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中國古典舞是我國傳統舞蹈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結合了許多民族傳統的舞蹈動作和元素,然后在數百年的歷史磨練中經過許多舞蹈工作者的創造和再創造而形成。本文通過分析研究中國古典舞的起源和發展特點,進一步剖析中國古典舞的文化內在和藝術風格。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蹈;歷史;藝術;特點發展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64-01
一、中國古代舞悠久的歷史
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糅合了民俗民間文化的特點,并且經過了漫長的沉淀期,經過了許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的侵染,形成了一種原生態的豐富多彩的舞蹈形式。目前留下來的古典舞蹈曲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研究價值[1]。
中國古典舞的歷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時代。舞蹈的雛形是祭祀,由于古代人民對大自然懷有敬畏,常常要通過祭祀鬼神的辦法來祈求太平,在祭祀活動里就會進行舞蹈儀式。這種舞蹈儀式動作簡單,內容直接,可以算是古典舞蹈的初始形態。古代宮廷的舞蹈就是來源自此,宮廷的主人為了求福避禍,常常會用進行這種舞蹈儀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從周朝開始至漢、晉、唐代,對于舞蹈有了專門的定義和分類,并且開始走向專業化道路。宋元的古典舞達到巔峰,舞蹈開始逐漸滲入音樂、戲劇的元素,不斷豐富。到了清朝,古典舞已經十分普及了[2]。
二、中國古典舞新的舞蹈形式特點
中國古典舞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為藝術氣質和藝術情感上面。無論是哪種藝術形式,如果將內心情感加入到表演當中,整體看上去富有感染力,這時候觀眾眼中的動作不再是簡單的動作,而是一種抽象的藝術精神和藝術情感,這種意識其實是藝術的升華作用[3]。
我國古典舞在劇目編排上以傳統為主,主要是一些民間故事、歷史演義。通過這種編排來展示我國古典文化藝術的內涵氣質,這點和戲曲有些相似。比如京劇中有失街亭、四郎探母等劇目[4]。古典舞中,比如《愛蓮說》,表演者的神情和形態必須表現出蓮花的特點,才能算作成功;比如《扇舞月一青》有詩云“扇起襟飛吟占今,虛實共濟舞月一青。氣宇沖天柔為濟,憐得筆墨嘆無贏。月一青傳韻韻無形,韻點月一青形在心。提沉沖靠磐石移,卻是虛谷傳清音嗚。”在這個舞蹈中,要通過道具比如一把扇子,舞動時候似扇似劍,非劍非扇,詩畫一體,神形兼具,將古典藝術的魅力展示到極致。這種藝術內涵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追索,一種窺視。
古典舞身韻講究由形入神,以形傳神。這也是形神訓練中的要點。在形與神的配合訓練里,學生應該用心去體會這種配合。如果僅僅是動作到位,很規范很標準,機械地完成配合,那么就毫無神韻可言。具體配合訓練中,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要強調神韻的配合,把神韻融入到所有的動作中,這樣就看上去具有韻味[5]。比如“提沉”,在做這個動作之前,首先心生意念,脊柱挺直后,意念仍然要繼續,這樣就會給人一種神韻的味道,從而起到支配動作、延伸動作內涵的效果。
氣是連接動作和動作之間的關鍵要領。古典舞的藝術氣質往往講究連貫、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氣存在與舞蹈身體內在之中,通過和神的配合,可以讓氣顯得更加自如,具有動態的藝術效果。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會產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一個亮相的姿勢,有了神的配合,亮相的氣勢就會顯得精氣十足,頗有氣勢力度。如果沒有神的配合,這口氣就會難以維持,氣勢上面缺少魄力。在配合訓練中,要控制好動作節奏的連貫性,快的地方要一氣呵成,干凈利索,慢的地方需要氣沉丹田,神韻充足。比如在擰身、俯身、仰身的動作完成時,要連貫有神,控制好節奏。
古典舞人物的形象塑造需要精和神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來。比如在表達祝英臺化蝶片段的時候,就要牢牢把握精與神的配合,動作上要輕盈,展現蝴蝶的靈巧;體態要婀娜,展現女性的柔美、善良;在化蝶的瞬間,要通過眼神表現出堅毅的,代表為愛獻身的勇氣,接著轉向柔和,總體呈現愛情的浪漫和美好神韻。通過精與神的配合,將人物的形象完美展現,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古典舞的魅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藝術積淀。古典舞既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又融合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精華,因此研究中國古典舞的歷史和發展特點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和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曉燕.芻議舞蹈美學的多樣性[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2]孫穎.中國古典舞評說集[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
[3]袁禾.中國舞蹈美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5]馮雙自.新中國舞蹈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