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90)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楊 琳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9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公路和鐵路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的加大,我國公路和鐵路網的密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隨著交通的建設越來越多,交通通道資源就顯得極為緊張,為了充分利用交通通道資源,公路和鐵路之間的交叉穿越也就不斷的增加了。這類交叉的工程項目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并且還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還要保證鐵路的正常運輸。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在施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對鐵路造成影響,并且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出現。這類的工程建設是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題的,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技術,直接影響著工程的進展程度,因此要重視施工關鍵技術的研究,本文就這方面的問題做相關的闡述。
高速公路;既有鐵路;施工;關鍵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 096
我國現在的道路網可謂是四通八達,我國道路交叉的現象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在遇到這類工程建設的時候,還是會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安全問題和運營問題是多數工程所要面對的,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既有鐵路要維持正常的運營,會對鐵路的安全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在施工的過程中會有公路箱橋頂進這一項目,無論是鐵路還是列車都必然會受到影響,同時列車在通過施工路段時對頂進施工也有一定的影響,這兩者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因此最大限度的維持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減少危害,降低施工給鐵路造成的威脅都是需要在施工前就要考慮清楚的,這就靠在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發揮作用了,這也是人們都關心的問題,因此對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關鍵技術的研究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近年來我國的交通在不斷的完善中,所以以后我國的交通網在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交叉現象,在這些交通網中,新建的和已經建好的都處于互相影響的狀態下,對于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工程通常都是采用頂推的工藝,這是在既有線路的情況下采用箱橋頂進技術,這樣對鐵路的路基有很大的影響,同時還影響了列出的速度。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有很多,最常見的有路基變形,路面排水,基坑降水以及箱涵下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及時的解決,需要在施工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技術方案,還要做好充足的準備[1]。
在我國交通建設多年的實踐中,雖然有些技術有了一定的改進,而且發展的相對成熟,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不免還是會出現問題的,比如對土體的擾動,還有路基的變形問題都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在施工的過程中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為了減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工程的安全水平,我國必須要對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這無論是對我國的交通建設還是工程技術都有很好的作用。
從施工的過程來看,它是有很多的難題的,也是存在很多的風險的,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大了施工的難度。
(1)箱橋頂進導致鐵路路基變形。在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過程中,這一問題是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性難題,箱橋下穿頂進這一技術是在巖土體的內部進行的,它受到周圍因素的影響,即使是采用最先進的設備進行施工也不可避免的會擾動巖體,打破原有的平衡。當它超過一定的范圍的時候,就會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給社會造成損失,影響人民的財產安全甚至危及生命。
在箱橋下穿頂進鐵路路基的時,如果出現路基變形就會導致鐵路的鐵軌沉降,引發重大交通事故,也有可能在頂進的過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勻而造成箱橋頂偏的現象。總之在施工的過程中什么樣的問題都會隨時出現,在這一施工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鐵路路基的變形,保護鐵路線的安全[2]。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過程中,箱橋頂進是一個技術性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開挖工作坑還是開挖土方都會影響到鐵路的路基。
(2)列車動載造成鐵路路基變形。在既有鐵路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必然會對鐵路的路基造成影響,尤其是在列車通過時。施工對鐵路的軌道以及列車的速度都是有直接影響的,因此就要研究雙方的影響有多大,還要通過相應的技術來加固鐵路的軌道,在維持鐵路正常運營以及正常施工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都是需要研究的關鍵性技術[3]。
(3)施工降水導致鐵路路基變形。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過程中,普遍使用的是箱橋下穿頂推的方式進行施工,但是這種方式是需要對基坑進行開挖,并且開挖的深度較深并且低于地下水位。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進行施工,會因為一些因素造成基坑內存水,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不僅影響基坑的穩定性而且工程也會受到影響。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鐵路的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術性難題就是既有鐵路路基的變形問題,還有就是運營階段下穿箱橋路面積水的問題,它是整個工程建設中最具有風險的技術。
(1)箱橋下穿頂進施工的措施。工作坑的開挖是箱橋下穿頂進工程的重點,它是由箱涵下面滑板的尺寸決定。為了保證施工的安全,應該盡量減少挖土量,并且還要減少修筑箱涵兩側引道的填土亮量。在對既有鐵路的路基進行開挖時,如果施工現場比較狹窄,可以在工作坑兩側安置支護墻。工作坑開挖和后背修筑同時施工,在后背修筑的過程中首先打下鋼板樁,這樣在節約挖填土的同時也保證了鋼板樁的安全[4]。
(2)箱橋頂進的步長控制。在進行這一階段的施工的時候,是要根據模型對頂進的步長進行計算的,經過計算的結果得知,如果頂進的步長控制在2米以內,鐵路線路的沉降就會呈現平緩的狀態,也不會出現較大的沉降量,因此也就不會對鐵路的運營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可能會造成部分的軌道變形,因此對于箱橋步長的頂進最好還是控制在2米以內,這樣無論是對施工還是鐵路的正常運營都有好處。
[1]徐珂.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運營鐵路施工關鍵技術及安全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2]金繼偉.下穿既有鐵路大跨度架空頂進箱涵的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2(03):28-32.
[3]茍明中.下穿運營鐵路超淺埋公路隧道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J].隧道建設,2013(01):59-64.
[4]趙立財.淺埋大跨徑軟土地層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鐵路車站路基施工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14(06):16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