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裊裊
我年幼時住的老房子門前,有一排冬青樹和一條長長的斜坡。夏天的黃昏,我常常趿拉著拖鞋坐在斜坡上,等著爸爸媽媽回家。
四五歲時,我搬了新家,住到爸爸單位的員工宿舍區。暑假,大人要上班,我總是一個人在家看電視,吹風扇,一次次去冰箱里拿西瓜和冰棍。
我偶爾也和隔壁的小女孩隔著鐵柵欄一樣的防盜門聊天。她也是一個人,比我小一歲。因為她的爸爸媽媽怕她出去亂跑,所以她總被反鎖在家里。
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雙職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卻可能還有很多別的孫子孫女要照顧,孤獨是與生俱來的常態。
那感覺不難受,只是有一點點孤單。
畢業后,我第一次租房子一個人住。夏天的清晨,在睡夢中,我聽到樓下的煎包鋪里傳來“咝咝”的悅耳聲音,空氣中飄著若有若無的食物香氣。
我一骨碌爬起來,洗臉刷牙,然后下樓吃第一鍋煎包。
新城市,新工作,新的人事環境。
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病,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坐在咖啡廳里寫稿,一個人去吃自助餐慶祝定稿……
直到遇見你,從“我”變成“我們”,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我長長久久的孤獨,好像突然遇到了救贖。
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又以寫字為生的人,我沒有談過什么戀愛,卻深知愛情里的各種套路。
深情可以偽裝,真愛也會離別,在薄情人的心里,感情脆弱得如風雨中一豆燈火——他也傾盡全部,可能可以給出的也只有這說滅就滅的一豆燈火了。
我們只能祈求自己慧眼如炬,我們只能祈求,所遇良人。
我對愛情曾有向往,卻并不認為它會占有我生命多大的比重。因我知道,愛情是夜里的煙火,雖美妙,但易逝;愛情亦是水中的倒影,你抬頭才能見到真章;愛情還是小貓的肉掌,撓撓你又跑走,跑走了就不再回來。
它起起伏伏,來來去去,生生滅滅。
它拯救不了一個孤獨的人和孤獨的人生,它只會讓孤獨更孤獨。
我們最后能依靠和信賴的人,其實也只有自己。
我決定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就想:你總會走的,只是不知是什么時候。
你來,我很歡喜;你走,我現在就開始練習——那么,我總會習慣你的離去。
時間跑啊跑,日歷翻完了一本又一本,你竟然還沒有走。
我們也爭吵,也埋怨,也憤怒,可是冷靜下來,回過頭去,發現你依然是我連著血肉一般的存在。
不知你看到這些文字時是在幾月,而我寫下這些文字,是在我們相識七周年的五月。
嚴謹如我,依然不敢說我們會創造一個“永遠”,但你減少了我的孤獨,你給了我穩定的生活,你陪我度過漫漫人生里最好的一段時光。你給予我的我都將銘記。你不完美,我對你的缺點熟悉到張口就能說出一串,但你對我來說,依然是最好的存在。
我的新長篇,是一個特別有童話色彩又特別真實的故事。
有童話色彩的是,男主角聰明英俊,無比美好,一心一意,從不游移;真實的是,那些愛情里的困難和波折,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
我的少女心大多藏在文字里,你的男友力則發揮很不穩定,而當我把我們換了一種身份和相遇,帶入真實的感情在虛擬的世界里相遇,我的少女心終于爆棚,而你的男友力則加倍。
你當然沒有我在故事里寫的那么好,我也沒有我的女主角那么善良可愛,但我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我們。
我想和你一起,繼續虛度每一個日落和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