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0)
中國3D打印技術應用的現狀及發展思路
張晶晶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近幾年,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的發展,3D打印作為一種新型的快速成型制造技術,并受到國際上的普遍關注。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其被賦予了神圣的使命,被看作是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性因素。自20世紀80年后期問世以來,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高新制造技術,一直引導著世界制造產業的發展趨勢。所以發展3D打印產業,是提高我國制造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提升我國產品開發水平的關鍵所在。本文依據目前國內外3D打印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3D打印技術產業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分析了我國3D打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思路,為現階段3D打印產業投資和技術開發研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想法。
3D打印;快速成型;產業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240
3D打印又稱為“三維打印”,是指依據物體的三維實體數據,通過層層堆積原材料的方法來生產產品的制造技術。與傳統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藝完全不同,所以又被稱為“增材制造”。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快速成型技術,它包含了數字建模技術、機電控制技術、信息技術、材料科學與化學等諸多方面的先進制造技術,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加工過程中,首先對三維實體進行逐層掃描,根據分成的無數細小的界面,將原材料層層堆積起來,最終形成完整的三維實體造型,同時可以實現無需原胚和模具。運用3D打印,可以制造傳統加工制作中,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造型,不僅能夠大大縮短加工周期,簡化加工步驟,而且應用范圍廣,適用于大多數的生產領域和行業,能為企業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目前,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已被應用于各個領域的生產制造中,其中包括航空航天、生物醫學、消費品制造加工等領域。同時,隨著3D打印的日漸成熟,其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大,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變革。
(1)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領域中,3D打印的應用尤其廣泛。眾所周知,航空航天領域是一個高精密高標準的行業,產品加工生產要求可靠性高,結構復雜精密。如果用傳統制造業技術進行生產,往往很難達到要求,甚至難以實現。而3D打印以其獨特的加工制造特點,則相對容易實現。這將大大減少航空航天行業生產加工中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投入,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2)生物醫學:利用3D打印可以加工制造醫學道具、模型、用品等,例如醫療設備、人體器官等。通過3D打印制作復雜的人體器官模型,供人體器官移植。這將極大的提高現代醫療技術,幫組研究人員解決醫療技術難題,而通過傳統加工制造技術則難以實現。
(3)消費品制造加工:在新產品的研發設計過程中,利用3D打印可以快速地將研發人員的設計構想轉化成產品模型,大大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和降低研發成本,同時使企業能準確地把握產品研發定位。目前,3D打印在我國消費品制造行業中的普及應用已相當普遍,很多消費品生產企業的應用程度比較高。而使用傳統的生產制造工藝,不僅需要制作加工產品所用到的模具,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浪費原材料,生產周期長的,資金消耗大的缺點。
作為一個全球制造業的大國,我國卻主要以基礎加工制造業為主。在加工制造產業中應用3D打印普及的時間還比較短,技術應用水平低。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相比,我國還處于3D打印研發的初級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依然存在眾多的技術問題有待解決。
首先,政府部門缺乏對3D打印的規劃和引導,尤其是在我國處于工業轉型升級進程中,在發展智能化制造業的規劃中,政府部門對于3D打印產業的發展整體規劃和推廣力度不夠;其次,國家對3D打印產業的技術、資金扶持力度小。目前我國能夠獨立具備生產3D打印設備能力的企業數量不多,由于企業自身技術研發和資金能力有限,導致企業難以生產高精密,性能優良的3D打印設備,來滿足國內企業加工生產的使用。所以,當前很多企業的3D打印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歐美發達國家的產品來滿足生產需求。而對這些進口產品的維護和維修,都要依靠生產廠家技術援助和人員的支持,無形中增加了我國企業在生產制造中的成本費用,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利于我國企業生產能力的發展。第三,在我國制造業領域中,3D打印產業的推廣和技術培訓服務缺乏,只有為數不多企業能夠接受到先進制造理念的引導。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3D打印的應用對于促進企業生產加工制造的重要性,對這一新型制造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意義認識不夠深刻,而且,政府部門缺乏完整有效的3D打印推廣體系,讓更多的企業認識和接受3D打印,這大大減緩了我國工業生產體制的轉型步伐,降低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針對,以上3D打印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我國應該加大對3D打印的研發力度,引進國外先進的研發資源,組成技術研發團隊,不斷提高我國3D打印產業的技術水平,縮短與歐美發達國家3D打印技術的差距。其次,對國內有意向應用3D打印技術的中小企業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對3D打印的應用提供技術和資金的扶持,使企業的加工制造能力最大程度的實現生產智能化,達到先進的生產制造水平。第三,完善現有3D打印的推廣體系,依靠大型展會、論壇研討等形式普及3D打印的應用,引導那些對3D打印認識不夠的企業引進新技術,為其提供從引進全技術和后期維護的全方位服務,解除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后顧之憂。
3D打印的在未來加工制造領域的潛力巨大,勢必成為引領未來制造業的主流趨勢。作為一項革命性的制造技術,雖然還存在技術不夠成熟的問題,但是它對于未來生產制造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我們應該不斷深入的探究和發展3D打印技術,使其更加成熟,更好地應用于現代加工制造業領域中,讓其更有效的服務于我國的制造業。
[1]江洪,康學萍.3D打印技術的發展分析[J].新材料產業,2013,(10):30-35.
[2]成凱.淺析3D打印技術的發展[J].藝術科技,2013(11):47.
[3]王忠宏,李揚帆,張曼茵.中國3D打印產業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經濟縱橫,2013(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