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萍
【摘 要】營林的防治措施對林業有害生物的控制十分重要,在此,筆者針對這方面進行了闡述同時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營林技術;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Abstract]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 of forestry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are very important. The author aimed at this aspec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 forestry technology; Forest pests; control measures
在林業工作中,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承擔著林業的建設和重要的責任也是林業發展的保障。
1 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及種類
我國屬于發生林業有害生物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存在的林業有害生物已經高達一百多萬種。近些年來,林業有害生物每年危害的面積8100萬hm2左右,造成損失近900億元。林業有害生物是構成森林隱患,導致森林被破壞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在我國,有兩百多種林業有害生物較為活躍,其造成的林業危害也最為普遍,如:楊樹蛀干害蟲、楊樹食葉害蟲、森林鼠害、經濟林蟲害及其他林病害和蟲害等。
2 常見的營林技術
營林作為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有效防治的根本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應用生物工程技術,來對具有高抗能力的優良品種進行選育與推廣;依據立地的不同條件,來對樹種與密度做出不同選擇;進行混交林營造林,實施科學化育林,從而有效避免林業樹種的單一化形式;以無病蟲害的壯苗為進行造林;采用除草、中耕、灌水、施肥和修枝等加強措施,來管理中、幼林,保障植物的快速生長;對林業系統中存在的病蟲害及時清除,有效改善衛生環境;禁止亂砍濫伐,促進林業植被生長多層次化的實現。
2.1 混交模式的選擇及推廣
混交林有許多優點,但其營造難度大,目前設計營造而成的人工混交林,特別是株間混交和行間混交,這兩種混交模式很難運用。現有混交林中最多的是小葉楊林,在改造中砍伐一部分舊有林木而代之以油松、樟子松形成的帶狀或片狀針闊混交林,這種混交林內森林害蟲餌料及棲息場所依然充分,天敵用以補充營養的蜜源植物依然貧乏,不能有效地達到以擴大天敵資源來抑制病蟲危害的目的。
2.2 混交林樹種選擇
有些病害蟲要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植物上完成其生活史,因此在營造混交林選擇樹種時,主要樹種和伴生樹種不能成為病蟲害的轉主寄主。如:落葉松和云杉混交林易感染落葉松球蚜,樟子松與芍藥屬植物種植在一起可引起松芍銹病等。在營造針闊混交林時可在其周圍或林間種植一些花灌木,為多種天敵成蟲提供營養蜜源,如:松毛蟲卵寄生性天敵黑卵蜂和青楊天牛天敵蛀姬蜂成蟲補充營養時都要以花蜜為食物。
3 林業技術對林業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措施
3.1 育苗過程中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第一,選擇苗圃地時應防止地勢低濕、土壤粘重。苗圃應離同種林木的林分盡可能地遠一點,從而避免有害生物在林苗間傳播病菌。苗圃遠離同種大樹100m以上,從而避免十字花科苗圃作物受有害生物危害,感染十字花科根腫病;第二,防止苗圃連作和病原物的積累,尤其是根病嚴重地區,輪作會使有害生物缺少寄主而死亡,從而為有益微生物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對于導致根線蟲病、猝倒病、根癌病等的有害生物都可以通過輪作來實現有效防治。并應強調輪作實施中,應對發病苗圃地土壤實施預先的消毒處理;第三,對于苗圃中的枯落物、病死株苗應清理干凈。強調苗圃衛生管理,有效地減少有害生物的侵染。對于難以消除的病殘體葉部病害可進行火燒處理。
3.2 造林過程中對有害生物的防治
第一,適地造林,提高有害生物寄主的抗病能力。馬尾松黃化病、杉木黃化病都同惡劣的立地條件關系密切,且在黃化的馬尾松下,因皮下菌和多毛孢菌引起的葉斑病極易流行。故應在選用無病壯苗的同時,將樹種栽培范圍控制的一定范圍內;第二,實施混交林營造,復層林、混交林可以實現復雜生態環境的構建,調節土壤性質,增加有益微生物,但應注意防止寄主轉主的一起營造。混交林對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十分有效,不論是枝、葉病害,還是根部病害,混交林都可發揮一定的屏障作用,故應強調合理搭配混交樹種。
4 結語
森林病蟲害一直是影響森林健康的直接殺手,對森林的危害十分巨大。為了更好地發展森林資源,建設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因此,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營林技術好好預防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為建設美好家園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曹結華.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7(21).
[2] 宋玉雙,黃北英.中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新進展[J].中國森林病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