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含蕾
真情實感是作文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編亂造,弄虛作假,這是作文的大忌。歷年中考作文試題,直接要求有“真情實感”的就有很多,有的雖然在提示中沒有寫明,但在評分標準中做了強調。那么,考場作文如何才能表達出真情實感呢?
在我所知道的親朋好友中,媽媽做飯的手藝最好,從春天的營養搭配餐,到夏天的清涼綠豆粥,從秋天的桂花糕到冬天溢滿香氣的火鍋,每一樣都各具特色,美味十足。
其實媽媽剛開始做的菜不怎么好吃,我和老爸曾拒絕吃她做的菜。在我上六年級的時候,因為要考初中,所以便比往常緊張了起來,每天晚上都學到很晚才回來。回來后看到媽媽做的飯菜沒有胃口,人整整瘦了一圈。媽媽看著我慢慢瘦下來的身體,心里很著急。于是,她決定開始學著做飯。從此以后,我家里多了一本又一本有關做菜的書,媽媽一閑下來就在廚房里折騰。后來,媽媽的廚藝開始大有長進,可以在我放學后像模像樣地給我做一套營養餐。從那以后,我又開始像以前一樣了,媽媽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放假的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要媽媽教我做菜,我堅信自己可以做得像她一樣好。媽媽微笑著答應了我。于是小小的廚房里便多出了一個笨拙而忙碌的身影。
終于,我學成出師,一個人做了一桌子的好菜。顧不上叫父母,我一個人興致勃勃地嘗了起來,嗯,味道不錯,但和媽媽做的菜比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媽媽先是夸我,嘗了一下,也皺起了眉頭。到底少了什么呢?我細細地回想著每一個步驟,每一種佐料,但沒有出現任何錯誤。真是奇怪,是不是媽媽留了一手呀?
媽媽再做飯時,我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她把菜洗得干干凈凈,然后一刀一刀細細地切,長長的茄子條在她手下溫順地排成一排;開始炒菜了,她熟練地打開火,添油,翻炒,加佐料,起鍋。頓時,一股清香溢滿房間。品嘗著媽媽做的美味,我忽然明白了,我做菜只是圖一時的興趣罷了,而媽媽是用心做著每一道菜,把自己滿滿的愛都融進了里面。我缺少的,恰恰就是媽媽對家人的那一份責任和愛。
從那以后,我吃飯再也沒有挑過食,因為我知道,那一道道菜里都摻進了一份濃濃的愛,我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那一份愛。
【評點】
寫母愛的文章很多,這篇文章選取了身邊的一件小事,以小見大,通過做飯這件事寫出了母愛的真諦。文章充滿著真情,詳細描寫了媽媽做飯時的動作,和自己做飯進行對比,突出了媽媽的關愛和責任心,讀后讓人感覺到有溫暖充盈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