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本周的市場在8月1日創出新低于2931.96點之后出現了弱勢反彈的運行特征。目前此反彈已經運行了幾個交易日,而空間上從最高點和最低點來看,僅反彈了約50點左右。需要我們重點來觀察的量能情況來看,縮量運行明顯(8月1日上證指數的成交量約1624億,而后面三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卻都沒有超過1600億的情況),此反彈上升弱勢盡顯。
筆者預期下周的市場會是先震蕩小抑后揚的一個過程,也就是下周前兩個交易日是震蕩回落下跌的過程,而下周的后面兩個交易日則處于明顯的上升過程當中。按照筆者的預期,下周后半周開始的上升定義為大調整ABC浪中的B浪反彈。如果情況好的話,不排除是新的震蕩向上趨勢的開始。
時間:
8月5日、8月10日前后一個交易日、8月17日和8月29日。
關于筆者在元旦前計算出的兩個日線時間節點,8月17日和8月29日,不多述,在上期的文章中已經詳細的論述過了。其同組的時間周期序列,如下所示:
2016年5月11日-2016年8月17日;
2016年6月27日-2016年8月29日;
2016年6月8日-2016年8月29日。
8月5日的時間節點是怎么來的呢?筆者在以前曾經給出過一個關于“19個交易日”的直接時間對稱序列,根據此序列來看,8月5日正好落在了一個19個交易日上面去了。
底部結構:
截止到筆者成稿的8月4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均沒有形成一個相對較大級別的底部結構,特別是我們一直用來分析和運用的上證指數來看,上證指數在8月1日盤中形成的是15分鐘底部結構。
目前各指數在30分鐘和60分鐘均形成了MACD的金叉、同時也放出了一定的連續性的紅柱。根據此判斷,只要下周上半周出現一個震蕩回落,速度呈現出緩慢向下運行的節奏,即很容易形成一個30分鐘和60分鐘級別的底部結構。
有了大級別的底部結構,整個市場就有了值得介入的條件了。在7月27日后,筆者在此前的分析文章中,曾經數字指出過了,在大陰線出現后的買入條件,只有兩個:
一是持續向下,經過一系列的震蕩后,形成一個較大級別的底部結構形態;
二是市場走“尖底”的形態,出現標志性的放量中大陽線,突破上方的重要阻力,如下降以來形成的下降趨勢線、重要的上方均線、前一個高點等情況。
中期市場的兩種選擇:
下周的市場,從短期來說,筆者是觀點相對比較明確的,市場會在8月10日前后一個交易日產生一段上升,可介入的一個底部結構。但現在需要來認真的思考下我們對這段上升的一個性質上的定義了。
筆者根據《2016年“吃飯”節奏運行圖》來看,觀點是說8月1日或7月27日見第一個波段上升的頂,隨后運行約21個交易日左右的回落調整,其后于8月29日前后見一個重要大的低點,并開始第二個大波段的上升(如圖所示)。
此運行節奏圖的成立,是基于一個重要的前提,7月12日前后一個交易日到7月27日前后是一段上升周期,7月27日前后才開始一個回落震蕩調整。
現在問題來了,縱觀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來看,矛盾之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7月27日的高點均未超越7月13日的高點,雖然可以解釋為浪形上的某級別出現了一個“失敗浪”,但畢竟也留下了一些爭議;
2、7月13日到7月25日在“目測觀感”上更像是一段下跌調整。
所以,在未證明錯誤前,未確認此段調整回落是始于7月13日的盤中還是始于7月27日的盤中,在重要的方向選擇面前,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在本期的專欄文章當中給出一個相對詳細一些的探討。
第一種可能,列為首選,也是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上證指數始于7月27日才開始運行震蕩調整,下周上半周的時間節點開始的上升,暫定義為下降ABC結構中的A浪低點,真正開始第二個大波段的震蕩上升會出現在8月底的8月29日前后一個交易日;
第二種可能,次選方案,今天正式提出來,市場已經始于7月13日開始了這個大級別的調整回落,而且這個調整已經處于最末期的一個小波浪當中。市場將會在8月10日前后一個交易日形成重要低點,并開始一個震蕩盤上的上升趨勢。
筆者的觀點和備選方案的重點是下周上半周開始的上升性質問題。這是需要我們在8月份需要快速進行一個確認或找出一個答案的問題。
如果市場最終走出的是備選(次選)方案,則8月29日并不是大級別的日線低點向上轉折的時間節點。整個始于2780點的大波段上升,將會持續向上運行,中間會有一些較大的震蕩回落。
不管哪種方案,筆者認為10月底的10月26日前后才會是較大的頂點(不排除是年度頂點時間節點)。兩者是殊途同歸的結果!
操作:
不管下周上半周迎來的將是新的震蕩向上盤升的趨勢,還是僅僅只是大回落調整過程當中的B浪反彈,只要出現了相對較大級別的底部結構,建議考慮介入部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