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驍 李 博 黃文和(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上海 200333)
電梯門區系統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梁 驍 李 博 黃文和
(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上海 200333)
電梯使用的安全隱患是客觀存在的,其發生故障、安全事故的頻次居高不下。門區系統作為事故頻發的“重災區”,必須引起電梯設計、制造、安裝、維修、使用的高度重視。本文對近幾年發生在門區區域的事故原因進行統計、分析,并提出預防措施,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電梯 門區系統 事故原因 預防措施
伴隨高層建筑的迅猛增加,電梯日益成為人們方便快捷的運輸工具,然而電梯使用的安全隱患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作為電梯重要的組成系統之一——門區系統,其發生故障、安全事故的頻次居高不下。據統計,80%以上的電梯故障和70%以上的電梯事故均是由于電梯的門區系統出現問題而引發的,部分門區故障甚至造成了人員死傷的嚴重后果。因此,電梯門區作為事故頻發的“重災區”,必須引起電梯設計、制造、安裝、維修、使用的高度重視。
通過對某城市近10年發生的電梯突發事件進行統計分析,在門區區域發生的突發事件共有38起,造成31人死亡(使用人員20人,作業人員11人),8人受傷。
1.1發生環節
從事件發生環節來看,38起門區突發事件中,發生在電梯使用環節的有21起,占55%;安裝、維修環節的有17起,占45%。
1.2傷害形式
從事件傷害形式來看,38起門區突發事件中,造成人員墜落傷害的有20起,占53%;人員擠壓傷害的有18起,占47%。
1.3事件原因
從事件發生原因來看,38起門區突發事件中,因相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有27起,占71%;因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引發的有11起,占29%。
其中,因相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27起門區傷害事件中,由于使用人員乘用不當而引發的有11起(見圖1),作業人員違章操作有16起(見圖2)。

圖1 使用人員乘用不當的具體情況(單位:起)

圖2 作業人員違章操作的具體情況(單位:起)
11起因設備故障引發的門區傷害事件中,層門、轎門短接的有7起,制動器制動功能失效、強迫關門裝置失效的各2起(見圖3)。

