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黃潔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設計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之比較探究
劉偉 黃潔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本文從社會背景與時間范疇、哲學依據與設計思想、設計方法與主張現代主義的辯證觀與后現代主義的批判等五個方面對設計中的現代性和后現代性進行了對比,明確了其異同。
設計;現代性;后現代性
從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至今,伴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整個社會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藝術、設計、文學、哲學、歷史、政治、宗教、倫理等多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變革,設計史上兩股重要的思潮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也應運而生,這兩股思潮產生于特定的歷史背景,無論是哲學依據、設計思想,還是設計方法與主張,都大不相同。在這復雜多變的社會大背景中,通過對比研究,理清這兩股重要思潮的異同,不僅有助于更好的把握這兩個重要分期的歷史脈絡,獲得相應的理論指導,而且可以使我們對于今后大設計趨勢的預測和把握起到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
現代主義設計的時間跨度是從19世紀到二戰結束后的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的出現而產生,以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工業文明為基礎。在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宣告了傳統手工的生產方式的終結,使機器批量化大生產成為可能,同時也促使了社會各行各業、各種分工的細化,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
后現代主義設計的時間跨度是20世紀70年代至今,以科技和信息革命為特征的后工業社會文明為基礎。伴隨著高科技特別是電腦互聯網業的迅猛發展,現代工業社會朝著信息社會急速前進,此時的社會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再一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社會步入了一個與計算機密切相關的“后工業社會”。
現代主義的哲學依據是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推崇理性至上,現實至上;而后現代主義的哲學依據則是帶有強烈風格傾向的個人主義和浪漫主義,認為理性遙遠不可及,極具壓抑感,自由抒發個人的感情意志、時代潮流的浪漫情懷是當務之急。
從設計思想上看,現代主義展現的是對當時初登舞臺的機械和技術的崇拜,極力強調設計功能的合理性,功能至上,這種絕對理性和功能至上更多關注的是設計是產品本身;后現代主義展現的則是對后工業社會出現的新技術的推崇,新情感的抒發,在這之中,人起到主導作用,強調是人掌控這龐大的新技術系統,一切的出發點的人理念和感情。
在第一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現代主義設計方法簡潔而明確的,那就是遵循物性的絕對作用,尊重機械化、標準化、一體化、專業化,強調高效率。其主要主張也是非常明確的,“形式服從功能(form follow function)”,“形式永遠服從功能這就是規律(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 and this is the law)”,“少即多(less is more)”,“無用的裝飾就是犯罪”等等,我們看到這些在當時非常著名的主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功能,任何設計若能盡可能的凸顯其功能和效率,那就是美的,就是成功和不朽的,與此同時,極力弱化形式的作用,認為最理性的狀態就是杜絕一切形式和裝飾。
后現代主義的設計方法則是感性的,甚至是理想的,遵循人性經驗的主導作用,尊重中時空的統一與延續性、歷史的滲透性和個性化、自由化。其設計主張似乎與現代主義的既然相反,但似乎又是帶有很大的折中色彩,更加注重設計形式的多元化、個性化、模糊化、不規則化;反對設計形式的單一化,主張設計形式的多樣化;反對理性主義,關注設計的人性化;注重產品的人文內涵;強調裝飾符號的隱喻性;關注環境保護和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從歷史辯證的觀點來講,現代主義在當時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首先豐富和發展設計理論,產生了新的美學審美標準;其次,借助工業革命的浪潮,采用了現代的材料和技術,創造了革命性的設計產品,并體現出明顯的民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人民提供了更加實用更加廉價的設計產品,大大提升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我們看到,隨著現代主義的發展,它開始慢慢走向極端,國際主義風格橫掃全球,世界各地充斥著造型單調簡潔、缺少變化的設計,這些設計割裂了與本土或是地域性的聯系,缺少文化內涵和文脈延續。
在此背景下后現代主義以逆向思維分析法批判現代主義,超越現代主義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思維范式和價值取向,以意大利的“反設計”運動及英美等國的“波普設計”為起點逐漸發展開來。后現代主義本質上主張拋棄“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風格,轉而采用折中的歷史動機和古典元素對現代設計進行裝飾性的顛覆,開創了裝飾主義的新階段,同時,后現代主義也從側面反映出當代多元世界的諸多矛盾和沖突。
[1]梁梅:《世界現代設計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1 版.
[3][美]F·杰姆遜.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J].文藝研究,1986(03).
[4]曹桂生.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藝術的終結——對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藝術進行一次系統梳理[J].美術,2004(11).

B089
A
1671-864X(2016)07-0237-01
劉偉(1990—),男,漢族,山東濰坊人,設計學碩士,廣西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流行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