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
云南省就業結構的經濟研究
——基于產業結構調整分析
陳俊杰
(云南財經大學云南昆明650000)
經濟增長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話題。而經濟增長的核心是產業結構。就業問題關系國家的穩定,所以一直國家宏觀調控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它對就業會如何影響?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我過通向東南的門戶,研究云南產業結構調整對其就業的影響,有利于促進云南產業結構的升級,推進云南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就業結構;調整
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四大目標。而根據這么多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宏觀調控的經驗來看,就業問題在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業是民生之本,加強推動就業,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解決目前我國面臨巨大失業壓力的客觀要求和有效辦法。
隨著勞動密集型不再是我國的發展優勢,大量投資撤出。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增長有所緩慢,產業結構面臨著轉型。而我國人口眾多,二元經濟結構明顯,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會造成我國在產業結構轉型中面臨大量的結構性失業。因此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引入了三次產業分類法。即將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的是廣義的農業;第二產業指的是廣義的工業;第三產業指的是廣義的服務業。
自1978年后,全國各地的GDP都在高速增長,但是隨著發展的不斷深化,三大產業在產值中所占的比例變化確實很大。
再來看云南省,和全國相比,除了第二產業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以為,第一產業大幅下降和第三產業的大幅增加的趨勢基本一樣。但是2015年云南省第一產業的比重15.09%還是比全國的9%高出了近6個百分點,并且可以看出近年來云南省第一產業的調整速度也在減慢,幅度也在變小。
從第二產業來看,一直處于上下波動階段,沒有什么變化。在1978-2015的早期占比低于全國水平,但越來越靠近,在2015年僅僅比全國低0.74個百分點,估計未來不久便會持平。從表中來看,有一個關鍵轉折點就1990-1995年間,在那之前,云南省的產業結構一直是A>I>S,在那之后,從某些資料中來看應該是1992年云南省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變成了I>A>S,第二產業一直在波動。
從第三產業來看,1978年后,全國和云南的第三產業占比都在高速增長,但云南省一直落后于全國,并且在2000年之后其發展速度在放慢。
總體來看,云南省三大產業的發展趨勢與全國發展趨勢大致相同,也符合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第一產業產值大幅度減少,第二產業上下波動無明顯變化,第三產業產值大幅度增加,但今年來增速有放慢趨勢。第二產業應該在云南省起著支柱的作用。雖然三大工業一直處于調整之中,但是仍然存在嚴重的缺陷,同時也阻礙了云南省的經濟發展。

表1 1978-2015云南省和全國三大產業就業構成
分析表1可得,從1978年到2015年云南省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比例一直在持續下降,從1978年的86.10%下降到了2015年的53.58%,下降幅度為32.52個百分點。而對比與全國第一產業勞動力比例而言,從1978年的70.53%下降到了2015年28.30%,下降幅度為42.23個百分點,很明顯可以看出云南省第一產業的就業結構調整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到了一半以上,說明云南省依舊是一個農業大省,有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特征。
從第二產業的勞動力比例來看,就業人數變動不是特別大,從1978年的7.67%增加到了2015年的12.99%,增幅僅僅5.32個百分點,遠遠落后于全國。況且2015年全國第二產業就業比例已達到了29.3%。云南省還沒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并且可以看出云南省第二產業就業比例波動起伏不斷,從1978年到2005年有時比例上升,有時比例下降,這應該和國家在這期間對云南省發展政策的定位有關系。而在2005年之后雖然略有波動,但總體上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
從第三產業就業占比來看,從1978年到2015年第三產業就業占比一直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從1978年的6.23%增加到了2015年33.44%,增加幅度為了27.21個百分點。雖然與全國相比,云南省的2015的33.44%依然落后于全國的42.40%,但是可見這么多年以來云南省第三產業的就業結構調整速度已經很大了,其主要的轉移力量是來自于第一產業中的勞動里。
根據本章分析,從產業結構來看,到2015年云南省基本與全國趨勢一樣,第三產業產值最大,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少是第一產業,從這些指標來看,基本已經達到了工業化中期。但是與全國不同的是,第一產業占比依然較大,第三產業還有待發展。
而從云南省三大產業就業結構來說,雖然第一產業就業占比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比重仍然很大,而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明顯偏少,第三產業就業人數雖有明顯增加,但是還是偏少。
所以從以上分析來看,2015年云南省在第一產業中,勞動力占比53.58%確只有15.09%的產值說明云南省第一產業勞動力人數過多,并且也暴露出其第一產業的生產力下了低下,需要改進。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調整步調有點脫軌。
[1]邱嵐嵐.云南省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質量的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1.
[2]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3]安娜,王江.循環經濟下云南省產業結構改革[J].2011(23).
[4]史丹,夏杰長.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2012-新興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陳俊杰(1989.11-),男,漢,碩士研究生,云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