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行水,涂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顧廟中,而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履?譺?訛之而去。復有一人至,見之,再三嘆之曰:“神像直有如此褻!”乃自扶起以衣拂飾捧至座上再拜而去。
須臾,艾子聞廟中小鬼曰:“大王居此為神,享里人祭祀,反為愚人之辱,何不施禍患以譴之?”王曰:“然則禍當行于后來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禍;后來之人,敬大王者,反禍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選自《艾子雜說》)
【注釋】
行水:走水路。
履:這里做動詞用,踐踏的意思。
褻慢:輕慢。
【參考譯文】
艾子趕路,途中看到一間寺廟,寺廟矮小但裝飾得很莊嚴。廟前有一條小水溝,一個過路人走到溝前,發現水深過不去,便轉身回到廟里,搬了廟中大王的雕像橫放在水溝上,踩著雕像過去了。又有一人到了這里,看到這情景,一再嘆息說:“神像竟然受到這般褻瀆侮辱!”于是親自將雕像扶起,又用衣服把它擦拭一番,才放回神座上,之后又再三拜祭才離去。
過了一會兒,艾子聽到廟中有小鬼說:“大王在此為神,本當享受鄉民祭祀,卻反被愚昧之人侮辱,何不施加災禍以示責罰呢?”鬼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災禍應該施加給后面過來的人。”小鬼又問:“前面的人用腳踩大王,侮辱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卻不把災禍施加給他;后面過來的人對大王恭敬有禮,反而施加災禍給他,這是為什么?”鬼王說:“前面那人已經不信鬼神了,我又怎能給他災禍呢?”艾子說:“真是鬼怕惡人啊!”
【思考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矮小而裝飾甚嚴 ( )
(2)而輒取大王像 ( )
(3)須臾 ( )
(4)何不施禍患以譴之 ( )
2.請用“/”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3.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僅就詞性方面作比較)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履之而去
B.見之
C.反為愚人之辱
D.又安禍之