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輝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林業站 安徽歙縣 245231)
林業栽培種植技術探究
唐毅輝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林業站 安徽歙縣 245231)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充分發揮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的作用,來改善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近年來,我國的氣候呈現出變暖的趨勢,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威脅,我國政府部門給予林業部門的政策支持也是遠遠不夠的,不能為林業的發展帶來保障。當前,人們充分意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對于林業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采取了一系列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為林業的發展電信了良好的基礎。
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管理
通過對我國的林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可知,我國森林的總覆蓋率已經達到了國土面積的20%以上,占據世界首位。但是提高林業栽培技術依然是我國當前林業發展的重要主題。要想促進林業的發展,必須要提高林業栽培技術,加大對林業栽培技術的資金投入,促進林業栽培技術的創新,依托現代化的林業栽培技術,解決在林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點,加強對林業自然資源的合理調控,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
1.1 林業樹木栽培要因地制宜
在林地進行樹木栽培種植時,需要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土壤環境進行了解,需要結合不同的種植環境來選擇適當的種植樹種,需要選擇一些生命力和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樹種,充分展現出樹種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同時,為了確保樹種栽培技術的合理性,需要對栽培地周圍的環境、降水量和氣溫等因素進行充分的了解,確保樹種種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確保樹種的成活率。要確保林業栽培技術要因地制宜,對樹苗生長周期進行詳細的了解,準確把握樹苗的最佳種植時期,嚴格控制樹苗的最佳種植時間,確保樹苗種植時間需要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相一致,起到良好的種植效果,促進樹苗的增產增收[1]。
1.2 確保林業栽培種植的科學性和結構性
要想促進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要加強對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的外部條件進行合理的掌握和利用,對自身的生長優勢進行合理的掌握,結合樹木種植的外部條件,確保樹木種植的成活率,為樹木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樹種栽培的結構性,主要是指在樹木種植中,需要對樹木的種植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夠根據不同樹木的不同生產周期和不同發展情況進行合理的考慮,加強對樹木生長周期的全面性考慮,確保樹木種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應該結合樹種自身的生長習性,進行梯形種植,該種種植排布形式,能夠讓樹種吸收到充分的陽光,對樹木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梯形樹木生長方式,有利于實現對樹木成材后合理的梯形砍伐,能夠確保林業發展的有序性。
1.3 保障林業栽培種植的整體性
在林業栽培中,不能光考慮到眼前利益,應該考慮到林業發展的長遠利益,促進林業的持續健康生長。所以,需要保障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結合林業地區的具體栽培情況,加強對林區樹木的集中管理和集中規劃,確保規劃的合理性,提升栽培種植技術的整體性。林區內樹木的種植,能夠起到防風固沙和凈化空氣的重要作用,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為林區提供和培育后背森林資源,在林區內部進行樹木栽培種植過程中,需要結合樹木自身的需要,給樹木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種植環境。樹木的生長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需要結合樹木的自身特點,來確保林區樹木栽培種植的合理布局和規劃,確保林業資源的合理共存和生長。
2.1 做好林業栽培種植準備工作
林業栽培種植前的準備工作對林業種植成效具有重要意義,在樹木種植前,需要對種植地的土壤、地形和周圍的環境進行系統的調查和研究,以確保樹木種植的合理性,為樹木種植提供良好的條件,提升樹木種植的成活率。同時,林區還應該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能夠確保對樹木的及時供水,防止降水過多,造成林區水澇災害的產生。另外,還需要做好干旱準備工作,儲備大量的水,防止干旱天氣的產生,對林區樹木造成的危害。需要定期對林區進行清理工作,及時除草和打掃衛生,防止樹木周圍的草吸收樹木的營養,確保樹木營養的及時供給。對垃圾的清理,能夠給樹木的生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生活環境,防止對土質造成污染。在進行種植地選擇時,應該選擇一些熟土地區進行種植,對于營養成分不高的種植地,應該通過施肥或者殺蟲劑的形式,來進行養分的供給或者消毒,強化土壤的種植能力,加強對種植地樹木的合理分類,確保樹木種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2]。
2.2 科學挖掘種植樹穴和處理土壤
挖掘種植樹穴和處理土壤,是確保樹木科學種植的基礎和條件,樹穴的大小和土壤的處理,應該結合具體的樹木的種類和具體生長情況來決定,在挖掘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給樹木留有合理的生存空間和生長空間,對促進樹木的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樹穴的挖掘深度需要結合不同品種的樹木進行合理的選擇。另外,為了確保樹穴生長的合理性,需要對樹穴周圍的土壤運用科學的化學方法進行檢驗,對土壤中的成分進行充分的了解,能夠明確土壤是否適宜樹種的生長,一旦檢測出有不適合樹木生長的土壤成分,應該進行進行處理,防止對樹木生長造成的影響。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為樹木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1 挖掘樹穴
2.3 定期對栽培植物進行修剪
對栽培植物進行定期的修剪工作,是確保樹木合理生長的保證,也是樹木種植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環節。應該重視該環節在樹木生長中的重要性。但是當前林業部門沒有意識到定期對栽培植物進行修剪的重要性,導致后期種植工作出現不完善和不系統情況的產生,造成樹木產生變形或者枯死情況的產生。在對患病的葉子和枝條進行修剪過程中,需要堅持“去病保根”的原則,能夠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降低樹木的死亡率。需要將新的樹葉和樹梢進行修剪,能夠確保樹木根系的長度,對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為樹木根部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具有重要作用(見圖2)。

圖2 修剪樹木
2.4 對栽培植物進行定期施肥
定期施肥是樹木生長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樹木生長中不可缺少的肥料,能夠提高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增加土壤元素的含量,幫助樹木快速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有效的抵致病蟲害疾病的產生,對增強樹木的抵抗能力具有重要性。同時,施肥的量也需要結合樹木的品種來決定,肥量要適中,防止過量施肥對樹苗造成的燒肥現象,過少起不到作用情況的產生。在施用氮、磷、鉀肥時,需要將肥量控制在5:3:2,對于生長期的樹木,施肥量應該控制在3:2:1,能夠確保施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確保肥料營養的充分吸收。
2.5 對林業栽培土壤進行改良
土壤對樹種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在進行樹種種植時,需要確保土壤成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對于土壤成分存在的不合理現象,應該及時進行改良。紅黏土是林區樹木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土壤,該類型土壤質地比較硬,并且有機物相對較少,喜濕怕干旱,對該種土壤進行改良時,需要在土壤中加入動物糞便和荷塘中的淤泥,來對土壤進行改良,增加土壤的有機物含量,改善土壤成分。對于種植地出現的土壤有機物含量過高和營養成分不足情況,都需要通過調節土壤的PH值來實現,確保土壤PH值種植的合理性[3]。
林業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國家經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林業中樹木的種植,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后備利用資源,在當前的林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盡管我國已經意識到了林業發展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并且明確了當前林業發展中存在的重視技術不足和專業技術人員不足情況。因此,需要加強對林業種植知識的普及,提高林業種植人員的專業技能,確保樹木種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加強對栽培土壤的控制和管理,給樹木的種植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1]黃劍泉.林業栽培種植技術[J].北京農業,2015,29:63~64.
[2]陶 敏.生態模式下林業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5,33:77~78.
[3]楊成全.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的探討[J].農技服務,2014,07:151.
S725
A
1004-7344(2016)17-0171-02
2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