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關于人力資源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劉明明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隨著我國企業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改革,國內企業逐漸在國際競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必須要時刻重視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項目管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應用
當前,中國企業正面臨著許多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挑戰,從職業群體的不斷變化,如新生代員工主動性明顯增強,表現出不同于父輩的利益訴求點,到需要應付不斷出現的新法規及利益相關者積極介入企業管理實踐帶來的復雜性。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正成為中國企業轉型過程中的一個新課題。
(1)人員流動性較大。在工程項目的實際實施過程中,工作內容不斷變化,同時項目對人員的需求也不斷變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需要由不同專業的人員來完成,這就導致人員流動性較大。另一方面,工程項目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較大,招聘來的員工眾多,而員工的素質又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人力資源的招聘和解聘工作存在較強的權變性,增加了人員的流動性。
(2)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周期性。每一個工程項目,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工程項目的管理組織也具有一定的存在周期,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具有周期性,當工程項目完成之后,就意味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結束了一個周期,當新的工程項目開始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又將進入了新的周期。
(3)人力資源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根據工程項目具體要求和對特定人員的需求,在項目中對人員的培訓有很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工程項目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具有明確的目標,其人員績效的考核針對性明確,重視短期考核。使得人員在知識技能結構上存在著比例失調。
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利用項目實施中所涉及的人力資源而開展的一種項目專項管理的工作就是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過程的活動中,會運用到知識、技能、工具與方法。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為支持和滿足項目有關各方對項目有效實施的要求與期望。項目的管理活動也不是單一的,它既涉及了全局性和綜合性的管理,也涵蓋了項目目標性和核心性的管理,其中涉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則是項目專項性和保障性的管理部分。其具體包含的內容如下圖。現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去企業傳統單一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市場競爭需求,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大,這對企業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企業管理積極應用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積極應用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可以顯著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企業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而又系統的工作種類,其涉及到很多方面內容,在管理過程中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整個企業管理進程和工作效率產生嚴重影響,所以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要組織各個部門通力合作,積極應用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模式可以顯著調動各個部門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人才的作用,更好的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確保企業管理層和領導更加準確地掌握企業人才資源,更好地分配各個部門人才,從而保證企業各方面管理工作順利開展。②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可以顯著降低企業人才流失率。如今人才流失是企業管理面臨的一大主要難題。人才的流失對企業發展極其不利,導致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多種多樣,薪酬問題、工作環境以及升職加薪等等。企業應該積極應用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模式,為企業人才提供一個輕松優越的工作環境,為職工晉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從而切實降低人才流失率。

圖1
3.1 基于企業為目標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不同領域的管理模式可以在人力資源管理力度和管理風格上實現新的突破。例如,企業逐漸將信息技術嫁接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標志著我們已經進入自我服務和基于網絡的電子人力資源管理時代。電子人力資源管理被視為覆蓋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技術的涵蓋性術語,把人力資源工作本質變成信息中介者和決策支持角色,旨在改善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實現成本降低,有助于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價值和戰略價值的提升。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原始創新。例如,從計件工資、傭金制演變而來的績效工資屬于一種前所未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創新。績效工資依據的理論基礎是資源觀的能力論,將績效與薪酬聯系,體現多勞多得的公平原則,激發員工發揮潛力,積極完成業績,成為推進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有效工具。以企業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強調系列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連貫性,以及內外部兩方面的匹配,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發展狀態的外部匹配,人力資源管理模塊之間補充和支持的內部匹配。例如,最佳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高績效工作系統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系統化而成。并非所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對員工的績效結果都是同等有效的,所以組織需要識別和實施那些最有效的實踐。
3.2 基于員工為目標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以員工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形式涌現了員工持股計劃、指導人計劃、員工參與計劃、內部營銷和家庭響應型人力資源政策等。員工持股計劃、指導人計劃等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形式是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經過原始創新而開發的。這些支持性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通過為員工提供參與決策的權利,享有公平的獎勵和成長機會等,以促進員工組織支持感的發展。其中,員工持股計劃是人力資本產權價值的實現形式,使員工享有剩余索取權的利益分享和擁有經營決策權的參與管理,同時滿足了員工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來自營銷領域的思想和技術能夠為以員工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即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嫁接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形式的功能是員工對管理服務需求的本質所在。
3.3 基于思想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一些企業管理者由于缺少系統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對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也沒有更多精力深入了解相關的專業知識體系,導致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單一,企業發展動力不足。很多企業管理者能夠從理論層面認同員工是實現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在實際生產和企業管理過程中并沒有顯示出對這部分資源的過多重視和關注。一個優秀的企業,人才是企業市場競爭的主要資源,現階段的市場競爭說白了是人才的競爭,一個不重視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的企業是不能獲得長足進步和發展的。而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讓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的重要性,系統的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讓其明白人力資源系統化管理和企業發展戰略之間的密切聯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日常會議和培訓會議,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完善的專業知識教育,并通過努力學習借鑒成功案例以及國內外企業先進人力資源的管理理念,切實保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和科學化。
3.4 基于創新理念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當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職業面對著信任危機和關鍵利益相關者視野的正當性喪失,需要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進行新一輪的創新。為了應對當代和未來工作場所的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需要重新提煉他們的角色和職業認同,以支持工作中雇主與雇員利益之間更好的平衡。具體來說,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需要更加關注外部,善于與其他團體和機構建立網絡關系和富有成效的聯盟,善于分析并能夠證明有效人力資源政策和實踐相關的收益,善于在逐漸透明的社會中加強擁有豐富信息勞動力的管理。因此,對于一直固守在常規人事和行政管理事務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而言,將創新納入人力資源管理者勝任力素質模型中,是人力資源管理者能否在員工能動主義和利益相關者積極主義的背景下支持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新的機遇,但是企業的發展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企業想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想穩定的發展,必須要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通過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為企業培養出一批不但職業素養良好,還具備專業技能的隊伍,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1]單文杰.勝任力模型在山東網通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薛春文.ERP在HL電力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
[3]張忠奎.人力資源會計在金保工程項目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1.
F240
A
1004-7344(2016)23-0001-02
2016-7-30
劉明明(1981-),女,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