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 重慶 400000)
?
當前重慶工業減排的必要性研究
孫建
(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重慶400000)
當前我國各地區均有減碳目標,工業是碳排放主要來源,重慶工業減排有助于地區減碳目標的實現。數據表明,重慶工業碳排放占地區碳排放比重高,低效率的煤類能源占比過高。提出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善能源結構等建議。
重慶工業;碳減排;產業結構調整
2000年重慶工業產值僅為962.32億元;2015年,重慶工業產值達到21400.01億元,是2000年工業產值的20多倍,其發展非常迅猛。增速上,從2002年開始直到2011年,除2005以外,重慶工業產值增速均高于20%,2004年、2007年、2010年三個年度甚至超過30%;2012年開始,其增速出現下降,但均高于10%。
1.重慶工業碳排放占比過高
2000-2002年,重慶工業碳排放占重慶碳排放總量比重均低于40%;從2003年開始,重慶工業碳排放量占比超過40%,2003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015年占比超過50%;2013年碳排放占比高達60.67%。
2.工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煤類能源
由表1,重慶工業用能主要是原煤、焦炭等煤制品,水電、火電等,天然氣,汽油、煤油、柴油等油類。從工業碳排放產生的來源來看,以煤為能源而產生的碳排放占據主要地位。2000年,煤類產生的碳排放為3015.54萬噸,分別是電產生排放的31倍,氣類產生排放的74倍,油類產生排放的100倍。2000-2015年重慶工業碳排放中,煤類能源產生的碳排放均超過93%;用電所產生的碳排放占比多在3%-4%之間;而汽類和油類兩者產生碳排放的總和不超過2.5%。

表1 2000-2015年分能源品種碳排放量
1.重慶工業減排有利于地區減排目標的實現
作為“嵌入式”發展的城市,重慶工業發展經歷了“抗戰”工業內遷,國家“三線”建設等特殊時期,以鋼鐵、化工等為主的重化工業占據重慶工業的主要地位,其特點是用能量大、用能效率低、碳排放強度大、碳排放系數高等。從2000-2015年重慶地區工業碳排放占比的情況來看,工業碳排放量增加是重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解決好重慶工業碳排放,能夠極大促進重慶地區碳減排工作的開展。
2.重慶工業用能對煤類能源過于依賴
由于我國能源儲藏的特性,煤類資源豐富客觀上使得各地區的工業用能以煤為主。煤類能源本身屬于低效率能源,同等效率下,其產生的二氧化碳大大高于氣、電等其他能源種類。
其中,重慶工業碳排放的93%以上由煤類能源產生,低效率能源大大提高了重慶工業碳排放的總量。
3.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重化工業發展
當前,“供給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國內鋼鐵、水泥等行業的過剩問題。重慶地區可以利用這一個契機,解決好區域工業結構中重化工業占比過高的問題。一是關停小型的煤礦等企業,促進重化工行業的整合,同時引進技術,提高工業能源使用效率;二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減少地區經濟對高耗能工業的依賴。
4.改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
重慶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其品質較低,含硫量高,不利于地區環境。重慶蘊含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可以開發用以替代現有的煤炭,擺脫工業大量使用煤炭的現狀。此外,西南地區水資源非常豐富,云南等地區的水電每年均有大量剩余,可以考慮引進這些地區的水電。
重慶市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重慶高排放產業低碳發展研究”(CYS16192)
孫建(1991-),男,重慶忠縣,碩士在讀,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