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霓
【摘 要】廣場舞的舞蹈動作簡單,步伐輕快,且易學易懂,不受場地限制,在廣場、公園甚至隨處一片空地,人們都可以根據音樂的節奏跳動起來。我們應正確把握廣場舞運動發展的特點,采取適當的策略,推動廣場舞科學、廣泛地發展。
【關鍵詞】人民群眾;廣場舞;價值認同;噪音擾民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37-01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以來,在大的環境下積極鼓勵人們參與體育活動,人民群眾的體育意識增強了,參加活動的人數增多了,廣場舞也因此流行開來。由于人民群眾能夠接受的健身活動項目具有局限性,傳統的活動項目,如太極拳、跑步等由于缺乏趣味性,公眾參與度不高,這個時候,廣場舞應運而生。作為一種健身舞蹈,廣場舞目前風靡全國各個城市鄉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但因參與廣泛、音樂聲大,也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故廣場舞的發展應采取恰當的策略。
一、大力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活動的大力開展,首先需要一些基礎設施設備的保障。我國目前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和體育設施設備的矛盾,已經嚴重凸現出來。針對這一現狀,我國出臺了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及設施建設的多個規定,對于建設活動中心和戶外活動基地都制定了相應的明確標準。
各地區可根據本地的一些特色,制定符合當地民眾需求的活動項目,在重大節日或活動中,加強對各地廣場舞開展的組織和領導,同時還需完善當地的基礎配套服務及設施。政府應當積極主動地展開行動,為完善城市廣場、社區居民健身區域及配套設施創造條件,還需要加強各地體育場館的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并對現有場館設定合理的開放時間,提高利用率。
二、大力宣傳,增強價值認同
各地區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加大宣傳介紹,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廣場舞的開展對人民健身有重要意義,同時,還需要營造出良好的廣場舞健身氛圍。可加強各社區之間廣場舞隊伍的交流合作,不時地開展廣場舞交流會,進行必要的電視報道。通過各種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吸引人們對廣場舞的眼球,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廣場舞健身活動中來。
三、完善政策,緩解噪音擾民矛盾
目前,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廣場舞噪音擾民問題。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直接影響和制約了廣場舞的開展,同時很容易激發社會矛盾,因此,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并且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使人們既可以參與廣場舞的健身活動,也不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例如,政府可以對廣場舞活動的時間進行限制,早晨活動時間在七點以后,晚上活動需要在十點之前,這樣對居民和周圍群眾的生活不造成影響,還是可以為人們所接受的。對那些在社區內不遵守規則的廣場舞隊伍,應當及時和相關負責人溝通協商,并且派專門的巡視人員進行檢查,對聲音太大的隊伍要及時予以制止。同時由于廣場舞的開展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因此很多地方都成為廣場舞開展的熱點區域。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廣場舞的區域進行規定,不適宜開展廣場舞的地方要設置標牌禁止活動,對居住密度較高的地區,應當注意場地的分配,還可以把廣場舞隊伍引到公園或廣場,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
四、充分利用視頻資源
隨著現代信息的飛速傳播和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因此,視頻教學資源對于廣場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現在互聯網上廣場舞的教學視頻很多,并且講解詳細,更新及時,能夠緊跟時代的潮流。廣場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改進舞蹈的內容和形式,優化廣場舞的動作,這有助于增強人們對廣場舞的喜愛,同時也可以緊跟時代潮流,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
五、加強骨干隊伍建設
骨干隊伍的建設是促進廣場舞大規模開展的重要方式。各個地區需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和優秀的教師隊伍,可以對廣場舞的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和指導,定期組織相關的廣場舞培訓班,吸引國內外舞蹈精華,對廣場舞進行鼓勵創新,幫助進行舞蹈的編排。同時還需要加強網絡教學建設,對各個地區負責廣場舞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專業的系統培訓,然后組織熱愛舞蹈的人員進行學習。
六、適時開展比賽活動,增強各隊伍之間的交流
通過廣場舞比賽可以有效提高人們學習廣場舞的積極性,達到增強自信心的效果,在進行排練的時候也能夠讓人們得到鍛煉,愉悅身心,因此廣場舞需要結合當地實際狀況,開展廣場舞比賽和培訓,積極引導人們進行廣場舞學習,加強鄉鎮、社區、單位、個人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人們的舞蹈水平,加強廣場舞活動的娛樂和健身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廣場舞活動當中來。
七、結語
廣場舞為我國新時代的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發展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給人們的健身帶來有利的影響。多樣化的廣場舞活動,代表著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對身心發展要求的提升,因此,鼓勵廣場舞大力發展,并同時解決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田常蘊,史曙生.基于全民健身視角下探討廣場舞的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170-171.
[2]朱其賢.廣場舞在社區生活中的作用及發展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