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馬軍(中電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團哈密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我國風力發電發展淺析
劉馬軍
(中電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團哈密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風能是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當前其主要利用形式便是風力發電。風電作為一種無污染的新能源,除了可以為國家帶來大量電力,還可以緩解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和不可再生資源匱乏等問題,助力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風電能源的現狀、分布及特點、近幾年飛速發展遇到瓶頸問題的分析,提出大力發展風電能源的建議,以加快我國風力發電的良性發展。
風力發電;發展;淺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157
經濟的飛速發展往往伴隨著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如何利用現有科技改善和緩解資源供需矛盾成為實現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風能作為新能源中的一項重要資源,且因其較為常見的特性,使得風電成為當今科學界主要進行研究的能源之一。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大力發展風電,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能促進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
實踐調查表明,我國的風能儲量約為32億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5.3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因而在自然條件上具備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巨大潛力。雖然我國風能研究的發展起步較晚,但是后續發展很快,目前技術水平和制造水平已基本處于世界前列,特別是在近兩年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我國風電一直保持著50%左右的年增長速度,風電的利用率和開發率也在逐年上升。2015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0.5吉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5.1吉瓦,新增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排名都位列全球第一。
2.1我國風力資源的分布
據國家氣象局的檢測結果顯示,我國陸地上10 m高度可供利用的風能資源為2.53億千瓦。根據50m高度的風力比10m高度的風力高一倍的理論原則,可以得出我國陸上50 m高度可利用的風力資源為5億多千瓦,我國海上風力資源超過15億千瓦,可利用風力資源7.5億千瓦,因此可以看出我國的風力資源十分豐富,大大超過了現今可能利用的水能資源。尤其是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大省,以及東南沿海,都有較為良好的風力資源和開發條件。
2.2我國風力資源特點
風力資源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地域特點。根據長期觀察和資料顯示,我國的風電資源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受氣候條件影響,我國風電冬、春兩季發電容量大,夏、秋兩季風電出力較少。正好與我國水能資源規律相反,因而可以做到風電和水電資源互補;第二,受日照條件影響和國內的許多風電場的數據統計,我國風力大多在下午3時后增大,而到后半夜開始減弱,正好與我國居民生活用電習慣相符,風力發電具備人文基礎;第三,受地域條件影響,我國近海和海灘上的風力資源豐富,西北等地勢較高地區風力資源豐富,其余地區風力資源較少,而我國沿海地區屬于用電需求量大的地區,因而風力發電也具備社會基礎。
3.1大規模的棄風限電
根據能源局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風電棄風電量為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接近87億元。而受冬季風電大發和火電機組供熱調峰能力下降等因素,棄風問題進一步加劇,全年棄風達到339億千瓦時。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目前國內大規模的棄風限電現象,國內經濟的下滑造成電力產能過剩;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區域在西北等較為偏僻的區域,在這些區域內對于電力的需求較少,加之電網建設也不夠完善,電力送出受限;風力發電由于其風速和風量都屬于不可控因素,難以具備火力發電對電網的調節能力,諸多因素造成了目前嚴重的棄風限電現象。
3.2上網電價補貼不到位
隨著技術進步和度電成本的降低,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市場競爭力在不斷增強,但就目前而言,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成本依然較高。可再生能源補貼對于新能源投資企業獲取合理的投資收益,維持發電項目的健康穩定運行至關重要。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300億元。2015年全國并網風電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2%,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也需增加這樣的比例。但實際上即便全社會用電足額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補助資金,2015年僅能增長4.7%。因此,可以預計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將進一步擴大。除了巨大的資金缺口外,補貼資金管理部門較多、支付周期過長等也被認為是造成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補貼不能足額按時發放的一個重要原因。
4.1鼓勵海上風電
我國近海可開發利用的風力資源遠高于陸地,并且海上風電有著風速及滿發小時數都高于陸地、不占用土地資源、不受地形地貌影響、單機容量更大(10兆瓦或者更大)、規避陸上發展空間的限制、離負荷中心更近、減少電力傳輸損失等優點。大力發展靠近經濟發達區域、具有消納優勢的海上風電項目,可有效解決目前風電產業面臨嚴重棄風限電的不利局面。
4.2加快電網建設
我國電源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電網建設速度,新疆、甘肅、內蒙古等風力資源富集地區經濟欠發達,自身消納能力有限,大量富余電力需要外送,但因電網建設不發達,電能外送受限。風電項目從立項、審批到建成的周期短,而電網建設即使審批立項完成,最快的建設周期也需2~3年。所以加快電網建設速度、加大輸送通道建設,才能與風電能源和諧地快速發展。
4.3落實政策扶持
雖然國家在政策層面上已經相續出臺了相關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諸如:準許國內外企業和個人建設風電、準許風電和當地電網并網運行、提供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等,但這些支持政策是否落到實處,還需大力落實。另外還需積極調動國家和行業關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改善環境污染現狀,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路線[1]。
總而言之,風能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中的一項豐富資源,是值得在國家層面上予以重視和支持的新能源,而風電也是我國新能源構成中的重要部分,有必要對其進行普及和推廣,利用其無燃料、無污染的特點改善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加劇的現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奠定國家長期良好生態發展的資源基礎。
[1]王成仁.博弈與規制:中國風電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