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龔 磊,張平倉,江 民,蔡道明,聶文婷
(長江水利委員會 長江科學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湖北 武漢430010)
?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探析
胡波,龔磊,張平倉,江民,蔡道明,聶文婷
(長江水利委員會 長江科學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湖北 武漢430010)
水土保持監測;存在問題;生產建設項目
根據生產建設項目特點及監測新規程對水土保持監測的要求,分析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如監測實施相對滯后、監測依據變化較大、監測技術參差不齊、監測設施損壞率高、監測技術相對落后等。針對水土保持監測的核心問題,從多元角度提出了新要求下不同階段的水土保持監測方法。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與新水土保持法的實施,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尤其是各流域機構大力推進水土保持監督與監測工作,進一步督促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使得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1]。然而由于生產建設項目引起的水土流失具有突發性、變化快、強度高、危害大等特點[1-3],新形勢與新要求下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1.1水土保持監測現狀
2015年6月,水利部辦公廳印發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規程(試行)》(辦水保〔2015〕139號,以下簡稱《規程》),進一步明確了水土保持監測的任務與內容,劃分了監測階段,并明確各階段的主要工作與監測重點(圖1),規范了監測項目部組建、監測人員進場、監測成果要求等。該《規程》對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確保水土流失監測成果、促進生產建設單位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圖1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階段劃分
1.2水土保持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設
水土保持監測作為水土保持科學的一個實際應用課題,監測的理論和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也剛剛起步,隨著監測項目的急劇增加、項目規模的擴大,在監測自身及項目管理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如監測實施相對滯后、監測依據變化較大、監測技術參差不齊、監測設施損壞率高、監測技術相對落后等(見表1)[1,4-7]。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開展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單位與監測單位三方的協調與溝通。水行政主管部門因行政管理需要,要求生產建設項目有效防治工程水土流失問題;建設單位因工程施工管理與驗收需要,防治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監測單位因上述二者的需要,成為在現場對施工單位的實時監督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因多方職能執行中的參差不齊,會導致系列問題(圖2)。
2.1水土保持監測方法分類
隨著精密儀器、檢驗測試等行業技術的發展與交叉應用,目前水土流失監測領域的技術已可以實現點、線、面的一維、二維、三維等多元空間尺度的實時動態監測。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監測中監測技術仍以常規監測為主、新技術為輔。隨著《規程》的頒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會逐步實現規范與標準化,以達到監測的任務和目標要求。根據實際監測工作經驗,按照監測內容及監測方法可將水土保持監測方法分為實時監測、調查監測和巡查監測3種(圖3)。針對不同的監測內容和方法,通過結合實際工程特點及監測費用組成,根據實際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分層次有側重地進行監測,可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表1中的關鍵問題。

表1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

圖2 監測問題與緣由

圖3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分類
2.2水土保持監測方法特點剖析
盡管目前監測領域中已有新技術,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一個可操作性強(對多方具有約束力)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因此目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多以傳統、常規的監測方法為主,監測技術方法和設施設備精度不高;新技術僅個別監測單位進行試驗性應用,普及性差[4-5]。總結目前國內應用的監測技術與方法,其優缺點具體見表2、表3。

表2 水土保持常規監測特點[7-14]

表3 水土保持監測新技術特點[15-26]
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效果直接影響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因此需要從多層面支持與保障該工作的有效開展。但受目前監測體制與模式的影響,水土保持監測呈現責任與權利無法匹配的突出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才會真正達到為水土流失防治保駕護航的目的。對于水土保持監測方法的選擇,其實核心在于監測目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應該按照項目類型、規模、影響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監測重心、關鍵目標、主要指標及數據精度,然后再界定水土保持監測的效益評價標準。總之,作為剛剛進入正軌的技術服務工作,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任重而道遠,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單位、監測單位等多方面不斷探索、實踐和完善。
[1] 陳三雄,牛志鵬. 新要求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10 (2):15-18.
[2] 曾紅娟,李智廣,楊勝天.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點布局[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9,7(3):42-45.
[3] 李智廣.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9-14,55,151-198.
[4] 董力行,王權.探討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的幾個問題[J].中國水土保持,2011 (10):10-11.
[5] 聶云舉,汪斌. 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 價值工程,2014,33(28):96-97.
[6] 陳杰,齊實,王奇,等.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2,10(3):118-122,126.
[7] 許峰.近年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的主要理論與技術問題[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 19-21.
[8] 張建軍,朱金兆.水土保持監測指標的觀測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93-108,111-131.
[9] 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指標體系[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6.
[10] 郭宏忠,于婭莉,黃建輝,等.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47-249,252.
[11] 李宏鋒,何宏波,李艷平,等.山丘區公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要點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3(3):8-10.
[12] 吳炳方,周月敏.水土流失定量遙感監測方法[C]∥中國遙感應用協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武漢:中國宇航出版社,2006:180-187.
[13] 曾紅娟,史明昌,陳勝利,等.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通報,2007(2): 95-98.
[14] 許曉鴻,常曉東,劉艷軍,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方法探討[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57-58.
[15] 陳劍橋. 激光雷達在水土保持監測中的應用[J]. 水土保持通報,2007,27(4):15-17.
[16] 趙永軍,姜德文,袁普金. 線狀工程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以西氣東輸項目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71-75,253.
[17] 趙輝,陳康,尹義莉.構建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空間尺度體系的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13 (6):1-5.
[18] 張新玉,魯勝力,王瑩,等. 我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現狀及探討——從長江、松遼流域監測調研談起[J].中國水土保持,2014 (4):6-9.
[19] 邱超.GIS和遙感技術在水土流失定量監測中的應用[J].人民長江,2009(9):35-36,70.
[20] 周月敏. 面向小流域管理的水土保持遙感監測方法研究[D].北京: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2005:25-43,160-161.
[21] 潘世兵,李紀人. 遙感技術在水利領域的應用[J].中國水利,2008(21):63-65,59.
[22] 劉峰.利用REE示蹤法研究坡面侵蝕沖刷過程[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07:6-12,51.
[23] 茍學強,吳楊.137Cs示蹤技術在線性工程渣場選址中的應用[J].中國水土保持,2014(6):7-9.
[24] 吳景社,李勉,哈歡.上海市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3(9):11-18.
[25] 王琳賢.鎮江地區土壤侵蝕的137Cs和210Pbex雙同位素法示蹤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1-6,36.
[26] 賀秀斌,韋杰,張信寶.水土保持減沙效益監測中的多核素聯合示蹤技術[J].水土保持通報,2007,27(4):1-4.
(責任編輯孫占鋒)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101521);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7503-002-03)
S157.1
A
1000-0941(2016)08-0070-03
胡波(1980—),男,山東日照市人,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生態、生態工程。
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