2015年11月份,在航天某醫院新病房樓醫用氣體工程施工中,醫院主管部門針對新病房樓的VIP單人病房和ICU病房的醫用設備帶提出特殊要求,在VIP單人病房要求安裝一款可實現裝飾效果的壁畫式的設備帶,但是滿足基本功能即可,價格要低。
因此,將開發基本功能齊全、外形美觀、成本低廉的壁畫式隱藏設備帶作為一個創新的方向,并將成本低廉作為這一課題的主攻方面。在ICU病房設備帶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ICU病房為開放集群式病房,共24張ICU病床擺放在一個大廳中,靠南面擺放的病床因窗戶較多問題,無法安裝常規的橫向設備帶,只能安裝醫療柱或立柱式設備帶。醫療柱功能較多,價格昂貴,相對于某醫院ICU病房的需求來說,性價比較低,不太適合。但是市場上也沒有立柱式設備帶這一類型的產品。因此,把立柱式設備帶作為另外一個創新的方向,希望借助這個機會,開發設計出符合某醫院要求的立柱式設備帶,并在其ICU病房應用。
2 主要研究內容
2.1 技術原理
結合現有病房設備帶相關技術標準,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外觀及結構方面的創新。我們小組共進行了兩種類型設備帶的創新探索,一種為壁畫式隱藏設備帶:將常規設備帶的功能集成在一個壁畫箱體內,箱體與壁畫之間采用推拉式滑輪連接,不用時就像一副壁畫,裝飾效果較好,使用時推開壁畫即可。一種為立柱式設備帶,將橫向安裝在病房墻壁上的常規設備帶的安裝方式調整,改為豎向安裝,且可移動,便于安裝和拆卸。
2.2 總體思路
該課題研究兩種隱藏式醫用設備帶模塊,使其擁有常規設備帶應具有的功能,創新外觀設計和安裝方式,使其成為滿足醫院特殊需求的模塊化成套醫用設備帶。
壁畫式隱藏設備帶滿足基本功能,同時具備裝飾效果和使用功能,與現有的壁畫式設備帶相比,主要是創新安裝方式,借鑒了電視機的壁掛式安裝方式,易于維護和安裝。
立柱式設備帶與常規設備帶使用方式、功能相同,只創新結構及安裝方式,外觀較常規設備帶更美觀,占地面積小,可有效利用病房空間。另外,整體模塊設計利于搬運、安裝、拆卸,相對于常規設備帶可有效節省工期,降低人工成本。
設想有以下3個目標:第一,壁畫式隱藏設備帶成本降低,安裝效率提高,后期維護成本降低,總體成本(綜合考慮壁畫式設備帶自身成本、安裝工時、后期維護成本)較現有壁畫式設備帶低20%~30%。第二,立柱式設備帶實現功能達到常規設備帶要求,批量生產的成本較常規節省15%~20%,可實現流水線生產;外觀協調,安裝方便。第三,外觀設計和布局合理,使其于房間布置更加協調。
2.3 技術方案
(1)收集現有壁畫式隱藏設備帶—— 分析其結構、特點、生產方式及安裝方式—— 找出其優缺點及可改進方向—— 研究所有可改進方向的可行性—— 確定改進方向或創新方向—— 確定創新方案—— 進行初步的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 運用3D建模軟件建模驗證結構設計是否合理—— 合理則繼續進行,不合理則修改設計—— 進行深化設計—— 建立三維模型。
(2)分析常規設備帶的結構、特點、生產方式及安裝方式——參照常規設備帶的功能及結構規劃立柱式設備帶布局及結構 —— 分析可行性—— 確定創新方向—— 通過試驗驗證布局及機構的合理性—— 結合試驗結果調整至合理狀態—— 進行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 進行深化設計—— 建立三維模型。
3 主要成果及技術創新點
3.1 主要成果
(1)根據第一個創新方案,經過實際安裝論證,提高了安裝效率,每套壁畫式設備帶可節省0.5工時;減輕了整套設備帶的重量,由原來的20 kg/套減輕至15 kg/套,使其更利于搬運和安裝;直接材料成本降低約10 %。并制作了樣品一套,成品基本達到預期效果,現已向某醫院推薦使用在其新病房樓單人病房。
(2)根據第二個創新方案,確定了結構設計方案,完成了結構設計CAD設計圖,并進行驗證;確定了外觀設計方案,運用三維軟件建立三維模型;確定了設備帶殼體生產的可行性;完成了實體模型的制作,通過向某醫院介紹,院方領導對其產生相當高的關注度,表示會考慮在新病房樓ICU病房應用。
3.2 技術創新點
(1)創新方案一:主要創新點有2項:一是創新安裝方式,提高了安裝效率,減少了與土建方的配合程度,避免了因配合不當產生的隱患;二是改進箱體結構,由單純依靠箱體支撐變為板筋結合,減輕了箱體重量,更便于搬運和安裝。
(2)創新方案二:主要創新點有2項:一是創新安裝形式,由常規設備帶的橫向安裝變為豎向安裝,可有效地解決特殊條件下墻壁空間不足的情況;二是創新結構形式,由常規的扁平式設備帶變為三角柱體結構,每條設備帶可為兩張床位提供服務,直接節省了成本。
4 應用、驗證及前景
該課題研究的創新方案,主要針對特定情況下的病房提供解決方案。創新方案一,主要應用對病房視覺環境要求較高的單人病房、VIP病房等;創新方案二,主要應用在墻壁安裝空間不足,或者追求環境布置協調的病房。通過實物及模型驗證,兩個創新方案在提高安裝效率及節省成本方面均有所突破,如能繼續完善,完全可達到市場相關方面的需求,課題組成員一致認為此方案具有一些深入研究的價值,認為這兩個創新方案可作為一個新產品研發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如果能夠成功,可在新項目中推廣利用,不但可以節省設備帶的生產成本和安裝成本,也可大大降低安裝工期,這樣以來將節省項目支出,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如效果良好,還可作為一個新產品投入市場,并申請專利,作為一項新的業務。
5 結語
創新方案一通過了實物驗證,完全達到了課題設想,在成本降低和提高安裝效率方面取得了成果;創新方案二通過設計驗證和制作模型,在外觀設計和結構布局上通過了驗證,證明了其可行性,基本達到了課題既定目標。這兩項創新方案非常適用于一些強調人文布置的病房,均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崇.便攜式醫療電子設備應用及發展趨勢探討[J].醫療裝備,2014,27(2):24-30.
[2] 陶涼.便攜式醫用設備帶的研制與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