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羅山天湖出土商代青銅器鑒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唐新
古息吉金
——河南羅山天湖出土商代青銅器鑒賞
□唐新
The unearthed Shang Dynasty bronzes in Tianhu Lake, Luoshan, Henan had been buried for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 years.Most of them are the well-preserved.Some artifacts were as bright as new ones when they were excavated.The overall style of these unearthed artifacts are the same as or similar to the artifacts in Yin Ruins in Anyang, which reflects its corresponding sets of etiquette were impacted by Yin Ruins culture as well as remained its certain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being a certain kind of territorial bronze culture in the late Shang Dynasty.Given the important value, this place is called as “Small Yin Ruins” by domestic archaeological circles and is causing concern in the society.
羅山縣,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別山北麓,淮河從該北部縣流過。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饒,文化積淀深厚。
1979年4月,該縣莽張鄉天湖村在修建水利工程時,發現商代晚期青銅器5件,當地文物部門聞訊后立即趕往現場清理,經調查后得知這里是一處商代晚期墓地。當年8月進行第一次搶救性發掘,隨后在1980年7月進行第二次發掘。經過兩次發掘發現22座商代晚期墓葬和部分周代墓葬。出土商代晚期青銅器219件和玉器、陶器、漆木器等多種器物①。

圖2
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盜墓份子的多次非法盜掘,致使天湖墓地遭到嚴重破壞。河南省、地、縣三級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再次對天湖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清理,發掘了25座商周墓葬。出土近300件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各類器物②。
天湖墓地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有幾十件器物均銘“息”字。商代甲骨文中有:“戊申帚息示二屯,永”;……子……何……息……白……“的記載③。據學者考證“帚息”就是嫁入商王室的息國女子。可見“息”國在殷商時期就已立國,族姓不別,或為伯爵,且與王室有著聯誼關系,河南莽張一帶是其居住地。周代的息國可能就是從商代羅山一帶的息國舊地東徙而來,故曰“新息”。如今在距天湖墓地30多公里的息縣縣城西南5000米的青龍寺附近,即是西周時期息國都邑所在地。楚滅息之后在當地置息縣,并在息地建立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息縣之師”成為日后楚國問鼎中原的勁旅④。
天湖商周墓地出土的器物現今分別收藏在河南信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處。其中的商代青銅器最具代表性,我們從中選出部分青銅器精品加以介紹。
息父辛鼎通高39.5、口徑24.2厘米。腹內壁鑄銘文“息父辛”三字。直耳方唇,圓腹較鼓,圜底柱足。腹部飾六組饕餮紋,上腹三組饕餮紋每組由四夔紋組成,中間為扉棱,云雷紋襯底。下腹三組寬大的饕餮紋每組由兩夔紋組成,中間為扉棱,兩夔相聯,底襯云雷紋。足飾云雷紋和三角紋,紋飾的陰線內填髹黑漆。此鼎造型莊重,紋飾清晰,是天湖墓地發現較大一件銅鼎(圖1)。
息父乙鼎通高18.1、口徑17厘米。腹內壁鑄“息父乙”三字。直耳方唇,分襠柱足。圓腹微鼓、腹飾三組饕餮紋,紋飾的陰線內填髹黑漆。青銅器裝飾上使用填漆工藝,在商代的青銅器上已使用,但考古發現的很少⑤,該鼎和天湖墓地出土的其它幾件填有黑漆的青銅器應是最早使用髹漆工藝青銅器實物之一(圖2)。
息鼎通高19.7、口徑15.5厘米。敞口、折沿、沿上有一對立耳。深腹、圜底、下鑄三條柱狀足、器腹用三組云雷紋襯底的獸面紋做裝飾,紋帶中填髹有黑漆,腹內壁鑄有一“息”字(圖3)。
大鼎通高22.2、口徑18.2腹徑18.5厘米。腹內壁鑄有一“大”字。敞口、折沿,沿上有立耳一對、圜底、深腹、柱足。腹部飾渦紋和四瓣花紋。此鼎裝飾簡潔大方,是一件實用銅器(圖4)。
獸面紋鼎 通高25、口徑20.5厘米。敞口、窄沿、沿上有立耳一對。腹微鼓、圜底、下有三條柱狀足、器腹上部飾獸面紋,下部飾一周帶有蟬紋的三角紋,柱足飾有陰線三角紋(圖5)。
象紋甗 通高50.9、口徑30厘米。甑、鬲連體,甑深腹敞口有雙立耳,鬲為弧襠袋足。甑腹飾三周弦紋,三條鑄縫自口沿與中心線,足飾象鼻紋(圖6)。
鸮卣 通高21、口徑11.5-12.5厘米。腹部橢圓,為兩鸮鳥相背而立的形象,其全身布滿精致的花紋。龍首提梁。蓋飾兩鸮首,鈕為六瓣菌狀。器腹用立體曲線勾勒出鸮鳥的雙翼,鸮翼上飾龍紋,翼側飾鳥紋。圜底下有四蹄形足,足飾卷曲龍紋。器底有一龜紋圖案,該器物造型精美,形象生動逼真,是罕見的青銅器精品(圖7)。

