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寶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應運而生的度假酒店是指以接待度假游客為主,商務會議為輔,提供一整套餐飲、住宿、康樂設施,給客人商務或者出游提供一套完整的生活解決方案。
按照酒店的設備、服務、管理、規模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星級酒店評定標準》是評定星級度假酒店依據,其中五星級酒店是最高級別,硬件設施完善,服務設施齊全,是住宿、會議、商務活動、購物、娛樂活動中心。
五星級度假酒店的建筑設計,其核心部分分為如下幾個部分,以黃島索非亞大酒店的設計為例:
1.對基地的分析及總圖布局
1.1 基地狀況:
黃島索非亞大酒店位于青島開發區濱海大道,與大海一路之隔,地處黃島商務中心區的濱海部位,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1.2總圖結構設計
總圖設計是建立在對基地的充分解讀之上的,設計充分考慮城市空間布局,在控規的基礎上,根據功能需求設計了一棟擁有兩座垂直與海面的塔樓,使得城市的視線通暢,與北面的城市空間更加協調。同時經營管理上更具靈活性,而且創造了一個具有場所感的空間。
公共區域被安排在擁有三層退臺的裙房中,圍繞一個中空的中庭布局。一個有著臨海前廳的大型多功能廳置于兩座塔樓的中央部位,圍繞中庭布置餐飲與會議功能的各種餐廳和多功能廳。客房則以面向景觀的床作為中心布置。整個建筑高度控制在60M以內,以保證本項目創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輪廓線。
1.3總圖交通流線設計
酒店的交通流線需要提供一個人行與車行考慮完備的設計,一個安全到達的成熟的流線安排。一般的設計要點在于酒店的車道入口、停車場、大堂入口與上下客區域等,這些地方需要提供足夠的細節與設計的舒適性,以提供給客人一種回家般的自然感受。比如路沿石需符合無障礙設計、花壇、各種標識等需要考慮引導性,車行道路與步行道路盡量分開,提供安全的活動空間。
貨物出入口設置在隱蔽的地方,避免與客人的車輛發生交叉,卸貨區位于地下室,通過兩部貨梯通往各個公共樓層。
2.公共部分
酒店的公共部分一般指客人可以隨意活動的公共區域,包括大堂區、餐飲區、會議區、娛樂區等等。公共區域的設計好壞,直接影響到客人對酒店的整體印象。
2.1大堂設計
大堂設計包含了一系列的空間感受設計,是酒店設計的核心部分,入口處需要設計成宜人的尺度,給人回家的感覺,客人進入后,行李員服務臺應在便捷、隱蔽的位置,在前臺處提供等候區,前臺與通往客房的電梯需要便捷明確的通道。圍繞大堂公共空間還需要設置禮賓部、商務中心、公共電話、公共衛生間、大堂吧等等設施,并且設計一個可以同時滿足早餐需要的全日餐廳。
索非亞大酒店的總臺設計于大堂中軸線上,距離東西兩側均有直觀性和直達性,中軸線兩側布置大堂吧和公共休息區,與塔樓連接處設置兩處自動扶梯,聯系負一層和二、三層。提供有效的垂直交通。通向負一層為娛樂、水療區,通往二樓則是多功能廳和各種多功能廳。為了加強中軸線的視覺及空間的沖擊力,中軸線上設置一橢圓形穹頂,光線由三樓頂部傾瀉而下,給大堂帶來空間和光影的變化。
2.2餐飲區
餐飲區一般由中餐廳、西餐廳、各種風味餐廳組成,提供與眾不同的用餐體驗,空間設計上需要體現具有想象力的一種獨特性。大堂的酒廊需要提供一種類酒吧的風格,而中餐廳則需要完整的空間,風味餐廳則是提供一個安靜的場所或者提供一個特殊的餐飲文化。
索菲亞酒店設計了一個直達的二層的扶梯,通往餐飲區,內設面朝海岸線的西餐廳,兩側布置中餐廳和風味餐廳,提供豪華自助餐和展示廚房。
酒店還單獨設置了一個多功能廳,可以舉辦公司的慶典或者酒會活動,有著單獨的交通系統。
2.3客房區
