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喀什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喀什844000〕
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質量分析報告
■陳剛
〔喀什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喀什844000〕
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質量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標準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細絨棉》,以2015年度年度喀什地區(不包括農三師)棉花加工企業儀器化公證檢驗數據為基礎,對長度、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顏色級等指標進行匯總統計,并綜合生產、市場和政策等多方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而成。本報告所稱的棉花年度,起止時間為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
2015年度,喀什地區(不包括農三師)新體制棉花細絨棉公證檢驗加工企業123家,比2014年度增加19家,檢驗量1 730 223包,392 510 t,比2014年度542 529 t下降27.65%。2015棉花年度喀什地區檢驗數量統計詳見表1。

表1 2014年度喀什地區檢驗數量統計表
(一)顏色級
顏色級是用以評判棉花顏色的類型和級別的指標,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指標:白棉1級占0.55%、白棉2級占57.20%、白棉3級占41.83%、白棉4級占0.01%、淡點污棉1級占0.03%。顏色級比2014年度有明顯下降,其中白棉1級和白棉2級所占比例比2014年度下降了22.23%。近幾年喀什地區顏色級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2。

表2 喀什地區顏色級分布統計對比表 %
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指標比2014年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受7月中下旬持續高溫以及8月下旬9月上旬持續低溫的影響,氣溫對棉花生長造成較大影響,造成棉花色澤較差,顏色級下降。
2.2015 年度氣候條件不利,使得喀什地區棉花在加工過程中抗打擊能力下降,加工出來的皮棉纖維表面雜質多,反射率下降,對顏色級有較大影響。
(二)長度
長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內在質量指標之一,與棉花的整體使用價值密切相關。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長度級指標分布:26 mm占1.28%、27 mm占13.85%、28 mm占37.75%、29 mm占39.31%、30 mm 占7.61%、31 mm占0.15%。2015年度的棉花長度比2014年度有較大下降,其中29 mm下降10.05%,26 mm~27 mm上升了10.3%。近幾年喀什地區長度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3。

表3 喀什地區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
造成2015年度棉花長度指標下降主要原因,受7月中下旬持續高溫以及8月下旬9月上旬持續低溫影響,對棉花生長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是7月至8月高溫持續時間較長,持續的干旱高溫天氣不利于棉纖維伸長,造成棉纖維長度較短。同時,不利的生長條件還導致棉纖維強力下降,在加工過程中纖維遭受機械打擊容易折斷,使纖維的長度變短。
(三)馬克隆值
馬克隆值是棉花細度和成熟度的綜合反映,是棉花主要的內在質量指標之一,與成紗質量有密切的關系。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馬克隆值指標:C1檔占1.45%、B1檔占1.26%、A檔占11.07%、B2檔占41.20%、C2檔占45.02%。2015年度C2檔棉花比例比2014年度上升了32.69%,明顯高出正常范圍,成熟過度造成棉花使用價值下降。2015年7月至8月干旱高溫天氣是造成2015年度棉花成熟過度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喀什地區馬克隆值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4。

表4 喀什地區馬克隆分布統計對比表 %
(四)斷裂比強度
斷裂比強度是重要的棉花內在質量指標,與紗線的成紗強力有很好的相關性。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斷裂比強度指標:很差檔占0.10%、差檔占6.10%、中等檔占81.12%、強檔占12.15%、很強檔占0.52%。與2014年度相比斷裂比強度下降明顯,強檔和很強檔所占比例下降6.52%。受7月中下旬持續高溫以及8月下旬9月上旬持續低溫影響,對棉花生長造成較大影響,導致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斷裂比強度下降。近幾年喀什地區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5。

表5 喀什地區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
(五)長度整齊度指數
長度整齊度指數是重要的棉花質量指標,用以表示棉纖維長度分布均勻或整齊的程度。2015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長度整齊度指數低檔占0.48%、中等檔占55.17%、高檔占44.31%、很高檔占0.04%。受到棉花生長不利因素的影響,與2014年度相比長度整齊度指數下降明顯,高檔比例下降9.32%。近幾年喀什地區長度整齊度指數比例分布詳見表6。

表6 喀什地區長度整齊度指數比例分布 %
(六)軋工質量
軋工質量是籽棉過加工后,皮棉外觀形態粗糙及所含疵點種類的程度。2015年度喀什地區軋工質量指標分布:軋工好檔占0.26%、軋工中檔占99.69%、軋工差檔占0.05%,總體基本以中檔為主,與2014年度基本持平。
(七)棉花異性纖維
2015年度國內棉花需求和市場價格總體低迷,企業在收購、加工環節基本能夠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降低異性纖維的含量。
為了提高喀什地區棉花的整體可紡性,筆者針對上述質量指標檢驗結果和影響因素做出如下建議:
加強喀什地區棉花良種繁育,培育出適合喀什地區種植的主栽棉種,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每縣區有一到兩個當家品種,從根本上解決棉花品種的“多、亂、雜”問題,優化棉花品種結構,提高原棉品質的一致性。
繼續深入推進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以提高棉花可紡性為目標,促進棉花加工產業在企業經濟效益和質量穩定雙贏的方向上健康發展。繼續發揮棉花質量監督檢查的作用,積極實施棉花加工企業分類監督管理,督促棉花加工企業落實各項質量義務。繼續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質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