圖1

圖3

圖4

圖5
鸮卣 通高25、通寬20、腹徑20-17.2厘米。為兩鸮鳥相背而立的形象,蓋頂有一蘑菇狀圓柱鈕,蓋上飾兩組饕餮紋,鼻部凸出。提梁為繩索狀,卣腹用下凹的粗線條簡潔的勾勒出鸮鳥的眼、冠和翅,無底紋,四足飾夔龍紋。該器物保存完好,制作精致,紋飾簡潔大方,是商代青銅器的杰作(圖8)。
云雷紋卣 高29.6、底部直徑18.4厘米。外形呈扁圓形,有蓋,蓋上有蘑菇狀鈕,卣肩部有兩個半圓形的鈕環與繩索狀提梁相連,在卣蓋與卣肩部裝飾有云雷紋和獸面紋。卣中有液體存在,因保存完好,至今仍未打開,專家推測其中液體應該是商代的美酒(圖9)。

圖6

圖8

圖9

圖11
夔紋卣 通高28、直徑14.5厘米。造型端莊,束頸鼓腹,蓋上有蘑菇狀鈕,蓋頂與肩部飾夔紋、蓋的立壁飾三角紋,提梁為繩索狀。圈足較高,上部鑄兩道凸弦紋。該器物出土時考古人員發現里面有液體存在,隨后科技工作者從夔紋提梁卣中提取出1公斤左右、距今3000年的液體,并有果香氣味,說明這是一種濃郁型香酒,并以世界上“最陳的酒”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圖10)。
饕餮紋斝 通高26.2、口徑15.2、腹徑14.7厘米。圓體、敞口、口沿上立一對蘑菇狀方柱。三棱足外撇、腹部一側有扁條鋬。斝身上下飾饕餮紋,紋飾清晰,兩足稍殘(圖11)。
息爵 通高20、流至尾長15.6厘米。前有流、后有尾,口前立有蘑菇狀雙柱,深腹、圜底,三棱形足外撇,腹飾獸面紋,流下飾夔龍紋、尾下與口沿部有三角蟬紋。鋬下鑄一“息”字銘文。此爵造型完美、紋飾清晰,是商代酒器的精品(圖12)。
戈觚 通高25.4、口徑14.6厘米。喇叭形口,鼓腹圈足。腹飾兩組饕餮紋,圈足上部有四個十字鏤孔。圈足內鑄有銘文“戈”字(圖13)。
亞鳥觚 通高32.6、口徑16.1厘米。喇叭形口,高足外侈。頸部用寬大的蕉葉形獸面紋裝飾,上下均飾獸面紋,紋帶中還鑄有上下對應的4條扉棱。圈足內鑄有銘文“亞鳥”兩字。此器造型典雅,紋飾華麗,是商代酒器的精品(圖14)。
弦紋觶 通高10.9、口徑7.7、底徑7厘米。該觶口為橢圓形、口外侈,束頸、鼓腹、圈足。頸部下部飾弦紋兩條(圖15)。

