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霞 陶有本
(1.廣州市花都區氣象局 廣東花都 510800 2.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運行指揮中心 廣州 510406)
1011號超強臺風“凡亞比”過程分析
黃金霞1陶有本2
(1.廣州市花都區氣象局 廣東花都 510800 2.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運行指揮中心 廣州 510406)
副高是“凡亞比”相對穩定西行的重要因素;自動站風的空間輻合對把握降水的時空分布有一定參考作用;低層臺風中心附近正渦度長軸方向能較好的預示臺風未來的移向。
凡亞比;水汽;正渦度長軸
2010年第11號熱帶氣旋“凡亞比”,于18日16時達到超強臺風等級,在19日早晨登陸臺灣島之后,減弱為強臺風,穿過臺灣島后,進入臺灣海峽,強度逐漸減弱,直奔粵東至閩南一帶沿海,于20日07時以臺風強度再次登陸福建漳浦,20日9時繼續西行進入廣東省境內,強度繼續減弱,并由粵東西行至廣州境內,于21日05時停止編號。“凡亞比”是典型的“西行臺風”。
2.1 西移路徑分析
本次熱帶氣旋過程中,副熱帶高壓強大且穩定,是“凡亞比”相對較穩定向西移的重要因素。整個過程中,副熱帶高壓呈帶狀分布,強度穩定,其南側的東風氣流將引導“凡亞比”向西或偏西方向移動,是典型的西行臺風。
2.2 低層臺風中心附近正渦度長軸方向對臺風未來移向的指示作用

圖1 9月19日20時850hpa渦度

圖2 9月20日20時850hpa渦度
9月18日“凡亞比”的正渦度中心呈類圓型,形狀對稱,偏西移路徑穩定,說明此時副熱帶高壓的作用及熱帶氣旋內力的作用均較穩定,“凡亞比”沒有出現明顯的偏折路徑。9月19日~20日(圖1~2),“凡亞比”中心附近正渦度長軸發生了轉變,由對稱型轉為南北向型,此時,臺風移向轉向偏北。而9月21日的渦度長軸又轉變為東西向型,此時,臺風轉為偏西行。從以上變化情況可以看出,低層臺風中心附近正渦度的長軸方向能較好地預示臺風未來的移向,對提前判斷熱帶氣旋對本地的影響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3.1 “凡亞比“大風分析
“凡亞比”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冷空氣影響或卷入。由于熱帶氣旋強度不斷減弱,即中心風力減弱,大風半徑及陣風范圍對預報本地風力影響有較大參考。但在考慮熱帶氣旋減弱的速度和程度上,要看熱帶氣旋所處的形勢場的變化,特別是周圍氣象梯度的變化。
“凡亞比”進入廣東境內后,減弱為強熱帶風暴,但從汕頭、潮州等地的自動站實測數據來看,平均風力不大,陣風10~11級。9月20日08時、20時,21日08時地面氣壓場上,熱帶氣旋周圍的氣壓梯度快速減小,因此風力對汕尾的影響有限。
3.2 “凡亞比”降水分析
本文主要從風的空間分布、低層流場、水汽、水汽通量、云圖結構等方面著手,分析“凡亞比”對汕尾的暴雨影響。

圖3 9月20日20時汕尾自動站風的空間平面圖

圖4 9月21日08時汕尾自動站風的空間平面圖
汕尾各地降水的主要時段為20日9~15時、20日23時~21日3時、21日5~9時。對應汕尾自動站風的空間平面圖(圖3~4),在降水集中時段,風的空間分布有明顯風向輻合,輻合區附近降水較為劇烈。因此,降水的時空分布與風的變化有密切的聯系,由此可以把它作為判斷降水落區的一個參考依據。
分析850hap風場,19日汕尾還處于熱帶氣旋外圍下沉氣流,20日環流中心移近粵東至閩南沿海,汕尾處于熱帶氣旋環流中心附近,降水開始加大,至21日熱帶氣旋進入廣東并逐漸西移,其南側的西南風場影響并有明顯風向輻合,此時降水仍處于高峰期;22日,隨著“凡亞比”中心環流減弱向西遠離,風場轉為偏南,但風向仍有明顯輻合,因此這時降水未完全停止,但熱帶氣旋的強降水階段已告結束,此時副熱帶高壓緊隨其后,汕尾仍有一段強降水過程,這與副高前邊緣不穩定氣流及熱帶氣旋減弱的偏南氣流共同作用有關。
(1)副熱帶高壓強大而穩定,是“凡亞比”相對穩定西移的重要因素。
(2)自動站風的空間分布圖,可以很好地反映“凡亞比”相對汕尾的位置,并對把握降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3)低層風場、水汽是判斷降水強度和落區的重要指標。
(4)低層臺風中心附近正渦度長軸方向能較好的預示臺風未來的移向,對預報員及時調整預報結論有較大作用。
[1]張麗玲,黃 衛.影響普寧市熱帶氣旋的氣候特征.廣東氣象,2010(5):26.
[2]林良勛,等.《廣東省天氣預報技術手冊》.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29~83.
P444
A
1004-7344(2016)23-0326-02
201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