五星級酒店的客房部分要求寬闊而整體;布置要求是:豪華、舒適而溫馨。設計客房開間10.2米、進深4.2m(軸線),層高3.6米,衛生間分干、濕兩區,面積大于普通要求的8平方米。
除了標準客房之外,還設計了行政套房和經理級套房和一部分無障礙客房。
圍繞客房服務的房間有管房布草、行政酒廊等功能房間和區域。索菲亞酒店設計了832間海景客房,最大的利用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并且在客房的布置上將床正對景觀海面,給客人提供一種極致的海景體驗。客房塔樓均呈V字形展開,并且在每個外窗做了轉折處理,引導視線方向朝向更好的方向,即使最靠北側的房間也能夠擁有很好的觀海景觀。南端套房更是擁有平行海平面的景觀。第十五層設置了一個行政酒廊。總統套房設在第十六層,也可以在南端貫通兩層形成擁有無限海景的躍層套房。
2.4娛樂休閑區
地下一層為半地下層,提供ktv功能,設置超市與各種包房。同層還借助半地下層的采光通風,設置健身中心一處,提供康體健身、游泳、水療等功能。
室外的景觀設計體現海濱色彩,人工沙灘和草地、水池噴泉等設置使得酒店景觀格調清新明快。
3.后勤部分
酒店的后勤部分一般包括行政辦公區、后勤支持區、廚房和食品加工區、倉儲區、員工生活區等,這些平時不為人知的地方,卻是整個酒店管理運營的核心部分,前臺的經營水準和服務質量都由這里提供培訓和控制。
3.1行政辦公區
行政辦公區分為前臺辦公區域和后臺內部辦公區域,前臺辦公又包括辦公區和支持區。支持區包括財務、行政辦公、接待、銷售與宴會辦公等等。其中前臺辦公室最主要的場所,需要設置隱蔽的、與公共流線完全分離的交通流線,以避免穿越前臺。
后臺辦公是員工活動的集中地點,包括員工的單獨入口、人事部、制服發放處、更衣室、醫務室、培訓室、安保及消防控制室、監控室,還有和主廚房靠近的員工廚房和員工餐廳。后勤辦公區域是不易被注意但是很重要的部分,特別是流線設計,需要充分考慮。辦公區的各個功能空間應當按人流有序布局。人流線就是指員工通過員工出入口—工服房領取工服—浴室洗浴更衣—到達各自崗位(入店至上崗間還可能要到員工餐廳用餐)。
3.2后勤支持區
后勤支持區是保障酒店各種硬件正常運營的部分,功能包括了工程部、維修部、收發區與卸貨平臺、燈光控制與調光、暖通空調及電氣設施、給排水與室外維修設施等等。
度假酒店與商務酒店相比,需要更多的工程與維修設施。附屬收發設施包括了儲藏區、瓶罐清洗、垃圾回收、布草存放等設施,酒店還設計了應急發電機房。
物流線是指各類貨物通過卸貨平臺—收貨管理—加工、倉儲—分發領用這一基本流程,設計時也許充分考慮。
3.3廚房與食品加工區
后廚區域是酒店設計的難點所在,酒店的功能復雜,各種公共空間連續貫通,后廚區則需要將各種服務通廊隱藏于復雜的動線交通中。
再設計中,我們將廚房區分類,干貨儲備、各種粗加工主廚房設置在負一層,高低溫冷庫也在負一層集中設置,并留有通道通往地上各個公共層面。地上的風味餐廳、中餐廳、西餐廳、多功能廳均單獨設置廚房,進行簡單的精加工處理,以提供便捷的供餐服務,并適當的設置展示廚房。
4.設計總結
通過設計黃島索菲亞酒店,可以總結出以下十點:
1)以人為本,酒店需要提供溫馨的家的環境,而不是紀念性建筑的空間。
2)流線設計是核心問題所在,需要安排住宿、餐飲、會議、娛樂、后勤等互相沖突的流線并且處理好之間的聯系。
3)一個尺度宜人的大堂是給客人的第一印象。
4)獨具匠心的餐飲區可以為客人帶來難忘的就餐體驗。
5)溫馨舒適的客房是酒店主要的盈利點所在。
6)提供快捷的垂直交通,每個功能區交通便捷。
7)提供一個標準多功能廳,并單獨設置會議入口。
8)為辦公區設計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而且合理安排流線。
9)后廚充分考慮各種流線關系。
10) 為酒店提供一個與周邊環境協調的、有著獨特魅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