圖3 設備故障的具體情況(單位:起)
縱觀多發的電梯門區突發事件,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因素所導致:
2.1設備的不安全狀態
●2.1.1 門機構的不安全狀態
1)設計缺陷導致門機構處于“帶病”工作的狀態。電梯的門機構設計存在缺陷,使得電梯層門門鎖不用借助專用三角鑰匙,而是利用硬片狀的東西插入在層門的兩個門扇與門導輪架之間的孔隙內,向上用力便可將層門開啟,以致非專業人員誤入井道,造成人員受到傷害慘劇的發生。
2)壓緊彈簧失效。有的層門門鎖,其結構型式為,當下鉤鎖的壓緊彈簧失效時,層門門鎖的鎖鉤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脫落,造成層門關門不到位或電梯“開門”走車。
3)鎖鉤位置不當。層門門鎖的鎖鉤位置若發生偏移,則會形成嚙合深度不到位的“空擋”,在外力的作用下便可將層門扒開,造成人員墜落井道傷害事故的發生。如圖4所示,層門門鎖的鎖鉤位置發生偏移,其嚙合深度僅為1mm,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圖4 鎖鉤位置發生偏移
4)強迫關門裝置失效。一般情況下,層門強迫關門裝置有彈簧和重錘兩種結構型式。若傳動鋼絲繩斷裂或傳動中相互摩擦擠壓產生輕微卡阻等問題,均會造成強迫關門裝置失效的嚴重后果。
●2.1.2 門系統電氣安全裝置的不安全狀態
1)驗證門鎖閉合狀態的電氣安全裝置失效。安全回路被短接、門鎖短路、人為因素或元件本身的問題都可能致使驗證門鎖閉合狀態的電氣安全裝置失效,無法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一旦門鎖發生短路就極有可能在電梯層門、轎門未閉合的情況下,因其他樓層的召喚而運行,最終導致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
2)門鎖主副接觸點的不安全狀態。層門、轎門門鎖的主副接觸點未斷開,國家標準的相關條款明確規定了驅動機構要與動作元件(動接觸點)直接作用。其次,安全接觸點的防護等級也需要同有關的要求相符。而在實際檢驗中發現,一些正在使用中的電梯門電氣聯鎖與相關的要求不符。例如,有些電梯門電氣聯鎖的動靜觸頭是裝在同一個裝置上的,想要切斷或接通觸點,必須通過自身的彈力作用來實現,如此一來便容易使觸點粘連在一起,從而使電梯門在未關閉的情況下而運行,導致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
3)機械聯鎖裝置的不安全狀態。電梯門鎖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即電氣聯鎖和機械聯鎖。電氣聯鎖的作用在于通斷電梯的控制回路。而機械聯鎖的作用在于:當電梯的轎廂不在開鎖區域時,通過鎖閉機械聯鎖可以確保層門不被打開,除非使用專門的開門工具,如三角鑰匙。
2.2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2.2.1 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電梯安裝、維修作業人員缺乏安全責任意識,隨意短接門的電氣回路,而有的作業人員圖方便,作業過程中甚至直接將門鎖觸點短接,維修后卻不進行檢查,忘了拔掉短接線,致使電梯在層門開啟的情況下運行,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
同時,電梯安裝、維修作業人員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淡薄,如有些作業人員在轎頂上進行檢修操作過程中,未將電梯置于檢修運行狀態,轎廂意外移動造成作業人員遭受擠壓、剪切等傷害的事故屢見不鮮。還有一些層門三角鑰匙開鎖位置設置較高,有些作業人員采取站立在如消防箱、小推車等器材上這種不安全的作業方式開啟層門,極易造成作業人員用力開鎖時人體重心失衡而墜入井道。
●2.2.2 使用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乘客作為電梯的服務對象,其本身行為的不文明會導致悲劇的發生。有的乘客乘坐電梯時在轎廂內蹦蹦跳跳,兩腳跨越在層門地坎與轎廂之間吵鬧逗樂,當突發事件(如被困在轎廂內)發生時,不能冷靜處理,采取盲目扒門等危險行為。
電梯門區作為傷害事故的“重災區”,對其隱患的防范刻不容緩。電梯的安全運行與電梯的設計、制造、安裝、維修、使用管理等各個環節密切相關,只有各部門互相配合,各盡其責,嚴遵規范,加強安全意識,及時消除隱患,才能減少電梯故障及事故的發生。為確保電梯安全使用,筆者建議:
1)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及其零部件的設計應科學合理、選材得當,確保門的強度和剛度滿足電梯安全規范的要求。
2)提高電梯安裝、維修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對作業人員維保質量的檢查,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安全保護裝置,如驗證層門、轎門門鎖鎖緊和閉合的檢測裝置,確保其性能有效。同時,還應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知曉電梯作業的風險點和遵章守紀的重要性。
3)因使用人員的魯莽、草率行為引發的傷害事故層出不窮,因此,社會輿論應當加強宣傳電梯安全使用的方法,以及違章使用的害處,提高乘用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類似傷害事故的再次發生。
[1] GB 7588—2003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
[2] TSG T7001—2012 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S].
[3] TSG T5001—2009 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S].
[4] 盧志遠,代衛東,臧海龍,等.電梯門區故障案例軟件研發及其風險研究[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4,30(08):20-23.
[5] 趙丁.電梯門的鎖緊要求及門鎖的嚙合長度測量探討[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5,31(08),42-43+60.
[6] 張興法,張良,姜海鵬.門系統主要事故的分析及預防[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2,28(07):63-64.
Accident Analysis of Elevator Door Zone System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Liang Xiao Li Bo Huang Wen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Technical Research Shanghai 200333)
The hidden danger of using elevator is objectively existing, with high failure frequency. Door zone system as accident-prone "disaster area", should get great importance of the elevator design,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and using. In this paper, it counts and analyzes the cause of elevator accident in recent years occurring in the door zone system, and proposes prevention measures to avoid the recurrence of similar accidents.
Elevator Door zone system Cause of elevator accident Prevention measures
X941
B
1673-257X(2016)07-0062-03
10.3969/j.issn.1673-257X.2016.07.016
梁驍(1983~),男,碩士,工程師,從事電梯事故調查工作。
(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