圖7

圖10

圖13
雷紋尊 通高25.5、口徑20.4厘米侈口、微束頸、鼓腹下垂、圜底、高圈足器身飾三條云雷紋帶,其中兩條加飾有豎條形扉棱,圈足飾兩條凸起的弦紋。此尊造型端莊、紋飾簡約大方,與其它地域出土的器物形制有別,應是具有地域特色工藝精品(圖16)。
銅斗 柄長23.8、口徑3.3厘米。長柄圓腹,圓腹較深,腹飾三角紋一周。柄部上端飾獸面紋和夔紋,下飾夔紋,中部有凸起的獸面紋,七道溝槽與下端的獸面紋相連。斗是商周時期流行的一種挹酒器,但傳世和出土的商代銅斗并不多見(圖17)。
銅鉞 通長18厘米。直內寬援,圓刃,內上有一圓穿,素面。商代的青銅鉞淵源于新時期時代的石斧。既是一種作戰武器,又是一種重要的刑具(圖18)。
息戈 通長23.9、援長17.5、銎徑2.6-2.8、內3.5-3.7厘米。寬援、直內、橢圓型銎、中脊線明顯,內上鑄有一銘文“息”字(圖19)。
息矛 通長20、葉長4.8、援寬6.2、銎徑2.4-1.8厘米。長筩短葉,無脊。筩兩面鑄有銘文“息”字(圖20)。
尹箕 長23.7、柄長13.7厘米。箕形,柄為長方形銎,柄上有五個小孔,做為固定木柄的釘孔。柄部與斗部的結合部位有一個三角型凸起,柄部鑄有一銘文“尹”字(圖21)。
天湖墓地的發掘是淮河流域商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在我國南方除了在江西新干、湖北武漢、四川廣漢等地外,發現大型商代墓地的區域并不多見,像天湖墓地出土數百件商代青銅器的則更為罕見。天湖墓地出土的商代青銅器是成組的商代青銅器群,這批器物品種齊全、種類繁多。包含有鼎、甗、卣、尊、爵、斝、觶、鉞、戈、矛、斗、箕等多種,基本涵蓋了商代青銅器的大部分內容。紋飾裝飾上運用了饕餮紋、弦紋、云雷紋、夔龍紋、三角紋等多種紋飾。尤為重要的是這批青銅器中不少器物還鑄有銘文,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和古文字書法等提供了新資料。

圖12

圖14

圖16

圖17
這批器物雖在豫南的酸性土壤下埋藏3000多年,大部分都保存比較完好,有些器物出土時還光亮如新。器物的總體風格與安陽殷墟出土的器物相同或類似,從商代晚期早段到晚段的都有,延續時間200多年。有個別器物也有自己的特點:如墓地出土的一件銅甗甑部做直腹壁,但其口沿內里不出階與同期殷墟出土的銅甗形制不同,另外墓地有些銅器在花紋內填漆,而殷墟出土的器物則很少見。天湖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及相應的禮制是在殷墟青銅文化的深刻影響下出現的,但是有自身一定的特點,是商代后期帶有一定地域性的青銅文化⑥。這些器物不但為殷商文化研究提供了新內容,也填補了豫南商代考古的空白。鑒于天湖墓地的重要價值,這里被國內考古界譽為“小殷墟”,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①河南省信陽地區文管會等《羅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學報》,1986年第2期。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封中原文明—20世紀河南考古大發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郭沫若、胡厚宣《甲骨文集合》,中華書局,1978—1982年。
④趙燕姣《古息國變遷考》,《中原文物》,2014年第3期。
⑤⑥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Appreciation of Unearthed Shang Dynasty Bronzes in Tianhu Lake, Luoshan, Henan
Tang Xin

圖15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責任編輯: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